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模式
-
双: 数据线+时钟线,由时钟信号控制数据线同一时间是收或发
-
单工: 一根数据线, 同一时间只能收或发
-
全双工: 必须两根线, 一根收, 一根发
通信方式
-
同步
-
异步
波特率(异步通信方式下必须遵守)
串口通信的速度和Wifi传输的速度相差几十倍, 几乎是跑步和高铁的差距, 但Wifi的传输速度和设备到AP的距离成反比
baudrate即bit/s, 例如960字符/s, 每个字符包括10个数据位, 则传送波特率: 9600波特
RS232
-
台式主机屁股上的串口遵循的就是232标准, 为什么不做成485? 这样好多嵌入式设备上留的485接口就不需要再接232/485转换器了! 因为232是422的爸爸, 485的爷爷...按照辈分向下兼容...
-
关键词: 电气标准+/-12V代表逻辑1/0, 本应是DB-25连接座被IBM开发自己系统时削减为9芯D型连接器
RS485
-
485采用平衡发送, 差分接收, 从而抑制共模干扰, 因此灵敏度高(200mV电压可测), 数据传输达千米
-
485最大传输电缆长度400inch(千米), BLE4.0是几百米, Wifi十米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具体实物表现为独立的模块化芯片,或作为集成于微处理器中的周边设备。一般是RS-232C规格的,类似Maxim的MAX232之类的标准信号幅度变换芯片进行搭配,作为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摘自<百度百科>
学习嵌入式总线接口更多的是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史, 在没有Computer和PC概念前, 人们使用的是狭义上的"串口", 例如工控机, 调制解调器等, 采用RS232标准+DB25连接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串口"的体积更小, 成本更低, 形成了RS232标准+DB9的工业标准; 当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 集成的外设越来越多, 计算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RS232和RS232之间的对接, 许多非RS232的设备也能够接入, 例如RS485->485/232转换器->RS232, 甚至是串并行转换如UART并行输入串行输出->RS232.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l, Compaq, HP等公司制定, 属于接口总线
USB总线协议中使用的令牌(Token-Based)是曾经在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协议中见到过的一种轮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