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关于 Web 安全,99% 的网站都忽略了这些

    Web安全是一个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事情,我们发现国内的众多网站都没有实现全站https,对于其他安全策略的实践更是很少,本文的目的并非讨论安全和攻击的细节,而是从策略的角度引发对安全的思考和重视。

    1. 数据通道安全

    http协议下的网络连接都是基于明文的,信息很有可能被泄露篡改,甚至用户都不知道通信的对方是否就是自己希望连接的服务器。因此,信息通道安全有以下两个目标:

    • 身份认证

    • 数据不被泄漏和篡改

    幸运的是https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更多关于https的细节可以看下上一篇干货扒一扒https网站的内幕)。理论上https是安全的,即使如此,https依然应该被重视,因为理论上理论和实践是一样的,但实践中又是另外一回事。前段时间爆发的心血漏洞就是一个例子。

    2. 浏览器安全

    https解决了点到点的安全问题和身份认证问题,接下来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就只有2个:浏览器和服务器,这个层面上的安全问题并没有https一样的银弹可以一次性解决。

    2.1 origin 源

    了解浏览器安全,有一个概念特别重要,那就是源(origin) 什么是源呢?

    • 相同的HOST

    • 相同的协议

    • 相同的端口

    举栗子:

    • https//www.wilddog.com和http//www.wilddog.com非同源,因为协议不同。

    • http//wilddog.com和http//www.wilddog.com非同源,因为域名不同。

    • http//wilddog.com和http//wilddog.com:8080非同源,因为端口不同。

    源这个概念为甚这么重要,这要从同源策略说起。

    2.2 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限制了一个源(origin)中加载文本或脚本与来自其它源(origin)中资源的交互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源的页面上的js只能访问当前源的资源,不能访问其他源的资源。那么资源是什么呢?

    • DOM

    • 通过AJAX请求的网络资源

    • Cookie

    • WebStorage,webSql

    • ...

    很显然,同源策略以源为单位,把资源天然分隔,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同源策略是一堵墙,然而墙并非不透风。有很多方法可以绕过同源策略让javascript访问其他源的资源。比如:

    • JSONP:基于iframe的方法(iframe+window.name iframe+window.domain iframe+webMessage)

    • CORS:我认为只有CORS是"正当的"绕过同源策略的方法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安全策略的基础,但同源策略面对很多攻击是无能为力的,比如XSS

    2.3 XSS (Cross-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名字跟同源策略很像,事实上他们之间基本没有关系。跨站脚本攻击本质上是一种注入攻击(有兴趣了解更多注入攻击可以看Injection Theory)。其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把恶意代码添加到网页中,并让受害者执行这段脚本。XSS的例子只要百度一下有很多。XSS能做用户使用浏览器能做的一切事情。可以看到同源策略无法保证不受XSS攻击,因为此时攻击者就在同源之内。

    XSS攻击从攻击的方式可以分为:

    • 反射型

    • 存储型

    • 文档型

    这种分类方式有些过时,长久以来,人们认为XSS分类有以上三种,但实际情况中经常无法区分,所以更明确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client(客户端型)

    • server(服务端型)

    当一端XSS代码是在服务端被插入的,那么这就是服务端型XSS,同理,如果代码在客户端插入,就是客户端型XSS。

    2.4 防止XSS攻击--转义

    无论是服务端型还是客户端型XSS,攻击达成需要两个条件:

    • 代码被注入

    • 代码被执行

    其实只要做好无论任何情况下保证代码不被执行就能完全杜绝XSS攻击。详情可以看下XSS (Cross Site Scripting) Prevention Cheat Sheet这篇文章。 这里简单说下结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不受信任的数据直接插入到dom中的任何位置,一定要做转义。

    2.4.1 对于某些位置,不受信任的数据做转义就可以保证安全:

    • div body的内部html

    • 一般的标签属性值

    2.4.2 对于某些位置,即使做了转义依然不安全:

    • <script>中

    • 注释中

    • 表签的属性名名

    • 标签名

    • css标签中

    2.4.3 使用JSON.parse 而不是eval,request 的content-type要指定是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2.4.4 如果链接的URL中部分是动态生成的,一定要做转义。

    2.5 HTML 转义

    2.6 使用浏览器自带的 XSS-filter

    现代浏览器都对反射型XSS有一定的防御力,其原理是检查url和dom中元素的相关性。但这并不能完全防止反射型XSS。另外,浏览器对于存储型XSS并没有抵抗力,原因很简单,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抵御XSS这件事情不能指望浏览器。

    可以通过http头控制是否打开XSS-filter,当然默认是打开的.X-XSS-Protection

    2.7 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

    从原理上说防止XSS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实际中,业务代码非常多样和复杂,漏洞还是时不时会出现。CSP并不是用来防止XSS攻击的,而是最小化XSS发生后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除了开发者自己做好XSS转义,并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防止XSS的发生。CSP可以说是html5给Web安全带来的最实惠的东西。CSP的作用是限制一个页面的行为不论是否是javacript控制的。

    如何引入CSP呢?

