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问题根据难度从小到大排个序:大数据+分布均衡<大数据+分布不均衡<小数据+数据均衡<小数据+数据不均衡。
说明:对于小数据集,机器学习的方法是比较棘手的。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拿到数据后,首先统计可用训练数据有多大,然后再观察数据分布情况。经验表明,训练数据中每个类别有5000个以上样本,其实也要相对于特征而言,来判断样本数目是不是足够,数据量是足够的,正负样本差一个数量级以内是可以接受的,不太需要考虑数据不平衡问题(完全是经验,没有理论依据,仅供参考)。
0、搜集更多的数据
然而实际上,当搜集数据的代价不大时,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
但是需要注意,当搜集数据的场景本来产生数据的比例就是不平衡时,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数据比例不平衡问题。
1、采样
采样分为上采样(Oversampling)和下采样(Undersampling),上采样是把小众类复制多份,下采样是从大众类中剔除一些样本,或者说只从大众类中选取部分样本。
随机采样最大的优点是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上采样后的数据集中会反复出现一些样本,训练出来的模型会有一定的过拟合;而下采样的缺点显而易见,那就是最终的训练集丢失了数据,模型只学到了总体模式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模型融合,多次下采样看效果。
2、数据合成
数据合成方法是利用已有样本生成更多样本,为了增加样本数目较少的那一类的样本,合成指的是通过组合已有的样本的各个 feature 从而产生新的样本。
这类方法在小数据场景下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医学图像分析等。
3、加权
不同类别分错的惩罚代价不同。实际应用中一般让各个分类间的加权损失值近似相等。当然这并不是通用法则,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改变样本权重指的是增大样本数较少类别的样本的权重,当这样的样本被误分时,其损失值要乘上相应的权重,从而让分类器更加关注这一类数目较少的样本。
4、一分类
对于正负样本极不平衡的场景,我们可以换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它看做一分类(One Class Learning)或异常检测(Novelty Detection)问题。这类方法的重点不在于捕捉类间的差别,而是为其中一类进行建模,经典的工作包括One-class SVM等。
5、如何选择
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上面只是一些最常用的方法,而最常用的方法也有这么多种,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呢?接下来谈谈一些我的经验。
1、在正负样本都非常之少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数据合成的方式;
2、在负样本足够多,正样本非常之少且比例及其悬殊的情况下,应该考虑一分类方法;
3、在正负样本都足够多且比例不是特别悬殊的情况下,应该考虑采样或者加权的方法。
4、采样和加权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但实际应用中效果却有差别。尤其是采样了诸如Random Forest等分类方法,训练过程会对训练集进行随机采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计算资源允许上采样往往要比加权好一些。
5、另外,虽然上采样和下采样都可以使数据集变得平衡,并且在数据足够多的情况下等价,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实际应用中,我的经验是如果计算资源足够且小众类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使用上采样,否则使用下采样,因为上采样会增加训练集的大小进而增加训练时间,同时小的训练集非常容易产生过拟合。
6、对于下采样,如果计算资源相对较多且有良好的并行环境,应该选择Ensemble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