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从开发者协议看各SNS开放平台的开放策略

    从开发者协议看各SNS开放平台的开放策略

        前几天,开心网终于公布了其开放平台,同时传闻中QQ、盛大、财付通也都在准备开放平台,加上早已开放的人人和新浪微博,开放成为了一个讨论的焦点。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鼓吹开放好处的文章,仿佛无论什么产品,打上了开放的标签就战无不胜了。

        历史上的开放,既有开放源代码运动这样的成功案例,也有IBM开放PC落了个被收购的反面教材。开放平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从技术上公布API,允许 三方接入就可以了的。开放平台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开放什么、不开放什么、怎么开放、开放给谁、不开放给谁、公司能从开放得到什么、三方能从开放中得到什 么,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开放平台的成败。

        开放,目的只有一个:共生、共赢。一个共字,体现了开放平台必须是平台提供者和三方开发者需要实现共赢的。凡是由商业公司发起的开放平台,一定要为商业公司自身带来利益,一定要保证公司对平台的控制性,所以,开放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协议保护公司的利益。

        正如产品体现公司战略,开放平台的协议作为平台与三方之间的基本承诺,也是公司开放策略,保护公司利益,实现平台共赢的具体体现。协议表达了开放平 台开放什么、不开放什么,如何在鼓励三方开发和公司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一旦涉及到商业运营,SNS平台会和开发者签订更为详细的协议,但是, 普通的开发者协议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它可以表达出不同SNS平台对开放的看法。

        各平台共同点:

        不要做那些平台可以做但是出于其他考虑没有做的那些基本功能。
        平台有权利监视、分析三方应用产生的数据。
        禁止二次许可、二次发布平台提供的API。
        竞业保护。禁止利用应用程序引导注册三方网站。
        区分三方应用和自身品牌,有限制的使用自身品牌。
        保护、尊重用户隐私。
        禁止任何形式spam。
        禁止违反当地法律法规。

        FacebookFacebook作为开放平台的始祖,其许可协议也更为复杂、精细。从一般性的《Statement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到 针对开发者的《Developer Principles & Policies》、发布广告的《Advertising Philosophy》、宣传活动的《Promotions Guidelines》,甚至还有事例讲解《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详细、具体提供了对用户状态发布、转贴、Like按钮的设计指导。

        除了那些共同点,实名制的Facebook关注用户隐私和用户信息筛选,此外大多数三方应用是运行在Facebook中,而不是Twitter那样运行在Twitter之外。

        强调分享的主动性,不欢迎任何激励性质的分享,比如点击Like按钮可以获得一定返利。
        保护自身平台的广告,三方不能在其应用周围嵌入其他广告(如Google Adsense)。
        对于发布信息到New Feed里做出了详细约束,保证用户不会受到过多的打扰。
        Facebook有在三方应用周围嵌入广告的权利。
        保留开发和三方应用相类似应用的权利。
        不保证平台永久免费。
        有分析三方应用数据的权利,甚至是出于于商业目的。
        从思路上看,Facebook对广告、可能的新模式、平台收费、用户体验方面的保护非常注重。Facebook对分享的主动性的强调与之对应的就是 开心网转帖带有的“骗”转帖的嫌疑和分享购物中的返利系统。到底要不要激励用户转帖和点击Like按钮?Facebook不提倡直接激励,可能它希望的方 式是通过产品、服务本身来吸引用户点击Like,培养用户理解、使用Like的习惯。

        Twitter全文:http://dev.twitter.com/pages/api_terms

        不能使用API发布广告信息。发布广告信息需要通过Twitter Ads。
        如果服务包含显示Tweet内容的,可以在周围附带广告。仍然的,直接向Timeline插入广告必须经过Twitter Ads。
        由于Twitter的服务较为单一,使用Connect with Twitter的时候,如果涉及类似social networking, micro-blogging, 或者status update,必须显式的提醒用户是否同步到Twitter。
        在线下引用Tweet的时候除了要经过用户允许,还必须注明Twitter是信息源。
        Twitter的商业模式仍然在探索之中,广告作为最可能的收入来源之一,Twitter针对此有了相应的规定。近日也在传Twitter会利用 Promoted Tweet在Timeline中插入广告。在所有人对Twitter商业模式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答案。

        人人网全文:http://app.renren.com/developers/privacy/web

        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开发者的开发作品给予公正的评价。
        人人网确认对开发者提供的插件应用组件,免费共人人网用户使用,但以后是否收取费用,收费的时间、费用额度,均由人人网决定。
        作为国内较早的开放平台,人人网的开放平台从诞生之初,对于其开放协议的争议就不绝于耳。从最初的协议所属权问题,到最近的《人人网开放平台开发者分级管理计划》,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协议中颇受争议的“人人网确认对开发者提供的插件应用组件,免费共人人网用户使用,但以后是否收取费用,收费的时间、费用额度,均由人人网决定”条款,甚至连错别字都没有改(“免费供人人网用户使用”而非“免费共人人网用户使用”),唯一变的只是校内替换成了人人 。

