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doop 中疑问解析

    Hadoop 中疑问解析

    FAQ问题剖析

    一、HDFS 文件备份与数据安全性分析1 HDFS 原理分析1.1 Hdfs master/slave模型

    hdfs采用的是master/slave模型,一个hdfs cluster包含一个NameNode和一些列的DataNode,其中NameNode充当的是master的角色,主要负责管理hdfs文件系统,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请求;DataNode主要是用来存储数据文件,hdfs将一个文件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的block,这些block可能存储在一个DataNode上或者是多个DataNode.

    具体实现如下:

    1. NameNode:基本上等同于Master的地位,复制控制底层文件的io操作,处理mapreduce任务等。

    2. DataNodeslave机器上运行,负责实际的底层的文件的读写。如果客户端client程序发起了读hdfs上的文件的命令的话,那么首先将这些文件分成所谓的block,然后NameNode将告知client这些block数据是存储在那些DataNode上的,之后,client将直接和DataNode交互。

    3. Secondary NameNode:该部分主要是定时对NameNode进行数据snapshots进行备份,这样尽量降低NameNode崩溃之后,导致数据的丢失。

    4. JobTracker:该部分相当于在client programhadoop之间的桥梁,在整个的hadoop系统中仅仅存在一个JobTracker的实例。

    5. TaskTrackerTaskTracker主要是负责的是每个具体的任务task,如下:

    1.2 文件系统命名空间File System Namespace

    hdfs支持传统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应用程序能够创建目录directory,在这些目录中存储文件,创建文件,移动文件remove file,重命名文件,但是不支持硬链接和软连接。

    1.3 数据复制Data Replication

    hdfs将一个文件分割成block,然后将这些block存储到不同的DataNode中,那么如何保证如果一个DataNode死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通常的技就是进行数据的备份,hdfs同样使用的是这一策略。

    系统启动时,NameNode首先进入SafeMode,在这种模式下是不进行数据的备份(拷贝的)的,DataNodeNameNode发送HeartbeatBlockreport,从而使得NameNode得到在每个DataNode上存储的数据文件,然后NameNode检查那些block的备份镜像数量还未达到所需备份数量,那么NameNode将对这些blocks进行备份。

    1.4 元数据持久化

    hdfs使用日志机制将对文件系统的操作全部存储在一个日志文件中,同时将整个文件系统信息(the mapping of blocks to files and file system properties)映射成一个FsImage文件,该文件存储在NameNode主机的本地文件系统上。同时FsImageLog支持multiple copies,这些hdfs保证这些备份文件的一致性。

    1.5 信息交换协议

    上面讲到“DataNodeNameNode发送HeartbeatBlockreport”,这其中显然涉及到协议的问题,hdfs communication协议是构建在tcp/ip协议上的。客户端通过ClientProtocol协议和NameNode交换信息,NameNode通过DataNode Procotol协议和DataNode交换信息。

    2 NameNode启动过程详细剖析2.1NameNode关键的数据结构2.1.1 FSImage

    Namenode会将HDFS的文件和目录元数据存储在一个叫fsimage的二进制文件中,每次保存fsimage之后到下次保存之间的所有hdfs操作,将会记录在editlog文件中,当editlog达到一定的大小(bytes,由fs.checkpoint.sizecore-site.xml设置】参数定义)或从上次保存过后一定时间段过后(sec,由fs.checkpoint.period参数定义),namenode会重新将内存中对整个HDFS的目录树和文件元数据刷到fsimage文件中。Namenode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HDFS中元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Fsimage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当中记录了HDFS中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信息,在我的HadoopHDFS版中,该文件的中保存文件和目录的格式如下:

    namenode重启加载fsimage时,就是按照如下格式协议从文件流中加载元数据信息。从fsimag的存储格式可以看出,fsimage保存有如下信息:

