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jkstra算法
1.定义概览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是典型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径算法,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作为基本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如数据结构,图论,运筹学等等。注意该算法要求图中不存在负权边。
问题描述:在无向图 G=(V,E) 中,假设每条边 E[i] 的长度为 w[i],找到由顶点 V0 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单源最短路径)
2.算法描述
1)算法思想:设G=(V,E)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表示,初始时S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 , 就将加入到集合S中,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到S中,算法就结束了),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的顶点加入S中。在加入的过程中,总保持从源点v到S中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不大于从源点v到U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此外,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S中的顶点的距离就是从v到此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U中的顶点的距离,是从v到此顶点只包括S中的顶点为中间顶点的当前最短路径长度。
通俗解释:
Dijkstra 算法的输入包含了一个有权重的有向图 G,以及G中的一个来源顶点 S。我们以 V 表示 G 中所有顶点的集合,以 E 表示G 中所有边的集合。
(u, v) 表示从顶点 u 到 v 有路径相连,而边的权重则由权重函数 w: E → [0, ∞] 定义。因此,w(u, v) 就是从顶点 u 到顶点 v 的非负花费值(cost),边的花费可以想像成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
任两点间路径的花费值,就是该路径上所有边的花费值总和。
已知有 V 中有顶点 s 及 t,Dijkstra 算法可以找到 s 到 t 的最低花费路径(例如,最短路径)。这个算法也可以在一个图中,找到从一个顶点 s 到任何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2)算法步骤:
a.初始时,S只包含源点,即S={v},v的距离为0。U包含除v外的其他顶点,即:U={其余顶点},若v与U中顶点u有边,则<u,v>正常有权值,若u不是v的出边邻接点,则<u,v>权值为∞。
b.从U中选取一个距离v最小的顶点k,把k,加入S中(该选定的距离就是v到k的最短路径长度)。
c.以k为新考虑的中间点,修改U中各顶点的距离;若从源点v到顶点u的距离(经过顶点k)比原来距离(不经过顶点k)短,则修改顶点u的距离值,修改后的距离值的顶点k的距离加上边上的权。
d.重复步骤b和c直到所有顶点都包含在S中。
代码如下:
MAX_NUM = 10000 GraphArr = [ [0, 6, 3, MAX_NUM, MAX_NUM, MAX_NUM], [6, 0, 2, 5, MAX_NUM, MAX_NUM], [3, 2, 0, 3, 4, MAX_NUM], [MAX_NUM, 5, 3, 0, 2, 3], [MAX_NUM, MAX_NUM, 4, 2, 0, 5], [MAX_NUM, MAX_NUM, MAX_NUM, 3, 5, 0] ] MAXVEX = 6 ShortPathTable = [0, 0, 0 ,0, 0, 0] Pathmatrix = [0, 0, 0, 0, 0, 0] ############################################################################################################################################# # # dijkstra函数() # # Dijkstra算法向最短路径树(SPT)中添加顶点的时候,是按照ta与源点的距离顺序进行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就是用的Dijkstra算法。 # 参数: # GraphArr:这个指向的是无向图的存储数组. # Strat0:这个是程序的入口节点. # Pathmatrix:存储的最短路径的序列(也就是从Strat0到任何一个点的最短路径,需要通过哪些节点). # ShortPathTable:到某个点的最短路径的距离. # final:最短路径状态标志,如果找到了,则这个节点将被置成1,循环的时候会跳过这些点. ############################################################################################################################################## def dijkstra(GraphArr, Strat0, Pathmatrix, ShortPathTable): final = [0, 0, 0, 0, 0, 0, 0, 0, 0] for i in range(MAXVEX): final[i] = 0 ShortPathTable[i] = GraphArr[Strat0][i] Pathmatrix[i] = 0 ShortPathTable[Strat0] = 0 final[Strat0] = 1 for i in range(1, 6): minPath = MAX_NUM for a in range(6): if final[a] != 1 and ShortPathTable[a] < minPath: k = a minPath = ShortPathTable[a] final[k] = 1 for b in range(6): # 当前最短路径的后驱和与前一个节点 if final[b] != 1 and minPath + GraphArr[k][b] < ShortPathTable[b]: ShortPathTable[b] = minPath + GraphArr[k][b] Pathmatrix[b] = k print(ShortPathTable) print(Pathmatrix) if __name__ == '__main__': dijkstra(GraphArr, 0, Pathmatrix, ShortPathTable)
我解释一下这里面的变量的作用:G:这个指向的是无向图的存储数组,V0是程序的入口节点,Pathmatrix:存储的最短路径的序列(也就是从V0到任何一个点的最短路径,需要通过哪些节点),ShortPathTable:到某个点的最短路径的距离,final :最短路径状态标志,如果找到了,则这个节点将被置成1,循环的时候会跳过这些点.
先介绍一下这个算法里的几个循环是干什么用的:
1、 第一个循环,初始化该节点到其余节点的路径,也就是把矩阵的第一行数据复制到ShortPathTable(这个变量很重要,每次大循环都以它为基础),Pathmatrix里的值全部置零。
2、 第二个循环,这个大循环才是算法的真正实施,每一次循环都确保能找到到某个点的最短路径。
3、第三个循环,属于第二个循环的内部循环,每次执行,从未找到最短路径的节点中,找到距离最短的那个(ShortPathTable 当中数值最小的那个)。
4、第四个循环,属于第二个循环的内部循环,更新符合条件minPath+G[k][w] < ShortPathTable[w] 的值(minPath 是第三个循环找到的数值最小的那个),并将该值更新到ShortPathTable里面,最后再更新Pathmatrix,即到达w点,对应的前驱结点。
第二个循环,才是核心的循环。每次遍历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的最短路径。
下一步,我看看调试执行的过程。其实,最难理解的地方,就是执行过程如何与代码的执行结合到一起的。
开始执行,第一个循环结束后,看Pathmatrix,ShortPathTab,final的值:
ShortPathTable[v0] = 0;
final[v0] = 1
这两个初始化的执行,v0到自身的距离,已经找到,所以final[1] 的值被置成1,ShortPathTable[1]的值被置成0(说明v0到自身的距离为0). 初始化流程结束。
这一步才是真正体现智慧的地方。以k为基准,扫描与k直接相连的节点的距离在加上k到前驱结点的距离,与v0节点到与k直连节点的距离进行比较,也就是当这个条件minPath+G[k][w] < ShortPathTable[w]成立时,将这个距离更新到ShortPathTable。简单点说,让v0节点到各点的距离,在通过了vk节点后,做一次更新,比如,v0不能直接到v4,但是在通过了v1节点后就到v4了。不过这个时候,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v0与v2是直连的,距离为5,但是在通过了v1以后,发现v1到v2的距离在加上v1到v0的距离比v0直接到v2的距离要段,所以这一步操作也会把这个距离给替换掉。Pathmatrix[w] = k ,这行代码是说,要到w这个节点,需要通过k点。
剩下的步骤,继续执行这个循环,直到遍历完所有的节点。结束后,Pathmatrix 存储的是节点路径,ShortPathTab 存储节点路径的距离,可以根据这两个变量得到v0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