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以私克私说
释:萧惠问:“己私难克,怎么办?”
先生回答:“用你的私心来替你克服。”又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才能克服自己的杂欲;能克服杂欲,才能成全自己。”
萧惠问:“我也有为己之心,但还是不能克服自己的杂欲?”
先生说:“那你说说你的为己之心。”
惠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好人,这算得上有为己之心吧。现在考虑,看来也只是为躯壳,不是为真我。”
先生说:“真我何时离开过躯壳?就怕你连躯壳也不曾为其考虑过。你说你所谓的躯壳的己是否指耳、目、口、鼻、四肢?”
惠回答:“您说的没错;目要美色,耳要弦声,口要美味,四肢要逸乐,所以不能克服。”
先生说:“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你耳、目、口、鼻、四肢的,怎么是为你的耳、目、口、鼻、四肢!如果为这耳、目、口、鼻、四肢时,需要考虑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才能成全耳、目、口、鼻、四肢,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四肢。你现在每天都向外驰求,为着名、利,这些都是为躯壳外面的事情。你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时,难道你的眼睛能够自己勿视吗,这必须通过你的心去控制。这视、听、言、动,都是你心在控制。你心之视,发窍于目;你心之听,发窍于耳;你心之言,发窍于口;你心之动,发窍于四肢;如果无你的心,也就无耳、目、口、鼻之觉。所谓你的心,也不是指那一团血肉;如果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为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你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明,这个叫仁。明在目,便会视;在耳,便会听,在口,便会言,在四肢,便会动,都是那明在其作用。因为其主宰一身,所以称之为心。这心的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才是那个真我,这个才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躯壳也就失去了作用;真是有之则生,无之即死。你如果是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是为这个真我,还须保持这个真我的长明,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只担心亏损真我,才有一点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为自己只心,才能克己杂欲。你现在是认贼做子,为何说有为自己的心却不能克服杂欲呢?”
感:无。
【123】
释:有一人眼睛有病,十分担心。先生说:‘你这是认为眼睛比心重要’。
感:无。
【124】仙佛说
释:萧惠好仙佛。先生警告他说:“我从小也喜好仙佛之说,自己觉得很有收获,认为儒家不值当去学习。在龙场之时,才明白圣人所说非常简单广大,才开始叹惜,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仙佛所说,其用与儒家只差在毫厘。你现在所学,是其糟粕,还喜好的不行,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惠请问仙佛的妙用。
先生回答:“跟你说了儒教的学问简易广大,你却不问,单问我曾经后悔去学的东西”
惠惭愧道歉,向老师请教儒教的学问。
先生回答:“你现在只是为那躯壳问,等你为了那个真心来问,再告诉你”
惠再三请老师说。
先生说:“已经告诉你那个真心效用,你还不明白!”
感:此文需与122联系起来看,才知阳明先生为何不客气,那害眼病的人,恐怕亦是萧氏。
【125】未发之中说
释: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状态?”
先生回答:“你只要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明,自然能够见到。”
观时请先生说得更明白一些。
先生回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你想知道这个苦,还须自己尝。”时徐爱在旁,说:“只有自己看到才是真知,真觉”,旁边的人都有所醒悟。
感:未发之中就是无私欲遮蔽的心明状态。
【126】死生说
释: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说:“知道昼夜轮回,就知道生死是何事。”
又问昼夜轮回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知道白天就知道黑夜了”
萧惠又问:“白天这么简单的事,还不知道嘛?”
先生回答:“你知道白天?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这个白天只是如做梦一般的白天。只有一呼一息都不忘那明心,才是知道白天。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又怎么有生死之说?”
感:阳明认为明心是不死的,躯壳才有生死。生如昼、死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