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中间件
-
使用消息中间件的作用
- 解耦
- 削峰
- 异步
- 顺序保证
- 冗余(存储)
-
使用MQ带来的问题
- 系统的可用性降低
- 系统的复杂性提高
-
RabbitMQ的特点
- 可靠性
- 灵活的路由
- 扩展性
- 高可用
- 多语言客户端
- 插件机制
- 多协议(主要还是AMQP)
相关概念
- Producer:生产者,投递消息的一方
- Consumer:消费者,接收消息的一方
- Broker:RabbitMQ的服务节点
- Queue:队列,是RabbitMQ的内部对象,用于存储消息。RabbitMQ中消息只能存储在队列中,这一点和Kafka这种消息中间件相反。Kafka将消息存储在topic(主题)这个逻辑层面,而相应的队列逻辑只是topic实际存储文件中的位移标识。RabbitMQ 的生产者生产消息井最终技递到队列中,消费者可以从队列中获取消息并消费。
多个消费者可以订阅同一个队列,这时队列中的消息会被平均分摊 CRound-Robin ,即轮询)
给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而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收到所有的消息井处理,如图所示
RabbitMQ 不支持队列层面的广播消费,如果需要广播消费,需要在其上进行 次开发,处理逻辑会变得异常复杂,同时也不建议这么做。 - Exchange:交换器。上图看起来像是我们将消息丢到消息队列当中,实际上这在rabbitMQ中不会发生。实际上生产者将消息丢到交换器中,由交换器将消息路由到一个或者多个队列中。
如果路由不到,或许返回给生产者,或许直接丢弃。交换器有四种类型。交换器可以理解成一个绑定列表。 - RoutingKey:路由键。生产者将消息->交换器时,一般指定一个RoutingKey来决定路由规则。RoutingKey需要和交换器类型及绑定键联合使用。
- Binding:绑定。通过绑定将队列和交换器关联起来。绑定时一般会指定绑定键(BingdingKey),当RoutingKey与BingdingKey匹配时,消息会被路由到对应的队列中。
- 交换器类型
- fanout:把所有发送到该交换器的消息路由到所有与该交换器绑定的队列中。
- direct:把消息路由到那些BindingKey与RoutingKey完全匹配的队列中。
- topic:与direct类型有些类似,不过队列的匹配规则有些不同
- RoutingKey为"."号分隔的字符串(被分开的每一段独立字符称为一个单词),如"com.rabbitmq.client","java.util.concurrent";
- BindingKey的形式与RoutingKey一样;
- BindingKey可以存在两种特殊字符串"","#",用于做模糊匹配,""用于匹配1个单词,"#"用于匹配多个单词(可以是0个)。
- headers:不依赖于路由键的规则,而是根据消息内容中的headers属性进行匹配。绑定队列和交换器时指定键值对,发送消息到交换器时,RabbitMQ会拿headers属性里的键值对进行对比,完全匹配则会路由到对应队列。headers类型交换器性能很差,很少使用。
- Connection:生产者与消费者和Broker之间建立的TCP连接。
- Channel:信道。建立在Connection之上的虚拟连接。RabbitMQ处理的每条AMQP指令都是通过信道完成的。
RabbitMQ通过采用类似NIO的做法,选择TCP连接复用,减少性能开销,便于管理。
参考资料:RabbitMQ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