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Nature:山海经人物调研

    refer: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9352617.html
    refer: https://weibo.com/1890803005/H6fMUij1a?type=comment#_rnd1583637213837
    refer: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cd48a1f0101j6x3.html
     
      
     

        看过别人看《山海经》后的各种牵强附会,至今方才真正看看《山海经》。我看此经,自是看其如历史书了。我看此书,有两大原则:1、绝无用其他书牵强附会来解读《山海经》之必要,此经之事必由此经解;2、同一人名,出现矛盾情况,必视为异人同名。
     
        具体内容:
        1,《山海经》有三大家族,按规模大小分别为黄帝、帝俊、炎帝,但按书中人物历史,最早的是炎帝,其次帝俊,最晚的是黄帝。
        2,《山海经》总共提及名字带“帝”的有11人,炎帝,帝俊,帝鸿,黄帝,白帝少昊,帝颛顼,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帝江,还有两种神奇植物叫做帝休、帝屋,地名还有天帝之山、帝都之山、帝囷之山、倚帝之山、阳帝之山、众帝之台、帝台、帝苑,没名字的帝、群帝。
        3,三大家族构成了此书的主架,其次是与三大家族毫无关系的四帝体系,而且四帝的(时间)顺序是帝尧最先,其次帝喾,再次帝丹朱,最后帝舜,前三帝都没交待子孙,最后的帝舜则介绍了儿女孙等辈。
        4,三大家族、四帝体系之外,还有治水体系,顾名思义大禹为主角,在治水体系中有一个“帝”但只称帝不称名,然后是围绕帝命禹治水的事及杀几个人的事,禹既没尊号也丝毫未提禹的部族国家叫什么名字,估计《山海经》第一作者即处于这个时代,后面还有个作者估计处于商朝初年。
     
        按照《山海经》第一作者与禹同时代的观点,他记录的部分应该是三大家族、治水体系,其余散乱的人物有部分出自其手。
        以此书第一作者的视角,炎帝、帝俊的家族都已距离治水时代很遥远了,仿佛希腊人去埃及看埃及法老世系一样,其最低一辈人都与治水体系毫无交集。在此我要说,共工、祝融是最容易异人同名的。三大家族中最晚是黄帝世系,而且因最晚,被记载的成员数就最为庞大,反之炎帝世系最为遥远,三家中被记载的也最少。
        炎帝家族最低一辈的夸父,与黄帝同时代,加入了蚩尤阵营,一起被黄帝、应龙所杀。仅《山海经》而言,蚩尤不在三大家族的世系之列,也无记载祖先与子孙,仅仅作为黄帝的敌人而提及,是个过客。应龙也未记载与三大家族世系何关,仅作为黄帝阵营成员,以杀敌方首脑蚩尤、夸父而赫赫威名于书。
        与黄帝同时代的,除炎帝世系最末的夸父,无世系的蚩尤、应龙、风伯、雨师以外,(黄帝的妻子嫘祖必然同时代),还有帝俊世系的叔均,另一个小世系的祖宗大嗥。叔均既被记为后稷之侄,又被记为后稷之孙,而后稷为帝俊之子,也就是帝俊的孙子或曾孙,在黄帝时代已经算长老人物了。
        黄帝世系之所以庞大,其曾孙颛顼的子孙之多是一个重要原因。黄帝与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与阿女生帝颛顼。颛顼的世系较三大家族的祖宗毫不逊色,从《山海经》记载,炎帝有四支后人,帝俊有九或十一支后人(如果十日、十二月算两支),黄帝有六支后人,帝颛顼有八支后人。
    三大家族世系的时间关系就是:炎帝世系最低辈夸父与黄帝同时代,帝俊世系最低辈吉光或同时代或早于帝颛顼。
        此书第一作者与禹同时代,看三大家族的历史如我们看古代史,与自己的时代毫无交集,叙述历史条条明细,却又有叔均辈分误差的历史困惑(这个困惑也许是作者不同造成的)。
     
