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报表-表格-单元格自动合并

    在使用Wyn Enterprise 表格类报表中,经常会有自动合并单元格的需求,就是说,对于某些/个列的相同数据,不要每行显示相同的数据,而是跨行合并相同内容的单元格,如下图:

    其中的红框部分,就是自动合并后的效果,如果不合并,原始效果如下图:


    多数情况下,实现这种单元格合并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矩表元素,而不是普通表格。
    但是如果合并需求不是从左至右的各列都合并,而是靠后的某列(如上图中的【类别名称】)需要合并,前面的某列(上图中的【产品名称】)不要合并,那么普通表格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一)设置某列单元格合并的方法

    设置某列单元格合并的方法是:
    (1)选中表格内明细数据行的单元格
    例如下图中的第二行的那些单元格:

    (2)设置【自动合并】选项



    (二)自动合并选项及其含义
    三种选项值的含义如下:
    (1)永不合并:同一列的不同行,无论数据内容是否相同,都不合并。这是默认的选项。
    (2)跨分组合并:同一列的不同行,只要数据内容相同,都要合并。就是【总是合并】的意思。
    (3)分组内合并:同一列的不同行,数据相同时,是否合并要根据前一列是否合并。
    其中,第三个【分组内合并】的具体效果,取决于前面的列是否合并。
    如果前面的列,设置为【永不合并】,那么后续列设置为【分组内合并】时,实际效果是不会合并,因为前面的列不合并,相当于没有分组,或者说每个明细行就是一个独立的分组,在一行范围内合并,实际效果也就是永不合并了。
    注意:
    表格第一列的【分组内合并】比较特殊,因为没有前面的列了,所以,第一列的【分组内合并】就跟【跨分组合并】等效,也就是【总是合并】的意思。

    (三)多个列的自动合并选项设置组合效果
    下面是多个列不同设置组合的最终效果。
    (1)前面的列设置【永不合并】,后续列设置【分组内合并】,最终效果是不合并。
    (2)前面的列设置【分组内合并】,后续列设置【分组内合并】,最终效果是合并。
    (3)前面的列设置【永不合并】,后续列设置【跨分组合并】,最终效果是合并。
    (4)前面的列设置【分组内合并】,后续列设置【跨组合并】,最终效果是合并。

    总结:
    如果想要强制某列合并,就设置为【跨分组合并】,以摆脱对前导各列的依赖。

    例如:
    将【类别名称】单元格设置为【跨分组合并】:

    预览效果如下图:

    可以看到,红框所示的【类别名称】列的单元格,都是按相同的类别名称合并,尽管前面那些列都设置为【永不合并】,这就是因为【类别名称】单元格设置了【跨分组合并】。

  • 相关阅读:
    Python使用SMTP模块、email模块发送邮件
    harbor搭建及使用
    ELK搭建-windows
    ELK技术栈之-Logstash详解
    【leetcode】1078. Occurrences After Bigram
    【leetcode】1073. Adding Two Negabinary Numbers
    【leetcode】1071.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of Strings
    【leetcode】449. Serialize and Deserialize BST
    【leetcode】1039. Minimum Score Triangulation of Polygon
    【leetcode】486. Predict the Winn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doo/p/136469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