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每日命令:(14)tune2fs

    tune2fs简介 
    tune2fs是调整和查看ext2/ext3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参数,Windows下面如果出现意外断电死机情况,下次开机一般都会出现系统自检。Linux系统下面也有文件系统自检,而且是可以通过tune2fs命令,自行定义自检周期及方式。
    tune2fs用法 
    tune2fs [ -l ] [ -c max-mount-counts ] [ -e errors-behavior ] [ -f ] [ -i interval-between-checks ] [ -j ] [ -J journal-options ] [ -m
    reserved-blocks-percentage ] [ -o [^]mount-options[,...] ] [ -r reserved-blocks-count ] [ -s sparse-super-flag ] [ -u user ] [ -g
    group ] [ -C mount-count ] [ -L volume-name ] [ -M last-mounted-directory ] [ -O [^]feature[,...] ] [ -T time-last-checked ] [ -U
    UUID ] device
    常用选项说明:
    -l:查看文件系统信息
    -c:max-mount-counts:设置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如果开启,每挂载一次mount conut就会加1,超过次数就会强制自检
    -C:mount-count:设置文件系统挂载的次数,如果同时对一个文件系统指定了-c选项且-c参数的值大于-C,则将在下次启动时进行强制自检
    -i:interval-between-checks[d|m|w] 设置强制自检的时间间隔[d天m月w周]
    -m:reserved-blocks-percentage 保留块的百分比
    -j: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ext2可以转ext3 但不可以转回,转回数据丢失
    -L:volume-label 类似e2label的功能,可以修改文件系统的标签
    -r:reserved-blocks-count 调整系统保留空间
    -o:[^]mount-option[,...] Set or clear the indicated default mount options in the filesystem. 设置或清除默认挂载的文件系统选项
    -I:设置自检天数
    -m:设置预留空间
    -U:要设定 UUID 可以使用命令「tune2fs -U UUID 装置档案」,(要显示各储存装置的 UUID,可以使用命令
    -e:error_behavior
    下面列出3种发现错误后的行为:
    continue:继续执行检测
    remount-ro:重新以只读方式挂接
    panic:产生一次系统崩溃(panic)
    注意:默认情况下如果系统检测到文件系统有错误,会设置文件系统在下次启动的时候执行fsck检测。-c和-C参数可以用来设置文件系统在下次重启的时候强制继续执行fsck。-i和-c参数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一个文件系统上。请注意,如果文件系统达成max_mount_counts或者check_interval的某一个条件,都会执行文件系统检查。

    tune2fs -l的输出介绍

    tune2fs -l /dev/ram3

    档案系统 volume 名称 (Filesystem volume name):即是档案系统标签 (Filesystem label),用作简述该档案系统的用途或其储存数据。现时 GNU/Linux 都会用 USB /IEEE1394 硬盘等可移除储存装置的档案系统标签作为其挂载目录的名称,方便使用者识别。而个别 GNU/Linux distribution 如 Fedora、RHEL 和 CentOS 等亦在 fstab 取代传统装置档案名称 (即 /dev/sda1 和 /dev/hdc5 等) 的指定开机时要挂载的档案系统,避免偶然因为 BIOS 设定或插入次序的改变而引起的混乱。可以使用命令 e2label 或 tune2fs -L 改变。

    上一次挂载于 (Last mounted on)' :上一次挂载档案系统的挂载点路径,此栏一般为空,很少使用。可以使用命令 tune2fs -M 设定。

    档案系统 UUID (Filesystem UUID):一个一般由乱数产生的识别码,可以用来识别档案系统。个别 GNU/Linux distribution 如 Ubuntu] 等亦在 fstab 取代传统装置档案名称 (即 /dev/sda1 和 /dev/hdc5 等) 的指定开机时要挂载的档案系统,避免偶然因为 BIOS 设定或插入次序的改变而引起的混乱。可以使用命令 tune2fs -U 改变。

    (Filesystem magic number):用来识别此档案系统为 Ext2/Ext3/Ext4 的签名,位置在档案系统的 0x0438 - 0x0439 (Superblock 的 0x38-0x39),现时必定是 0xEF53

