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数理统计基础】 05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的两个基础问题,它们不光运用于常见的分布,还会出现在各种问题的讨论中。本篇开始研究另一大类问题,就是讨论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杂乱无章,够挖掘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用,它可以预估变量的走势,能帮助分析状态的根源。关系分析的着手点可以有很多,我们从最简单直观的开始,逐步展开讨论。

    1. 一元线性回归

    1.1 回归分析

      如果把每个量都当做随机变量,问题的讨论会比较困难,或者得到的结论会比较受限。一个明智做法就是只把待考察的量(Y)看做随机变量,而把其它量(X_i)看成是自主选定的。即使都看成变量,也是把(Y)看成因变量,而把(X_i)看成自变量。该模型同样是研究某个随机变量的情况,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关注变量与各因素的函数关系,希望能找到影响随机变量的主要因素并给出表达式。

      如式(1)所示,选定要关注的因素(X_i),并假定它们以函数(f(X_1,cdots,X_p))形式影响变量(Y),其它的因素统一放到随机变量(e)中。其中函数(f)称为(Y)对(X_i)的回归函数回归方程,(e)则是随机误差。由于已经提取出主要因素,这里假定(e)的均值为(0),并且它是与(f)独立的。在应用场景,一般给定回归函数一个含参表达式(比如后面的线性回归),这样的问题称为参数回归问题,否则叫非参数回归问题。

    [Y=f(X_1,X_2,cdots,X_p)+e,;;E(e)=0,;0<D(e)<infty ag{1}]

      在微积分中我们知道,多元函数(f(x_1,cdots,x_p))一般可以在任何点进行泰勒展开,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线性展开。线性关系由于其形式简单,以及在局部能很好地逼近函数,在数学的各分支都被重点讨论。在回归分析中,这样的模型便称为线性回归,这里先从最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讨论起。

      一元线性回归的模型是式(2)左,在提取出线性关系(b_0+b_1X)后,(Y)的剩余因素或随机性就都落在随机变量(e)上。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回归分析是要找出随机变量的“确定”部分和随机部分,这种分解更能帮助分析随机现象。自然地,分析是基于(n)个样本点((X_i,Y_i)),其中(X_i)可能也是随机产生的,但在这个模型里一律看做定量。还要注意,这时每个(Y_i)是(e_i)的一个位移,它不再与(Y)同分布。

    [Y=b_0+b_1X+e;;;Y_i=b_0+b_1X_i+e_i=a_0+a_1(X_i-ar{X})+e_i ag{2}]

    1.2 系数点估计

      每一次试验相互独立,因此得到(n)个独立变量(式(2)右),其中(b_0,b_1)是待定系数。为了方便计算和讨论,一般还会把式(2)右的线性部分“中心化”。问题等价于讨论(a_0,a_1)的值,但要注意这里(ar{X})是依赖于具体样本的。在得知样本点((X_i,Y_i))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系数比较合理?在式(2)中,我们把(Y_i)看做是有误差(e_i)的变量,因此让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式(3)取最小值时(a_0,a_1)便是合理的参数估计,利用偏导为零容易算得式(4)中对(a_0,a_1)的估计,这个结论非常得益于刚才的中心化。求解的方法其实就是最小二乘法,这在后面再展开讨论。(a_0)表示(Y)的中心,估计值(alpha_0)十分合理。(a_1)应当是(Y)关于(X)的斜率,单点的斜率是(dfrac{Y_i-ar{Y}}{X_i-ar{X}}),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X_i-ar{X})并相加,化简后便得到(alpha_1),故它也是斜率的合理估计。

    [sumlimits_{i=1}^n(Y_i-b_0-b_1X_i)^2 ag{3}]

    [alpha_0=ar{Y};;;alpha_1=sum_{i=1}^ndfrac{X_i-ar{X}}{S^2}Y_i,;S^2=sum_{i=1}^n(X_i-ar{X})^2 ag{4}]

      另外还要注意,式(4)中(X_i)是定值,而(Y_i)独立随机变量,(alpha_0,alpha_1)都是(Y_i)的线性函数,这对于下面的讨论很重要。估计合理的另一个基本要求应当是误差估计、即统计量(随机变量)(alpha_0,alpha_1)的期望值应当就是(a_0,a_1),利用式(5)左很容易验证结论成立(式(5)右)。以下令(e)的方差为(sigma^2),利用(Y_i)的无关性也容易有式(6)。其中(D(alpha_1))分母中的(S^2)有直观的含义,当(X_i)比较分散时,得到的斜率估计越准确。另外还可以证明,(alpha_0,alpha_1)是(a_0,a_1)的MVU估计。