    2.7.1 通过response头

    //只允许脚本从本源加载Content-Security-Policy: script-src 'self'
    

    2.7.2 通过html的meta标签

    //作用同上<meta http-equiv="Content-Security-Policy" content="script-src 'self'">
    

    那么CSP除了限制script-src之外还能限制什么呢?

    • base-uri: 限制这篇文档的uri;

    • child-src: 限制子窗口的源(iframe、弹窗等),取代frame-src;

    • connect-src: 限制脚本可以访问的源;

    • font-src: 限制字体的源;

    • form-action: 限制表单能够提交到的源;

    • frame-ancestors: 限制了当前页面可以被哪些页面以iframe,frame,object等方式加载;

    • frame-src: deprecated with child-src,限制了当前页面可以加载哪些源,与frame-ancestors对应;

    • img-src: 限制图片可以从哪些源加载;

    • media-src: 限制video,audio, source,track能够从哪些源加载;

    • object-src: 限制插件可以从哪些源加载;

    • sandbox: 强制打开沙盒模式;

    可以看出,CSP是一个强大的策略,几乎可以限制了所有能够用到的资源的来源。使用好CSP可以很大成都降低XSS带来的风险。另外,CSP还提供一个报告的头Content-Security-Policy-Report-Only,使用这个头浏览器向服务器报告CSP状态,细节先不讨论。

    Content-Security-Policy-Report-Only:script-src'self';
                                  report-uri/csp-report-endpoint/
    

    CSP 目前有两版:CSP1和CSP2。

    两版的支持状态可以在http://caniuse.com/#search=csp中查到。

    CSP1:

    CSP2:

    2.8 X-Frame-Options

    这是response头,现在正在使用,但以后可以被CSP的frame-ancestors取代。目前支持的状态比起CSP frame-ancestors要好,使用的方式:

    • X-Frame-Options:DENY//这个页面不允许被以frame的方式加载

    • X-Frame-Options:SAMEORIGIN//这个页面只允许同源页面加载

    • X-Frame-Options:<uri> //这个页面只能被特定的域加载

    2.9 Http-Only

    使用Http-only保护cookie,可以保证即使发生了XSS,用户的cookie也是安全的。使用Http-only保护的cookie是不会被javascript读写的。

    2.10 iframe沙箱环境

    虽然有同源策略,iframe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各种利用iframe进行跨源。HTML5为iframe提供了安全属性sandbox,如果使用此属性,iframe的能力将会被限制,细节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讨论。

    2.11 其他安全相关的HTTP头

    X-Content-Type-Options阻止浏览器进行content-type 嗅探。告诉浏览器相信此服务器下发的资源的类型,防止类型嗅探攻击。

    HPKP(Public Key Pinning)Public Key Pinning是一个response头,用来检测一个证书的公钥是否发生了改变,防止中间人攻击。

    HSTS (HTTP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强制使用TSL作为数据通道,在扒一扒HTTPS网站的内幕中也有详细介绍。

    说了这么多我们看以下一些各个网站实现的情况:

    谷歌是行业的标杆,在互联网无出其右,学习Google就对了!

    我们野狗的官网https://www.wilddog.com/同样也实现了几个重要的http头。

    百度做的就比较差了,一家如此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安全,对于技术如此不敏感,只能说是很悲哀,充分说明中国互联网企业对安全的重视是非常低的!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的http到https的跳转居然是服务端做的。

    我们再来看下行业笑话12306。

    3. HTML5 对 Web 安全的影响

    HTML5带来了很多新的特性,让浏览器和javascript获得了更大的能力。然而能力越大,被攻破后的危险就越大。

    HTML5对XSS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更大的攻击面,HTML5带来来更多的标签和更多的属性,XSS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更大的危害,HTML5更多的资源可以被XSS利用。黑客可以利用浏览器的一切权限,比如本地存储,GEO,WebSocket,Webworker。

    遗憾的是HTML并没有针止XSS和XSRF带来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这个前提下,CSP变得非常重要,可以大大降低XSS后的危害。

    HTML5时代实际对开发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因为有更多的交互,更多的前端行为,HTML5有更多的API。希望共勉,不做蒙古大夫,与广大的开发者一同提高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 references

  • 相关阅读:
    A Node Influence Based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for Community detection in networks 文章算法实现的疑问
    Fast Newman-FN算法以及模块度定义介绍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LPA 标签传播算法解析及matlab代码实现
    设计一个smartnic
    Intel GEN11 GPU
    Intel GEN9 GPU
    Shared Virtual Memory (SVM) Functions
    connect via ssh to virtualbox guest vm without knowing ip address
    smartnic
    技术精品翻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rstdream/p/83929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