        对于开放,看来人人网是铁了心抓大的开发商放弃个人开发者了。虽然没有《人人网开放平台开发者分级管理计划》的全文,从报道看,人人网主要利用分成价格优惠,争取新应用的前期独家使用权,这是在目前国内多家SNS竞争的情况下的一个增强自身平台的方法。

        是否有其他方法可循?一个问题是这些应用为了保证在多个SNS平台上运行,普遍对各个平台的集成度不高,比如,消息动态发布。以德州扑克为 例,Facebook上的德州扑克每当你赢了一个大牌,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分享给朋友,但是国内博雅的德州扑克却缺少这样的功能。大多数应用只有一个邀 请好友,这样应用本身的互动性和传播性都大打折扣。如果把条件改为平台的深度集成,不但能够增加厂商绑定性,同时增加了应用的推广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一举多得。

        开心网全文:http://www.kaixin001.com/platform/agreement.php?app=rapp

        不同:

        开心网审核之后才能上线。禁止跟踪用户行为。
        开心网会提供一些应用的基本运营数据。
        实验室不收取费用,保留收取费用的权力。
        保留和主营业务冲突。
        应用需要具备中国特色的内容审核,比如屏蔽某些关键字。功能交由三方处理,但是开心有监督权。
        有权签订后续合约。
        开心网的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应用审核。出于对应用质量的考虑,开心网对应用进行了内容审核。没有通过审核的应用无法出现在官方列表里,只能被指定的几个用户使用。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审核本身没有问题,然而限定在几个特定的用户才有使用权是否过于苛刻?Facebook上面一大半的优秀创意都是来自于不足5 个人的小开发团队,这种开发者的多样化,也给网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丰富性和可探索性。这样的内容审核对于新兴的开发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缺少了那种被很多 用户使用的认同感。其实SNS平台本身就具有筛选性质,换一个策略,把审核的权利交给用户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活跃用户数目在5000以下不进入官 方列表,如果应用真的很好,自然会在用户之间发生病毒式传播,很容易达到这个数量级。反之,应用很糟糕,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此外,开心网对三方收费的问题没有任何提及,相关规定应该是在审核通过后另有协议。

        新浪全文:http://open.t.sina.com.cn/wiki/index.php/%E5%BA%94%E7%94%A8%E5%BC%80%E5%8F%91%E8%80%85%E5%8D%8F%E8%AE%AE

        定义了插件式应用。
        和Twitter一样,对广告做出了限制。
        任何和商业相关的应用(比如客户端收费)都需要和新浪签署附加协议。
        我有些看不太理解新浪的态度。微博平台和Facebook这样的平台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应用一般运行在平台之外,而Facebook上的应用会 运行在平台之内。在协议中定义的“插件应用”,更加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运行在平台之内的应用。Twitter上的应用集中在Status Update上,难道新浪微博会接入开心农场这样的应用?

        和其他国内开放平台一样,新浪对涉及商业的应用都有其他协议来确定。

        总结虽然没能看到最终SNS平台和应用开发者的协议,我们还是可以从目前的这点已知信息来揣摩各大平台的意图。
        开放什么、不开放什么、怎么开放、开放给谁、不开放给谁、公司能从开放得到什么、三方能从开放中得到什么,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开放平台的成败。
        国内SNS平台群雄逐鹿,和国外Facebook一统天下的局面完全不同。人人网绑定有实力的App开发商增强自身竞争力是一个策略,更多的策略还需要探索。
        国内的开发程度相对国外不高。除了自身运营一些应用以外,对涉及商业的应用限制诸多,无疑压制了三方开发。
        审核还是不审核。能不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
        是主动分享还是被动分享,能否引入利益驱使的分享?Facebook和开心网持有不同意见。
        各个平台都很关注用户体验,特别是App在SNS上发布动态。Facebook关于App在SNS传播的《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相关文章颇具指导意义。

  • 相关阅读:
    洛谷 P1226 【模板】快速幂||取余运算 题解
    洛谷 P2678 跳石头 题解
    洛谷 P2615 神奇的幻方 题解
    洛谷 P1083 借教室 题解
    洛谷 P1076 寻宝 题解
    洛谷 UVA10298 Power Strings 题解
    洛谷 P3375 【模板】KMP字符串匹配 题解
    Kafka Shell基本命令
    Mybatis与Hibernate的详细对比
    MyBatis简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counter/p/21889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