    [E(Y_i)=a_0+a_1(X_i-ar{X});Rightarrow;E(alpha_0)=a_0,;E(alpha_1)=a_1 ag{5}]

    [D(Y_i)=sigma^2;Rightarrow;D(alpha_0)=dfrac{sigma^2}{n},;D(alpha_1)=dfrac{sigma^2}{S^2} ag{6}]

      还有一点,把(alpha_0,alpha_1)看成(Y_i)的线性函数,观察两者的“系数向量”,发现它们内积为(0)。从向量的角度它们就是直交的,经验证(alpha_0,alpha_1)也的确是(线性)不相关的,这个结论非常重要,也显示了前面中心化的意义。另外,当(e)是正态分布时,(alpha_0,alpha_1)也都是正态分布,故可知它们独立。

    1.3 误差估计

      对于模型(2)来说,目前还有(e)的方差(sigma^2)没有讨论,在有了系数估计(4)后,现在来估计误差的方差。随着(X)的变化,(Y)的中心也跟着变化,其误差的方差自然也要以具体的中心为准。在样本点((X_i,Y_i))处,误差(delta_i)(式(7))也称为残差,它们的平均平方和理应作为方差的估计。但由于(alpha_0,alpha_1)的估计中消耗了两个自由度,故可验证式(7)才是(sigma^2)的无偏估计。

    [hat{sigma}^2=dfrac{1}{n-2}sum_{i=1}^ndelta_i^2,;;delta_i=Y_i-alpha_0-alpha_1(X_i-ar{X}) ag{7}]

      具体计算步骤参考教材(或自行证明),结果是得到式(8),这样就不难得到是(7)了。当然在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展开得到式(9),然后利用现成的(X_i,Y_i,alpha_j)来加速计算。而且从式(9)中还能得到更有用的结论,注意其中的后两项(nar{Y}^2=Z_1^2)和(S^2alpha_1^2=Z_2^2),(Z_1,Z_2)都是(Y_i)的线性函数,且系数向量是两个相互正交的标准化向量。

    [sum_{i=1}^ndelta_i^2=sum_{i=1}^n(e_i-ar{e})^2+dfrac{1}{S^2}left(sum_{i=1}^n(X_i-ar{X})e_i ight)^2 ag{8}]

    [sum_{i=1}^ndelta_i^2=sum_{i=1}^nY_i^2-nar{Y}^2-S^2alpha_1^2 ag{9}]

      当(e)是正态分布时,(Y_i)也是正态分布,利用正交变换的性质,易知式(9)等于(Z_3^2+cdots+Z_n^2),其中(Z_jsim N(0,sigma^2)),这便容易有式(10)的结论。关于残差,还有两点需要注意,式(8)如果很大或者残差体现出某些规律性,则说明线性模型不太合适,或还有重要因素没有被提取出来。

    [esim N(0,sigma^2);Rightarrow;sum_{i=1}^ndfrac{delta_i^2}{sigma^2}simchi_{n-2}^2 ag{10}]

    1.4 区间估计

      有了点估计,便可以做区间估计,为了能使用枢轴函数,这里还是假定(e)为正态分布。首先由公式(5)(6)可知(alpha_0,alpha_1)满足式(11)的分布,当(sigma)已知时,枢轴函数很容易得到。当(sigma)未知时,由刚才的讨论知(alpha_0,alpha_1)与(hat{sigma}^2)是相互独立的,这样便能用(hat{sigma})替代(sigma),得到式(12)的枢轴变量。

    [alpha_0sim N(a_0,dfrac{sigma^2}{n});;;alpha_1sim N(a_1,dfrac{sigma^2}{S^2}) ag{11}]

    [dfrac{sqrt{n}(alpha_0-a_0)}{hat{sigma}}sim t_{n-2};;;dfrac{S(alpha_1-a_1)}{hat{sigma}}sim t_{n-2} ag{12}]

      线性回归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进行预测,但在仅知道样本点且把(X_i)看成定量的情况下,其实是无法估计最初式(2)左中的(b_0,b_1)的。因此要注意,在用(y=a_0+a_1(x-ar{X}))预估(Y)时,我们不光丢失了误差(e),还丢失了(X)非连续得来的误差。前者通过合理建模来降低误差,后者则只能通过增加(X_i)的数量和密度来降低误差。