    1. 首先是一个image head,其中包含:

    a) imgVersion(int):当前image的版本信息

    b) namespaceID(int):用来确保别的HDFS instance中的datanode不会误连上当前NN

    c) numFiles(long):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有多少文件和目录

    d) genStamp(long):生成该image时的时间戳信息。

    2. 接下来便是对每个文件或目录的源数据信息,如果是目录,则包含以下信息:

    a) path(String):该目录的路径,如”/user/build/build-index”

    b) replications(short):副本数(目录虽然没有副本,但这里记录的目录副本数也为3

    c) mtime(long):该目录的修改时间的时间戳信息

    d) atime(long):该目录的访问时间的时间戳信息

    e) blocksize(long):目录的blocksize都为0

    f) numBlocks(int):实际有多少个文件块,目录的该值都为-1,表示该item为目录

    g) nsQuota(long)namespace Quota值,若没加Quota限制则为-1

    h) dsQuota(long)disk Quota值,若没加限制则也为-1

    i) username(String):该目录的所属用户名

    j) group(String):该目录的所属组

    k) permission(short):该目录的permission信息,如644等,有一个short来记录。

    3. 若从fsimage中读到的item是一个文件,则还会额外包含如下信息:

    a) blockid(long):属于该文件的blockblockid

    b) numBytes(long):该block的大小

    c) genStamp(long):该block的时间戳

    当该文件对应的numBlocks数不为1,而是大于1时,表示该文件对应有多个block信息,此时紧接在该fsimage之后的就会有多个blockidnumBytesgenStamp信息。

    因此,在namenode启动时,就需要对fsimage按照如下格式进行顺序的加载,以将fsimage中记录的HDFS元数据信息加载到内存中。

    2.2.2 BlockMap

    从以上fsimage中加载如namenode内存中的信息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fsimage中,并没有记录每一个block对应到哪几个datanodes的对应表信息,而只是存储了所有的关于namespace的相关信息。而真正每个block对应到datanodes列表的信息在hadoop中并没有进行持久化存储,而是在所有datanode启动时,每个datanode对本地磁盘进行扫描,将本datanode上保存的block信息汇报给namenodenamenode在接收到每个datanode的块信息汇报后,将接收到的块信息,以及其所在的datanode信息等保存在内存中。HDFS就是通过这种块信息汇报的方式来完成block -> datanodes list的对应表构建。Datanodenamenode汇报块信息的过程叫做blockReport,而namenodeblock -> datanodes list的对应表信息保存在一个叫BlocksMap的数据结构中。

    BlocksMap的内部数据结构如下:   

    如上图显示,BlocksMap实际上就是一个Block对象对BlockInfo对象的一个Map表,其中Block对象中只记录了blockidblock大小以及时间戳信息,这些信息在fsimage中都有记录。而BlockInfo是从Block对象继承而来,因此除了Block对象中保存的信息外,还包括代表该block所属的HDFS文件的INodeFile对象引用以及该block所属datanodes列表的信息(即上图中的DN1DN2DN3,该数据结构会在下文详述)。

    因此在namenode启动并加载fsimage完成之后,实际上BlocksMap中的key,也就是Block对象都已经加载到BlocksMap中,每个key对应的value(BlockInfo)中,除了表示其所属的datanodes列表的数组为空外,其他信息也都已经成功加载。所以可以说:fsimage加载完毕后,BlocksMap中仅缺少每个块对应到其所属的datanodes list的对应关系信息。所缺这些信息,就是通过上文提到的从各datanode接收blockReport来构建。当所有的datanode汇报给namenodeblockReport处理完毕后,BlocksMap整个结构也就构建完成。

    BlockMapdatanode列表数据结构

    BlockInfo中,将该block所属的datanodes列表保存在一个Object[]数组中,但该数组不仅仅保存了datanodes列表,还包含了额外的信息。实际上该数组保存了如下信息:

    上图表示一个block包含有三个副本,分别放置在DN1DN2DN3三个datanode上,每个datanode对应一个三元组,该三元组中的第二个元素,即上图中prev block所指的是该block在该datanode上的前一个BlockInfo引用。第三个元素,也就是上图中next Block所指的是该block在该datanode上的下一个BlockInfo引用。每个block有多少个副本,其对应的BlockInfo对象中就会有多少个这种三元组。

           Namenode采用这种结构来保存block->datanode list的目的在于节约namenode内存。由于namenodeblock->datanodes的对应关系保存在了内存当中,随着HDFS中文件数的增加,block数也会相应的增加,namenode为了保存block->datanodes的信息已经耗费了相当多的内存,如果还像这种方式一样的保存datanode->block list的对应表,势必耗费更多的内存,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要查一个datanode上保存的block list的应用实际上非常的少,大部分情况下是要根据block来查datanode列表,所以namenode中通过上图的方式来保存block->datanode list的对应关系,当需要查询datanode->block list的对应关系时,只需要沿着该数据结构中next Block的指向关系,就能得出结果,而又无需保存datanode->block list在内存中。