        《山海经》虽然对禹的治水时代,只称呼帝而不能称帝名,称禹而无尊号,但又记载了禹的世系:子均国、孙役采、曾孙修鞈。在“修鞈杀绰人”后却写“帝念之”而无帝名,这就应该又是一个作者的补充了。而且说黄帝世系里的白马即为鲧,鲧复生禹的,应当也是后来的作者补加的,姑且认为补充禹的后代、禹的前代的便是《山海经》第二作者,他处于禹的曾孙辈以后的时代。
         因为《山海经》经常提到“帝”而无帝名,结合他们叙述的故事,则会不断涌现出补充此经内容的作者(应该说上古的史官)。商初那位可能是最后一位重要作者,而最终整理出《山海经》的人又补加了两句话。
         我暂且无法确认,四帝体系是出自第几作者之手,显然,它与三大家族毫无交集,与治水体系也毫无干系。四帝体系几乎是自成一本历史,它只与“王亥、河伯、有易”有微弱联系,而王亥,从已经证实的历史来看,是成汤的祖先。我说过,此书不可用其他书来牵强附会,但王亥与成汤是甲骨文实证的历史,唯此则可引入此书的解读。
        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的体系,与王亥联系,王亥与成汤联系,成汤与夏桀联系(《山海经》有记载),夏桀既然在书中以夏桀为名,则与夏后启应该可以联系起来了(然而《山海经》中对禹从来没有言及与夏有何关系)。于是,看似与《山海经》主架构的三大家族、治水体系毫无关联的四帝体系,却能够自成一脉,与夏商结合为一体。
     
        我看《山海经》,可以明显地划分出五个部分:三大家族世系,治水体系,禹的补充世系,四帝与夏商体系,两岳体系。
        第一作者记载的当世治水体系内容,三大家族世系因为与之太遥远,所以其内容是不知何时代的人已写成,流传至第一作者时,他整理出来的。三大家族与治水体系没有交集,但是一开始就收集到了一起。
        第二作者对具有丰功伟业的禹,做了前代的补充附会到家族最庞大的黄帝世系,又按史料记载了禹的后代。按说很可能是此作者把三大家族的内容与治水体系、禹的补充世系整合在一起的,但关键是白马为黄帝之孙,如果该作者整合此书的话,那个命杀鲧、命禹治水的帝又将何往?黄帝与帝颛顼在《山海经》地位极其显赫,之间不过两代人的时间,至亲的帝(与这对父子为至亲)是不会如此杀父用子的。最重要的是禹成就丰功伟业,怎又会帝颛顼成了时代的主角。最可能是第二作者只附会了黄帝、鲧、禹的关系,甚至于“鲧复生禹”不能理解为父子。总之,三大家族的内容是第一作者整合进此书,或者原本流传着一本很久远的《山海经》只记载了三大家族,治水时代的史官把自己时代的历史补充进了《山海经》,两不冲突,百年后有人把禹的世系又补充了一回,结果弄乱了关系。
        第三作者按流传的史料写了一套四帝体系,并记载了夏商的部分内容,颂扬了夏代伟君“夏后启”及商代伟君“成汤”。本国人一般都尊汤为成汤,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应该是像称夏后启一样称商帝某某、商王某某。
        最后《山海经》流传到一位周朝人的手中,他补了两句话:一句说有西周国,姬姓;另一句说文王缘葬其所。从此,《山海经》再无记载更近的内容,绝传了,连诸子百家都没论及这部著作,后世作品内容更是与《山海经》内容相去甚远。
     