    档案系统版本编号 (Filesystem revision #) - 档案系统微版本编号,只可以在格式化时使用 mke2fs -r 设定。现在只支持:
        0 - 原始格式,Linux 1.2 或以前只支援此格式[2]
        1 (dymanic) - V2 格式支援动态 inode 大小 (现时一般都使用此版本)

    档案系统功能 (Filesystem features):开启了的档案系统功能,可以使用合令 tune2fs -O 改变。现在可以有以下功能:
        has_journal - 有日志 (journal),亦代表此档案系统必为 Ext3 或 Ext4
        ext_attr - 支援 extended attribute
        resize_inode - resize2fs 可以加大档案系统大小
        dir_index - 支援目录索引,可以加快在大目录中搜索档案。
        filetype - 目录项目为否记录档案类型
        needs_recovery - e2fsck 检查 Ext3/Ext4 档案系统时用来决定是否需要完成日志纪录中未完成的工作,快速自动修复档案系统
        extent - 支援 Ext4 extent 功能,可以加快档案系系效能和减少 external fragmentation
        flex_bg
        sparse_super - 只有少数 superblock 备份,而不是每个区块组都有 superblock 备份,节省空间。
        large_file - 支援大于 2GiB 的档案
        huge_file
        uninit_bg
        dir_nlink
        extra_isize

    档案系统旗号 (Filesystem flags):signed_directory_hash

    缺省挂载选项 (Default mount options):挂载此档案系统缺省会使用的选项

    档案系统状态 (Filesystem state):可以为 clean (档案系统已成功地被卸载)、not-clean (表示档案系统挂载成读写模式后,仍未被卸载) 或 erroneous (档案系统被发现有问题)

    错误处理方案 (Errors behavior):档案系统发生问题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为 continue (继续正常运作) 、remount-ro (重新挂载成只读模式) 或 panic (即时当掉系统)。可以使用 tune2fs -e 改变。
    作业系统类型 (Filesystem OS type):建立档案系统的作业系统,可以为 Linux/Hurd/MASIX/FreeBSD/Lites[1]

    Inode 数目 (Inode count):档案系统的总 inode 数目,亦是整个档案系统所可能拥有档案数目的上限

    区块数目 (Block count):档案系统的总区块数目

    保留区块数目 (Reserved block count):保留给系统管理员工作之用的区块数目

    未使用区块数目 (Free blocks):未使用区块数目

    未使用 inode 数目 (Free inodes):未使用 inode 数目

    第一个区块编数 (First block):Superblock 或第一个区块组开始的区块编数。此值在 1 KiB 区块大小的档案系统为 1,大于1 KiB 区块大小的档案系统为 0。(Superblock/第一个区块组一般都在档案系统 0x0400 (1024) 开始)

    区块大小 (Block size) - 区块大小,可以为 1024, 2048 或 4096 字节 (Compaq Alpha 系统可以使用 8192 字节的区块)

    Fragment 大小 (Fragment size):实际上 Ext2/Ext3/Ext4 未有支援 Fragment,所以此值一般和区块大小一样

    保留 GDT 区块数目 (Reserved GDT blocks) - 保留作在线 (online) 改变档案系统大小的区块数目。若此值为 0,只可以先卸载才可脱机改变档案系统大小

    区块/组 (Blocks per group):每个区块组的区块数目

    Fragments/组 (Fragments per group):每个区块组的 fragment 数目,亦用来计算每个区块组中 block bitmap 的大小

    Inodes/组 (Inodes per group):每个区块组的 inode 数目

    Inode 区块/组 (Inode blocks per group):每个区块组的 inode 区块数目

    (Flex block group size):16
    档案系统建立时间 (Filesystem created):格式化此档案系统的时间

    最后挂载时间 (Last mount time):上一次挂载此档案系统的时间

    最后改动时间 (Last write time):上一次改变此档案系统内容的时间

    挂载次数 (Mount count):距上一次作完整档案系统检查后档案系统被挂载的次数,让 fsck 决定是否应进行另一次完整档案系统检查

    最大挂载次数 (Maximum mount count):档案系统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可以被挂载的次数,若挂载次数 (Mount count) 大于此值,fsck 会进行另一次完整档案系统检查

