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随意、凌乱的文字,记录作者所经历或知道的那些已经消失、正在消失、即将消失或未来一定消失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MS-DOS操作系统,刚上大学的时候,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具体的版本忘记了。记得第一次开机的时候,面对屏幕启动期间滚动的英文字符不知所措。出现提示符后,照抄书本命令,也不知道执行结果是否正确,因为看不懂英文提示。后来才逐渐掌握了dir,type,del,copy等常用计算机命令。现在,很难在电脑上看到MS-DOS了;
CAI辅助教学工具,打开计算机,输入两遍CAI,第一遍是cd cai,第二遍是cai,进入打字界面。记得上面一行是待输入字符,下面一行是你的输入结果,如果不对,就用不同颜色标注。很喜欢这个东西,每次都能打很高的分数,很有成就感。现在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Turbo C编译器,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编译器了。启动后输入tc,即可进入编辑界面。程序写完之后,选择RUN菜单,直接RUN。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运行的,有太多的语法错误。但是Turbo C伴随着我度过了整个大学四年,虽然书架上都是VB、VC、Delphi等编程书,电脑上安装的都是这些巨无霸软件,但一到关键时候是用不上的,比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数学建模等,还是老老实实的启动TC。现在似乎很难看到TC的影子了;
Fox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在大学期间,外出打工时接触的。当时是在一所计算机辅导学校里当课余辅导员,辅导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考试。具体的操作命令都忘记了,依稀记得这个东西还支持查询语言,不过不是SQL。虽然刚接触,但几天的时间就搞得挺熟了,至少辅导那些学员是没问题的,而且能受到同学们无限的崇拜。第一个女朋友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Novell公司的神做。那时候的windows NT等跟他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几乎所有的网络,包括我所在学校的机房、在外打工的计算机学校,都采用的是Netware的网络。最经典的版本是3.12,在计算机学校打工的时候,经常通过终端登陆上去,施行“超级用户”权限。比如,很多人在电脑上打字,往往是一些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年,他们以为自己打在屏幕上的风花雪月甚至相思无限的文章别人看不到,实际上通过netware上一个叫做filer的程序,可以看任何人正在编辑的文件。当时我就坐在一个角落里,通过filer监控每一个人,尤其是长相漂亮的女孩子,成了我的重点监控对象。当时真是阅读了不少情书,不过遗憾的是,那时候的学生都很单纯,最多就是爱啊恨的写一些抒情散文,看不到更刺激的文字。如果是现在,相信每天都可看到限制级小说。当然,坏事也是经常做的,比如下课时间到了,还有学员赖着不走,我就直接把netware服务器shutdown掉,于是学员的电脑就死机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那个角落里的萎缩青年所为,还以为是机器死机呢。于是只好悻悻走人。几个管理程序,现在还记忆犹深,比如syscon程序,sysadmin程序,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监控程序-filer;
OLE/COM等神仙级别的技术。上学的时候眼高手低,连VC的最常用功能都用不来,却经常看一些所谓高级VC编程技术,OLE/COM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现在印象深刻呢,是因为当时类似的书充斥图书馆,但自己却从未真正看懂过。虽然没看懂过,但也从未放弃过,所谓屡看屡看不懂,屡看不懂屡看,到现在也没弄懂。不过这些技术都慢慢消失了,当时崇拜得无以复加的技术,后来才知道,那是MS内部被认为失败的技术,纯粹是为了折磨程序员。当然,貌似COM沿用了下来,后来发展到类似COM+、DCOM等等更加难以琢磨的东西,现在似乎被.NET一锅端了。现在真恨MS,害得我大学四年几乎全部在这些技术领域迷糊,耽误了真正基础的东西。奉劝现在的同学们,不要迷信高深的应用技术,还是扎扎实实把基础技术,比如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学好才是王道。真正有用的基础技术,都很容易学;
IPX网络协议,貌似是Netware操作系统标配的网络协议,那时候TCP/IP协议还是小弟弟,IPX才是老大。但IPX到底是什么,我还真没有搞懂过;
Windows 3.1/3.2操作系统。那时候虽然学过操作系统课程,但对操作系统的概念确实没有真正的理解。老师说Windows 3.1/3.2等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统,是“覆盖”在DOS上面的一层壳。这个歪曲的印象跟随我至少十年,知道自己真正开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才扭转过来。这些操作系统是真正的操作系统,到现在也搞不清与DOS的关系。貌似有的人说,这些操作系统借用了DOS的文件系统,但似乎可能性不大。因为windows 3.1/3.2已经是运行在保护模式了,如果借用DOS的文件系统,必须切回实模式,效率显然跟不上。不论怎样,这些操作系统给我的印象确实很深,尤其是白色的窗口,以及窗口上面的那个关闭叉叉。后来,windows 95等出来,这些操作系统彻底销声匿迹了;
OWL编程框架。这是与Turbo C一脉相承的Borland C++编译环境推出的编程框架,无非是以C++类的方式,把windows的API进行了封装。但那时候似乎理解不到这个“深度”J,一直认为OWL就是一个神器,掌握了可以包打天下,可以找到一份跟比尔盖茨一样的工作,甚至比尔盖茨都比不过。于是昼夜钻研。但基础功夫又跟不上,于是OWL又成了与OLE/COM一样,折磨我的技术。当时从图书馆借了很多Borland C++的书,但从未看懂过。当时大多数的书都是翻译的,我认为,估计连翻译的人都未看懂过。但是我对OWL却一直存有好感,可能是Turbo C的原因,也可能是Borland C++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这些都不是MS的技术的原因。后来OWL慢慢降温了,最后被MFC完全替代。我接触到MFC的时候,确实发现比OWL好学好用,当时真后悔啃了OWL这块石头。
好了,先写到这里,以后慢慢补充。也请朋友们补充自己印象中比较深刻,但又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