        在这里所谓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还有个原作者)只是就其补写重要内容来说的,上古史官应该也有延续性,三个作者之间肯定有不少史官补加了一句、两句话。或者说,因为流传的《山海经》是个残本,其他作者写的内容失传了,这三个作者写的部分还大体留着。之所以以写治水体系的史官为第一作者,是因为自他以后,《山海经》变得有连续性了,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大洪水造成的:大洪水之前的一切文明、历史、人物都被淹没了,治水成功后,第一作者搜寻到了唯一留下的历史记录<三大家族世系>,然后继承前人遗志书写《山海经》,后世效仿。
        大洪水并不是只十几二十年,恐怕洪水了百年以上,史官早已没有之前历史的印象,甚至连这部遗留的残本名字都没有(很可能是刻于石壁的类象形文字,但洪水造成了一些毁坏),于是第一作者命名其书《山海经》。至于原创作者不知是几百年前的人了,此书所载三大家族最晚一辈代表为太子长琴,即说是太子,还未成帝,则可能原作者是此时代人,为何之后就没有了呢,恐怕绵延数百年的大洪水正是开始于太子长琴的时代。
    长琴还未继承帝位,大洪水已经涌来,于是太子长琴带领族人迁徙至更高的地方,《山海经》原作者也就无法继续在原地书写(那时代应该只能写在石壁上,陶器不适合写成篇的文字)。或许他们都已在大洪水中丧生亡族,或许远涉重山成了另外的民族。
        一些原本边缘的小国、小部族登上历史舞台,因为洪水已经漫过大片繁华地区,原本住山上的这些小部族成了“沿海居民”。面对长期的洪水困境,小部族们也联合起来了,于是第一作者所写的“帝”便成为治水大本营的总司令,治水前敌总指挥先是鲧,后是禹。也许是折腾了几百年,洪水到了自然消退的时候,也许是禹开挖了人工运河繁荣了农业,总之禹被认为是完成治水的丰功伟业第一人。
        但是从后面记载的看,禹并没有被称为帝,禹的曾孙时却仍然有一个帝。从《山海经》对禹的记载,毫无委屈之意,反而说禹安定了九州,禹灭了这个强敌那个臣子。我猜想是,治水使各部族形成帝的联盟,治水成功后,联盟自然就解体了,但长期的联盟也促使实力派的崛起和由小积大的趋势。在治水前未闻有九州,治水一成,就说九州了,可能是众多小部族形成了九个大的实体。按治水分工不同,形成九个部门,帝死,联盟散,部门总指挥各领一州。一个帝暂时没有了,九个州却已成型,禹毫无疑问是最强一州。不过,有时九州之长也仍被称为帝,《山海经》有群帝、众帝之说,均是禹成名之后,可见帝的称号依然存在,但必须是群帝、众帝并举,而禹则极可能是群帝之首。
        后来九州实力消长,第二作者之所以成为第二作者,恐怕是当时又只有了一个帝,然而禹的曾孙凭借禹的基业,仍然颇受这个唯一帝的“礼遇”,接着第二作者便写了禹的世系,附会几百上千年前的黄帝,毕竟他距离第一作者又有了很长的时间差,以为三大家族与治水体系同出自第一作者之手,内容是连贯的。
     