    最后检查时间 (Last checked):上一次档案系统作完整检查的时间

    检查间距 (Check interval):档案系统应该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的最大时间距

    下次检查时间 (Next check after):下一次档案系统应该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的时间

    保留区块使用者识别码 (Reserved blocks uid):0 (user root)

    保留区块群组识别码 (Reserved blocks gid):0 (group root)

    第一个 inode (First inode):第一个可以用作存放正常档案属性的 inode 编号,在原格式此值一定为 11, V2 格式亦可以改变此值

    Inode 大小 (Inode size):Inode 大小,传统为 128 字节,新系统会使用 256 字节的 inode 令扩充功能更方便

    (Required extra isize):28

    (Desired extra isize):28

    日志 inode (Journal inode):日志档案的 inode 编号

    缺省目录 hash 算法 (Default directory hash):half_md4

    目录 hash 种子 (Directory Hash Seed):17e9c71d-5a16-47ad-b478-7c6bc3178f1d

    日志备份 (Journal backup):inode blocks

    日志大小 (Journal size):日志档案的大小

    使用示例

    设置强制检查前文件系统可以挂载的次数

    tune2fs -c 30 /dev/hda1

    关闭强制检查挂载次数限制
    tune2fs -c -l /dev/hda1

    10天后检查
    tune2fs -i 10 /dev/hda1

    1天后检查
    tune2fs -i 1d /dev/hda1

    3周后检查
    tune2fs -i 3w /dev/hda1

    半年后检查
    tune2fs -i 6m /dev/hda1

    禁用时间检查
    tune2fs -i 0 /dev/hda1 
    添加日志功能,将ext2转换成ext3文件系统
    tune2fs -j /dev/hda1 
    调整/dev/hda1分区的保留空间为40000个磁盘块
    tune2fs -r 40000 /dev/hda1 
    调整/dev/hda1分区的保留空间为10%
    tune2fs -m 10 /dev/hda1

    设置/dev/hda1挂载选项,启用Posix Access Control Lists和用户指定的扩展属性
    tune2fs -o acl,user_xattr /dev/hda1 
    开机取消自检
    tune2fs -l /dev/sdb1 | grep -E 'Maximum mount count:|Check interval'
    tune2fs -i 0 -c 0 /dev/sdb1

    更改设备为指定的uuid
    tune2fs -U 51f7e9a4-5154-4e29-a7a6-208417290b85 /dev/sda1 
    -U 的参数如果为 random 表示直接产生一个随意的新 UUID:
    tune2fs -U random /dev/sda1 
    -U 的参数如果为 time 表示直接依当前时间产生一个新的 UUID:
    tune2fs -U time /dev/sda1 
    -U 的参数如果为 clear 表示清除档案系统的 UUID:
    tune2fs -U clear /dev/sda1

    缩小保留空间已扩大使用容量

    #tune2fs -l /dev/sdd12|grep -i 'reserved block count'
    Reserved block count:     7984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ext3    289G  5.6G  268G   3% /
    tmpfs        tmpfs    633M     0  633M   0% /dev/shm
    /dev/sdd12    ext3     38M  4.5M   26M  15% /mnt
    # tune2fs -m 1 /dev/sdd12
    tune2fs 1.39 (29-May-2006)
    Setting reserved blocks percentage to 1% (399 blocks)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ext3    289G  5.6G  268G   3% /
    tmpfs        tmpfs    633M     0  633M   0% /dev/shm
    /dev/sdd12    ext3     38M  4.5M   33M  13% /mnt

  • 相关阅读:
    xadmin 安装
    Python
    使用免费证书安装 ipa 到真机
    Jupyter PPT
    Javascript注意点
    论文哪里找?
    神经网络术语
    PyTorch上路
    DCGAN实现
    数据库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会议和期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berhome/p/83781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