      这一点容易通过估计值(y)的方差看出(式(13))。首先在样本数不变的情况下,(x)离样本中心(ar{X})越近方差越小,这个结论符合直觉,样本离预测点越近精度越高。另一方面,样本数越大方差也越小,这个很好理解。结合这两方面,当(n)足够大且(x)离样本中心足够近,估计的方差就可以任意小。

    [D(y)=left(dfrac{1}{n}+dfrac{(x-ar{X})^2}{S^2} ight)sigma^2 ag{13}]

    2. 多元线性回归

    2.1 系数估计

      现实中的因变量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有主次之分,也可能是联合作用。无论如何,为了对因变量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必须加入更多的自变量进行分析。另外同样的道理,多元函数在局部都可以用线性函数很好地近似,因此我们也可以建立式(14)中的模型和中心化样本表达式。为表达方便,本段下面就直接把(X_{ki}-ar{X}_k)记作(X_{ki})。

    [Y=b_0+sum_{k=1}^p b_kX_k+e;;;Y_i=a_0+sum_{k=1}^p a_k(X_{ki}-ar{X}_k)+e_i ag{14}]

      多元模型的讨论内容和方法与一元的差别不大,但直接的讨论会很繁琐,必须借助于线性代数的工具,请注意前后对比。为讨论方便,首先规定式(15)的简写,并记(gamma)的点估计为(alpha)。然后定义列向量的期望(E(alpha)=[E(alpha_i)]),以及协方差( ext{Cov}(alpha,eta)=[ ext{Cov}(alpha_i,eta_j)]),且不难验证有式(16)成立。其实利用算子理论证明会很简单,但光凭形式化的假设,也不难完成证明,请独立尝试。

    [eta=egin{bmatrix}Y_1\Y_2\vdots\Y_nend{bmatrix},;gamma=egin{bmatrix}a_0\a_1\vdots\a_pend{bmatrix},;A=egin{bmatrix}1&cdots&1\X_{11}&cdots&X_{1n}\vdots&ddots&vdots\X_{p1}&cdots&X_{pn}end{bmatrix} ag{15}]

    [E(Aalpha)=AE(alpha);;; ext{Cov}(Aalpha,Beta)=A ext{Cov}(alpha,eta)B^T ag{16}]

      有了矩阵的定义,就可以直接利用线性代数中最小二乘的结论,得到(17)左的正则方程,以及式(17)的(gamma)最小二乘解。式(18)推导出(alpha_i)是(a_i)的无偏估计,且都是(Y_i)的线性函数,继而还可以得到式(19)的协方差公式。注意到(A)中除第一列外,每行的和都是(0),故(L)及(L^{-1})都具有形式(egin{bmatrix}1&0\0&B_{p imes p}end{bmatrix})。这说明(alpha_0=ar{Y})与其它(alpha_i)互不相关,这与一元的情况是一致的。

    [Lalpha=Aeta;Rightarrow;alpha=L^{-1}Aeta,;;(L=AA^T) ag{17}]

    [E(alpha)=L^{-1}AE(eta)=L^{-1}AA^Tgamma=gamma ag{18}]

    [ ext{Cov}(alpha,alpha)=L^{-1}A ext{Cov}(eta,eta)A^TL^{-1}=sigma^2L^{-1} ag{19}]

    2.2 误差估计

      现在来分析误差(e),首先记残差向量(delta=eta-A^Talpha),容易证明(E(delta)=0),而且根据式(20)的推导可知(alpha_i)与(delta_j)互不相关。另外可以算得式(21)的协方差,其中(B)是一个秩为(p+)的非负定方阵。根据(B^2=B)可以证明,(B)的(p+1)个特征值都是(1),从而它的迹(tr(B)=p+1)(主对角线之和,请参考线性代数)。

    [ ext{Cov}(hat{alpha},delta)=L^{-1}A ext{Cov}(eta,eta)(I_n-A^TL^{-1}A)=0 ag{20}]

    [ ext{Cov}(delta,delta)=(I_n-B) ext{Cov}(eta,eta)(I_n-B)=sigma^2(I_n-B),;;(B=A^TL^{-1}A) ag{21}]

      为了估计(sigma^2),自然想到讨论残差平方和(sumlimits_{i=1}^ndelta_i^2)。式(22)计算了它的期望值,这样就可以用式(23)来无偏估计(sigma^2)。