        四帝体系与以上全无联系,帝尧毫无疑问是这一体系的顶端人物,其地位可比黄帝、帝俊、炎帝这三位巨头。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一连四帝,此作者风格明显不同于上面的每隔几代才出一个帝,最多不过帝俊、帝鸿一连两帝而已。或许是尧、喾、丹朱的世系失传了,但从记载看,帝尧、帝喾不断连用,帝丹朱、帝舜也是连用,绝非原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风格。
        四帝体系与夏商,没有出现如三大家族与治水体系的全然断层,他们具有连续性,所以应是大洪水之后的历史,至于四帝与治水体系、禹的世系比早晚,暂无结论。很可能禹在洪水这一端治水,四帝之首的帝尧在洪水那一端治天下。
        为何四帝不会是治水体系里的帝?因为四帝连用,若有一个在治水体系里当第一作者时那个帝,那就该提及其接班人的名字,虽然肯定当时不能用帝某某,但至少有个喾或丹朱或舜的名字。最重要的仍然是,禹如此丰功伟业,还能有四帝连续的存在?需知第一作者之前只有三大家族的帝,那已是大洪水之前,大洪水时期哪儿还有如此悠闲的四帝呢,大洪水结束时正值禹声威赫赫,老了的帝一死就分九州了,四帝的内容与禹也毫无交集。
        那么四帝会有一个处于第二作者时代么?前面说到第二作者时又出现了帝,但恐怕没帝尧这种巨头的威势。我的结论是:禹的世系前后,与四帝无交集,或许两个体系在同一时期,但禹的世系与四帝仍然互不认识。
        四帝世系与夏商的关系,又有点久远了,第三作者本身处于成汤之后,成汤的祖先王亥与有易发生冲突,有易与四帝之末的帝舜的孙子摇民有关系。不过,第三作者看帝尧,还是比第一作者看帝颛顼要距离近一些,毕竟没大洪水断层。但是该史官对夏后启的时代定位没显示出来,他补的《山海经》把夏后启写得执掌天下一般,却没有称帝,估计在四帝之后,但距离多远不清楚。帝舜的后代介绍过,估计从帝舜以后就没有帝了,那么夏后启便成为无帝时期的主角,但也没有记载夏后启的世系,可能是失传了。最后赫赫成汤出场了,他攻伐夏桀,但作者并没说成汤克夏桀后就取得天下什么的,可见夏商可能是并列时期,只是夏代发家致富在先,商代后来居上。
        还需说明一点,在四帝之后的是商的先祖王亥及其敌人有易,而夏后启与之都无关。因为《山海经》没有记载夏代世系,或者已失传,也就无从下手。但可知,禹与启是无关的,正如四帝体系与三大家族、治水体系无关一样。
        另外,《山海经》中的娥皇是帝俊之妻,羿是帝俊的赫赫悍将,就如应龙是黄帝的赫赫悍将一样,羿与帝尧等人也就无关了。白帝少昊与帝颛顼同时代,但少昊自成一家,与其他世系无关。此书中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禹鲧治水”,但没看见所谓的“羿射九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羿善射是有的,不周之山也是有的,但文言真没看见那两个故事,除非好事之徒做的白话文翻译,此书也无后羿、嫦娥的名字。
     
        《山海经》除了炎帝、帝俊、黄帝、大嗥、少昊、少嗥、帝尧等四帝、禹等世系外,还有一个有规模的体系,西岳、南岳,虽书中无言二者什么关系,但都列了一点世系,姑且叫做两岳体系吧,伯夷父生西岳,可能是两岳体系的顶端人物了。但伯夷父如此赫赫人物是何人呢?百度说伯夷父是帝颛顼之师,可《山海经》文言并无此说,不过是后世注解的牵强附会。既然有西岳、南岳,那是否可以凑成四岳印证与帝尧或者治水体系的关系呢,显然不能,因为此书之事不可他书来解。
     
        就我目前理解的《山海经》,按照时间顺序,主角依次是:
        0、在众位集团巨头之前,应该是女娲、西王母,(此书只零星的记载了这两位,并无世系,显然当神仙对待了)
        1、炎帝,(此书只有炎帝,没有神农)
        2、帝俊,(此书显然把帝俊跟帝喾区别对待的)
        3、后稷,(比其他通行的著作所说的时代早得太遥远)
        4、黄帝,(此书只有黄帝,也有以轩辕命名的山、丘、台、国,没有有熊)
        5、少昊,(此书只有大皞、少昊、少皞,没有太昊、伏羲)
        6、颛顼,(此书只有颛顼,没有高阳)
        7、禹,(就此书而言,应比帝尧等人早很多年,而且禹与“夏”字也毫不沾边)
        8、帝尧,(就顺序而言,常在帝喾前面,提到陶唐之丘,但没提与尧的关系)
        9、帝喾,(常在帝尧、帝丹朱之间,有帝喾,没有高辛)
        10、帝舜,(此书记载了帝舜的后代,且无禅让的色彩,提到天虞之山,但没提与舜的关系)
        11、夏后启,(此书中,启与禹毫无关系,启被塑造为一个开创者角色)
        12、成汤。(此书记载了成汤伐夏桀,未提汤与王亥的关系)
        还有5位主角无法排:祝融、共工、鲧三人,不同时代的同名者太多;伯夷父、南岳二人与几大体系没有联系,也就不知时间顺序了。
     
