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顺为资本CEO许达来:为什么说中国创业者很幸福?(附PPT)

    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达来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达来

      编者按:许达来,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及CEO,代表性投资项目包括小米科技、丁香园、一起作业、加一联创、金山软件及兴达国际等。

      文为许达来在新浪创业举办的新创课活动上的内容分享,由新浪创业贺超整理,PPT已获演讲人授权发布。

      核心概要为:

      1、顺为资本布局分四大领域包括智能硬件、农村互联网、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2、创业最重要的是视野,创业者要明白自己的珠峰在哪里。

      3、投资和创业都要寻求大市场。

      4、相比中国的周边国家,如印度和东南亚,都是“小市场”,和中国市场没办法相比,所以中国创业者应该感觉很幸福。

      5、对于创业者该选择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创业公司好就不缺投资,拿什么币种其实是一样的。

      6、我不认可如今是资本冬天,认为是回归理性,因为主流投资机构手里还有大把的钱,另外创业者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多融资。

      7、创业者要坚定信仰,努力完成自己当初的目标。

      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新浪创业新创课,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顺为资本投资逻辑和布局》。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顺为资本,顺为资本在2011年由我和雷军共同创立,管理三支合计17.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出资人主要来自于主权基金、家族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及大学基金会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

      顺为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以及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所带来的变革,愿意同初创期及成长期的优质创业公司一起成长。

      这里就是顺为在过去不到五年时间所投资的独角兽公司。

      所有的VC追求的就是独角兽,而所谓独角兽就是估值10亿美元公司。风险投资VC投资的是高风险的行业,投资机构投资100家公司,最后生存率可能在10%以内,而有机会能上市的公司可能在1%以内。

      如果投资成功的概率是1%的话,那成功1%的公司就必须是独角兽,如果投资机构投不出独角兽公司,就很难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

      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独角兽公司中大家可能并不熟悉的几家公司。

      Ninebot是平衡车公司,在去年完成收购美国平衡车鼻祖SegwaySegway在品牌、渠道、知识产权等各方面是全球领先的,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平衡车公司。

      美菜是做食材B2B供应链采购服务的,目前是国内最大食材B2B公司。

      智米是做智能空气净化器的,也是小米智能空气净化器的公司。

      这里介绍一下顺为在过去将近五年部分估值过亿美金公司,当然我们希望这里面有的能从估值过亿美元公司成长到独角兽公司。

      我们在2012年对在线教育行业做过研究,通过研究美国的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寻找国内在在线教育领域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最后在国内完成几笔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其中被投企业无忧英语51talk近期计划到美国上市。

      在新型房产这块顺为投资了爱空间和YOU+公寓,在社区里面我们投的有国内最大医生社区丁香园,在智能硬件里面顺为投资的做手环的华米科技以及做移动电源的紫米科技。

      顺为资本投资布局四大块

      顺为资本的投资领域分四大块:智能硬件、农村互联网、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智能硬件英语在美国普遍把它叫IOT或者物联网,顺为所说的“智能硬件”指的是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硬件,顺为也非常看好这里的创业机会。近期各大投资机构普遍认为,移动互联网大潮后,下一个潮流就是物联网IOT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好物联网IOT?

      1、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支持智能硬件成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过了6亿,这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渗透率是60%左右,这6亿用户还在增长,而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差不多3亿。这6亿用户还在增长,所以有个非常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来支持智能硬件的成长。

      2、国内3G4G网络普及。

      3、中国的供应链完善。中国硬件制造公司可以生产非常高性价比的智能硬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米科技。

      最近有个投资机构朋友跟我分享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他说:“就算你不是小米的用户,你也应该感激小米”。

      因为小米在进入每个领域,发布每款产品的时候,在品质和价格上都起到颠覆性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智能硬件崛起大市场,而不是在美国市场。

      此外,顺为资本重点方向还有“农村互联网”。在“消费升级”领域里我们目前看得多、投得多的是和房产相关的公司。

      而像其他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行业的机会,我们认为首先会发力在教育、金融、医疗健康等等领域。

      创业者要寻找属于你的珠峰:远景要明确

      我们在见创业者看他项目的时候,从创业者第一分钟接触直到把商业计划书讲完,我脑海里一直都在想,十年以后你这家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