    3副本放置策略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和client所在的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内,则这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的,当然系统会尝试不选择哪些太满或者太忙的node)。

    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一个节点不同的机架中的node中(随机选择)。

    第三个副本和第二个在同一个机架,随机放在不同的node中。

    如果还有更多的副本就随机放在集群的node里。

    Hadoop的副本放置策略在可靠性(block在不同的机架)和带宽(一个管道只需要穿越一个网络节点)中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下图是备份参数是3的情况下一个管道的三个datanode的分布情况。

    二、误删文件恢复方案

    利用hadoop fs -rmr (目录名)删除目录时易出现误删除的操作,如何解决:建立回收站

    具体操作为:

    找到配置文件core-site.xml,在其中添加如下信息:

    <property> <name>fs.trash.interval</name> <value>10080</value> <description> Number of minutes between trash checkpoints. If zero, the trash feature is disabled. </description> </property>

    其中10080代表分钟数,即代表删除的文件或目录在".Trash"(回收站)中保留的时间,可自行设置。保存即可。

    hadoop fs -lsr 时暂时看不到.Trash,再删除某个文件或者目录之后,再次用lsr即可看到所在目录下的回收站.Trash已经建好:

    再用hadoop fs -mv /user/cloud/.Trash/Current/user/cloud/123456789 /user/cloud ,即可把误删除的123456789目录恢复。

    Hadoop冗余机制实验验证

    Hadoop冗余机制实验验证3.1副本系数为1的验证

    设置副本系数为1,也就是说存放在HDFS 中的文件每个块值存储一次,当块损坏时将

    无法正常读取数据。

    使用Hadoop org.apache.hadoop.examples.terasort 下的TeraGen 类来生成10000000

    1GB记录数据,命令如下:

    hadoop jar hadoop/hadoop-*-examples.jar teragen 10000000 terasort/input-GB001

    生成后进行排序的命令为:

    bin/hadoop jar hadoop-0.20.2-examples.jar terasort

    terasort/input-GB001 terasort/output-GB001

    正常情况下:

    运行完的截图如下:

    通过WEB接口可以看到运行时并无失效节点和异常,截图如下:

    节点失效情况下

    然后认为的将一个节点关机,发现出现两个读取错误,如下图:

    通过WEB接口也可以发现有两个警告和一个死亡节点,截图如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当设置副本系数为1 是,Hadoop 集群的数据没有进行冗余备

    份,当出现某个节点失效时,便会出现异常,致使提交的作业无法正常完成。

    3.2副本系数为3的验证

    设置副本系数为3,也就是每个文件的分块块都有三个复制备份,当某些数据块出错时,

    HDFS 可以通过复制完整的副本来产生一个新的,来治愈那些出错的数据块,使得数据块的

    副本恢复到预期设定的数量来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一个因损坏或者机器故障而丢失的块会

    从其他候选地点来复制来正常运行的机器上。

    同样产生排序所需数据然后运行排序作业,然后我们通过WEB 接口也可以发现文件的

    属性

    可以看到复制因子为3,块的大小为64M

    运行时人为的关闭一个机器,仍然正常运行,并成功完成排序任务:

    总结

    通过实验验,我们验证了Hadoop 的冗余复制机制,这种机制保证了存放在HDFS 中的数据的高可靠性和数据的完整一致性。

  • 相关阅读:
    书本第十三章课后习题4、5、6
    软件工程一班第五小组知识树系统-软件测试计划
    第八周作业
    第七周作业——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研究书中习题2第3题中描述的机票预订系统,试建立它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第六周作业——建立订货系统的用例模型
    第五周作业——用状态转换图描绘复印机的行为
    第四周作业——在你的实际项目旅游网站中,网页主页面主要有哪些模块?
    第三周作业—— 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目标系统的可行性?
    第二周作业——面向过程(或者叫结构化)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到底区别在哪里?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明扼要的回答。
    有学生提到,在大学选课的时候,可以写一个“刷课机”的程序,利用学校选课系统的弱点或漏洞,帮助某些人选到某些课程。或者帮助用户刷购票网站,先买到火车票。这些软件合法么?符合道德规范么?是在“软件工程”的研究范围么? 请大家讨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lwiny/p/hadoop_FAQ.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