    [E(sum_{i=1}^ndelta_i^2)=sum_{i=1}^nD(delta_i)=tr( ext{Cov}(delta,delta))=sigma^2(n-p-1) ag{22}]

    [hat{sigma}^2=dfrac{1}{n-p-1}sum_{i=1}^ndelta_i^2 ag{23}]

      残差平方和(delta^Tdelta)是一个半正定二次型,展开整理后有式(24)成立,它满足柯赫伦定理的条件。故假定(e)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有式(25)左成立。另外由于(alpha_i)与(delta_j)互不相关,则(alpha_i)与(hat{sigma})也不相关,正态分布下它们还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得到式(25)右的枢轴变量。

    [eta^Teta=eta^TBeta+delta^Tdelta ag{24}]

    [sum_{i=1}^ndfrac{delta_i^2}{sigma^2}simchi_{n-p-1};;;dfrac{alpha_i-a_i}{sqrt{L_{ii}^{-1}}hat{sigma}}sim t_{n-p+1} ag{25}]

    2.3 假设检验

      线性回归的假设往往是针对线性系数(a_k)的,如果仅是对单个系数的检验,直接利用式(25)的枢轴变量即可。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假设是(a_k=0),它说明因素(X_k)对(Y)其实是不相关的,这对检验变量相关性很有用(但更偏重(X_k)对(Y)的影响)。观察式(17),你会发现(alpha_k)并不只与(X_k,Y)有关,它与上面的一次模型得到的结论不一样。可以这样解释:更多因素的加入使得模型更加精确。

      但是不是因素越多越好?如果加入的是真正影响(Y)的元素,对模型自然是有益的,否则多加入的元素只能增加随机性,从而对结论精度造成影响。样本不足的情况下,以上模型容易把无效元素估计成“假”的关系,从而影响真实因素的作用。但逐个地检验无效元素,有时效果并不好,因为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随机性会使得检验出现较大偏差。

      检验较多无关参数时,最好能将它们捆绑操作,当选定好要检验的无关参数后,甚至可以将将模型中的其它参数去除,以简化讨论,也就是说假设条件变成(a_1=cdots=a_p=0)。但这个多变量的假设很难建立之前单变量的枢轴变量,我们需要另外找一个变量作为度量的对象。在鉴别“有效、无效”元素的问题中,注意“有效”的元素的典型特征,就是使得残差平方和变小,或者说使得(hat{sigma}^2)尽量小。这便是我们要找的“值”,具体来说,就是要度量(hat{sigma}^2)和(sigma^2)之间的差别。

      但由于(sigma^2)未知,必须找统计量来替代它,在假设条件下,自然是用(S_Y^2)。当直接用(hat{sigma}^2)和(S_Y^2)难产生好的枢轴变量,原因主要是系数的影响,这时我们自然想到直接比较残差平方和。为此记(R_1=delta^Tdelta),并记假设条件下的残差平方和为(R_2)。为了讨论方便,这里把式(14)稍作修改,就是先作出估计(alpha_0=ar{Y}),然后用(Y_i)取代(Y_i-alpha_0)重新建模,随之(gamma,A)中的第一列也去除。

      但新的模型仍然能得到式(17)的估计式,以及残差向量(delta=eta-A^Talpha)。这个模型下(R_1,R_2)如式(26)所示,不难发现(R_2-R_1=eta^TBeta),而已知(B^2=B),所以(R_2-R_1)也是一个半正定二次型。再次使用柯赫伦定理可有式(27)左成立,并且(R_2-R_1)与(R_1)互相独立,这等价于与(hat{sigma}^2)互相独立,所以得到式(27)右的枢轴变量。注意到(R_2geqslant R_1),故检验否定的条件应当是(F>C)。

    [R_1=delta^Tdelta=eta^T(I_n-B)eta;;;R_2=eta_Teta ag{26}]

    [dfrac{R_2-R_1}{sigma^2}simchi_p^2;;;dfrac{R_2-R_1}{rhat{sigma}^2}sim F_{p,n-p-1} ag{27}]

  • 相关阅读:
    如何轻松的从GAC文件夹拷贝dll出来
    UIManager的用法(用于改变界面风格)
    Java休眠睡眠方法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与Test.class.getClassLoader()的区别
    Openfire编译命令
    Openfire插件开发
    通过Java代码打开浏览器,本地文件目录以及ftp站点
    使用Pack200压缩你的代码
    Java 创建文件与创建文件夹
    Openfire插件制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dward-bian/p/68916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