        《山海经》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羿(帝俊座下)、应龙(黄帝座下)、形天(与任何体系都无关,只被一个称作帝而无帝名的所斩),乃三大战神也。此书只有羿,没有后羿,没有嫦娥;娥皇是帝俊之妻,与尧舜毫无关系;有十日、三足乌,没提羿射九日;有不周之山,没提与共工有何关系;有记载女娲之肠,没提炼石补天,没有燧人、伏羲、有巢、神农。

    《山海经》记载的历史  __《秦蜀风雨文集·2012》

    一、炎帝族时代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二、帝俊族,介于炎帝族、黄帝族时代之际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
    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朽[亻垂],是始作下民百朽。
    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帝俊生中容。
    帝俊生季釐。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
    帝俊赐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
    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穀。
    西北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
     
    三、黄帝族时代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耳谨首,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肠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惟海神。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妭]。
    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 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妭] 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阳。
    锺山之神名曰炽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锺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瑶岸,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皴鸟-皮]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
    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有委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有叔[蜀欠]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食黍。
    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汉水出[鱼付]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足峻-山]其上,张其两耳。
    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
     
    四、大洪水时代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虫匋]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如。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虫匋]犬北。一曰从足。
    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艹/糜]芜、芍药、芎[艹/穷]。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宣山,沧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蘨-系]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同此玄蛇。
    青要之山。实维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薄卢。
    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
    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五、禹九州时代
     
    帝命坚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坚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坚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馀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穀也,弋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禾谬—讠]杨是食。有驩头之国。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乌欠]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歹朽-木]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鞈修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六、四帝时代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麢、[薨鸟]。
    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艹/诸][艹/与]、[艹/术]。
    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
    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装如牛,苍黑,一角。
    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穀,不绩不以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七、夏商时代
     
    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
    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启]焉得始歌《九招》。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有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持之,是请生。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穀。
    文王缘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其范林方三百里。
     


    以轩辕命名的地方:
    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言交],食之不妒。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嚮(射),畏轩辕之台。
     
    另有一些带帝的地理名:
    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摇-手]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渊。
    槐江之山,丘时之水也焉,而北流注于[氵幼]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维帝江也。
    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
    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
    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
    讲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叶状如菽,反伤赤实,可以御凶。
    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具);合巫祝二人舞,婴一璧。
    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用一璧,牛无常。
    帝囷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其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
    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其中多水玉,多蛟。
    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厌/木]楮,其兽多鏖、麝。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 相关阅读:
    【服务总线 Azure Service Bus】ServiceBus 队列中死信(DLQ
    【API管理 APIM】APIM集成内部VNet时,常遇见的关于自定义DNS服务问题。
    【Azure云服务 Cloud Service】Cloud Service的实例(VM)中的服务描述Software Protection 与 Windows Defender, 如何设置Windows Defender Antivirus服务
    【事件中心 Azure Event Hub】关于EventHub中出现Error时候的一些问题(偶发错误,EventHub后台升级,用户端错误,Retry机制的重要性)
    【机器学习 Azure Machine Learning】使用VS Code登录到Linux VM上 (Remote-SSH), 及可直接通过VS Code编辑VM中的文件
    【机器学习 Azure Machine Learning】使用Aure虚拟机搭建Jupyter notebook环境,为Machine Learning做准备(Ubuntu 18.04,Linux)
    【API管理 APIM】APIM中对后端API服务的DNS域名缓存问题
    【机器学习 Azure Machine Learning】Azure Machine Learning 访问SQL Server 无法写入问题 (使用微软Python AML Core SDK)
    3、hive存储格式
    玄学搜索随稽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zyBK/p/124414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