      分享我在斯坦福上过一门课,教授让我们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产品是你自己,他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个人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假如我们创业的话,我觉得在我们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清楚我们的珠峰在哪里,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看过太多的例子,创业者对自己长期目标不清晰,一路上换了两三次方向。每1-2年就发现之前走得路错了要改方向,这等于爬了一两年的山现在要下山重爬,对创业团队来说是一件非常折腾的事。

      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找个安静地方,花一个月时间去思考,十年后你创办的公司是变成什么样子,十年后你这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十年后你假如碰到你的同行,碰到你朋友,碰到你的亲人的时候,你希望他们对你是个什么评价,你希望你创办这家公司用户对这家公司是什么样的评价。

      未来十年你要花自身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儿,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公司和个人的珠峰在哪里。中间我们可以考虑有不同的路径往前走,在执行过程当中路径和方法可以变化,但是珠峰不可以变化,珠峰如果变化还得下山重新爬,那就太累了。

      创业和投资绝对要做大市场

      我们听创业者介绍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反复问创业者一件事情。这件事万一你做成了,这件事情能做多大?

      往往我们看到很多创业者所做的项目,即使这个项目万一做成了也没做多大。我在看做细分市场项目的时候,最先思考的是这个细分市场有多大,这个公司能在这个细分市场吃多少份额,其次才去想创业路径要怎么走,接下来的时间节点要干什么。

      举个例子,加入你要做的事情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零售。即使传统零售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还是是要开线下门店。

      我用数学简单算了一下,假设这间公司要做到10亿美金级别的公司,它至少要在全国开5000家门店,假设你要管理5000家门店的话其实是非常考验你的管理能力。

      今天在国内的连锁门店最多可能就是星巴克,星巴克也就是几千家门店规模。所以干这件事其实难度非常大,对创业者执行力的要求非常高。

      我对印度和东南亚市场的观察

      今年我又去拜访了一趟印度。印度对我来说,一直是个神秘的国家,印度大概有12亿多人口,目前有3亿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印度有几家互联网公司估值是几十亿美金,应该有一两家估值过百亿美金,表面上看似是非常大的市场。

      我去了印度以后,看到印度产品经理和工程师都非常强,能力和水平绝对不亚于中国人。

      而且印度人有个优势,很多人都懂英语,过去源于给欧美公司做外包管理,所以印度的UI设计各方面做的也都非常好。我们再看看财富500强公司,谷歌微软CEO都是印度人,所以印度人应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但是我看印度的时候,我又觉得印度移动互联网应该至少落后中国5-7年,整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应该是至少落后10-15年。

      这次去印度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印度有一家百亿美元以上估值公司,就是他们本土最大的商务公司Flipkart,被称之为印度的亚马逊或者京东

      Flipkart估值过百亿美金,而去年印度电子商务市场好像才五六十亿美金,Flipkart一家公司估值比整个电商市场还大。

      那Flipkart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呢?唯一我想得到就是投资机构相信公司未来能代表市场。

      有个投资机构的同行告诉我说,这家估值过百亿的印度最大电商公司只做英语版本。但是印度将近13亿的人口只有10%的人说英语,实际上用户仅有1亿多。虽然看起来印度人口很多,是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平均每个人消费能力和中国相比还是小很多。

      所以我认为虽然印度这个市场也是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印度创业者远没有中国创业者幸福,还是因为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和中国差距比较大。

      接下来谈谈东南亚。我最近也看了关于东南亚研究报告,东南亚号称全球第四大互联网市场,拥有2.6亿的用户。但是你仔细看看他们对东南亚的定义,新马泰、加印度、加越南。

      最大的国家印尼拥有9200万的用户,而印尼又是一个群岛,一共有1.3万个岛屿,所以看似非常大的市场,但是因为群岛的关系,运输或物流时候会遇到极大困难。

      中国创业者很幸福,拥有一片大市场

      中国只有一个官方语言,而印度官方语言至少有20个,最大的语言占人口不到一半。东南亚很多看似是一个国家,但各个地方区别还是很大。

      中国科技公司该选择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

      科技公司选择人民币资本,我个人认为是个长期的趋势,因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美元基金来主导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长期来说中国科技公司融资的币种和退出渠道应该以人民币为主,但是如果说人民币到了融资和投资风口我是有疑问的。

