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ocEDU.阅读.写作《苏菲的世界》书摘

    •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这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哲学家们想要使人们恢复的能力)。因为,在我们内心的某处,有某个声音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很庞大的、神秘的存在。

    • 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他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压抑。(就像那些微生虫一般,爬进兔子的毛皮深处,在那儿怡然自得地待上一辈予,从此不再出来。)对于孩子们而言,世上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对于大人们则不然。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

    • 恩培窦可里斯将自然界的变化解释为四个“根”的分合聚散之后,仍有一件事情有待解释。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元素聚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生命?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聚合物——例如花——再度分解?•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使他们分散。

    • 安纳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他认为,如果皮肤与骨头不是由其他东西变成,则我们喝的牛奶与吃的食物中也必定有皮肤与骨头的成分。

    • 德谟克里特斯同意前面几位哲学家的看法,认为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因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他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德谟克里特斯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予。原子(atom)这个字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德谟克里特斯认为,证明组成各种事物的单位不可能被无限制分割咸更小的单位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每一个组成各种事物的单位都可以被分割咸更小的单位,则大自然将开始像不断被稀释的汤一般消失了。(事实上可分不可分的程度并不是像唯物主义认为取决于客观世界,更不会造成什么大自然的稀释,而是取决于人类对于自己界定世界的满意程度,人们最多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可以暂时满意,而在长久时间内人类总是有把世界解释得更完美的愿望,所以永不满足是常态。)

    • 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其中有些是平滑的圆形,有些是不规则的锯齿形。正因为它们形状如此不同,才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各种不同的物体。然而,无论它们的数量和形状多么无穷无尽,它们都是永恒不变、不可被分割的。当一个物体——如一棵树或一只动物——死亡并分解时,原子就分散各处并可用来组成新的物体。这些原予在空间中到处移动,但因为它们有“钩”与“刺”,因此可以组成我们周遭所见的事物。(用积木讲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似乎还算恰当,但积木在长时间的组合过程中有磨损,也就是说它在不断组成宏观结构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在这个角度上,我还是认为赫拉克利特比巴门尼德更具远见。)

  • 相关阅读:
    UVALive 7509 Dome and Steles
    HDU 5884 Sort
    Gym 101194H Great Cells
    HDU 5451 Best Solver
    HDU 5883 The Best Path
    HDU 5875 Function
    卡特兰数
    UVa 11729 Commando War 突击战
    UVa 11292 The Dragon of Loowater 勇者斗恶龙
    Spark Scala Flink版本对应关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tropy/p/544766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