      1、 人民币LP的市场还不成熟。

      对于GP来说,要募集10亿人民币和募集10亿美金难度是一样的,因为人民币基金机构LP非常少,绝大部分的钱可能是国有的,或者是地方政府,不然就是个人LP的钱 ,还有少数机构的母基金,还有一些少数的产业投资者。

      但是整体上LP的市场还在发展,这个市场发展需要一段时间。也因为这个,目前GP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规模也没有那么多。所以整体上我觉得,假如是说人民币市场要成为主流的话,那么从LPGP这个链条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支持整个产业的发展。

      2、由于币种的不同,估值的不同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会走向趋同。

      2015年人民币市场非常热,大家看到几个在国内上市互联网公司都获得很高市盈率,但是高市盈率主要原因来自于市场供给的扭曲。

      同样质量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数量还是太少,如果像这样的公司上市100家甚至是1000家,我相信A股互联网公司高市盈率的现象一定会消失。

      公司发展速度很快就不会缺少投资,公司到那个程度,创业者拿什么币种其实是一样的。

      经济不好是否是资本冬天?只是理性回归而已

      首先我认为现在不是资本冬天,是回归理性。

      据我所知国内主流投资机构他们手握很多现金,不是不投而是步伐放慢。客观的讲,经济不好对投资机构来说不重要。

      因为我们投的很多公司都是初创公司,上证指数、深证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对你们初创公司没什么意义。

      同时利率的涨跌对大多数的初创公司也没什么关系。

      只有一种对初创公司有关系的时候是在这个公司准备IPO时候。

      其实经济不那么好的时候,创业公司的整体成本下降,人才也更稳定,招人也更加容易。所以经济不好对我们到底有多大影响,我想这不应该是太重要的问题。

      主要还是管理好自己的业务,控制好自己的现金。谈到现金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的是你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

      创业是一种修行

      我对创业的总结是创业是一种修行。

      首先创业者要放弃很多世俗物。

      创业之前你可能有份不错的工作,待遇等各方面都很好,为什么还要放弃现有的东西选择去创业呢?这个过程中一定有放弃世俗物的决心,才敢下这个决定。

      其次创业者要定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业。外面嘈杂的信息特别多,我们是不是能够定下心来清楚自己要完成什么事情或者完成什么梦想。

      最后创业者要坚定信仰,创业者要把自己的珠峰想清楚。

      其实创业者就想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往往做的事情是颠覆性的。当你要颠覆某个行业的时候,行业既得利益者肯定会唱衰你,所以创业者要多花时间好好修行,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有人问我在过去几年,在创办顺为资本过程中最有感触的一刻是什么?

      我最有感触的一刻是我有一天回到家中我儿子跟我闹别扭,我一回到家,我儿子跟我说你出差吧,别回家了。

      虽然只是小孩的一句话,但是我内心是非常难受的,创业者一定也会遇到类似时刻,我希望创业者能够坚定的走下去,把这件事做成。

      因为早期顺为资本也是一家创业基金。所以到今天我也希望所有顺为同事仍然能把顺为当做是创业基金。

      我觉得作为投资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聆听。当创业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跟合伙人说有可能不合适,回去跟你老婆或老公说更不合适,所以你应该找你的投资人去聊,我希望顺为所有同事都能够成为创业者们的聆听者。

      今天分享到此为止,谢谢新浪创业组织,感谢各位的到来。(贺超)

    http://tech.sina.com.cn/i/2016-06-03/doc-ifxsvenv6422739.shtml

  • 相关阅读:
    R因子、聚类
    R语言存储
    JavaScript跨域实现
    大型项目工程代码快速上手指北
    Mac环境MySql初始密码设置
    Entity Framework基础—第六篇(Code First)
    Entity Framework基础—第五篇(Model First两种延迟加载)
    Entity Framework基础—第四篇(Model First)
    Entity Framework基础-第三篇
    Entity Framework基础—第二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55719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