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声明至上:转载来源:计算机视觉life公众号
理解图优化,一步步带你看懂g2o代码
小白:师兄师兄,最近我在看SLAM的优化算法,有种方法叫“图优化”,以前学习算法的时候还有一个优化方法叫“凸优化”,这两个不是一个东西吧?
师兄:哈哈,这个问题有意思,虽然它们中文发音一样,但是意思差别大着呢!我们来看看英文表达吧,图优化的英文是 graph optimization 或者 graph-based optimization,你看,它的“图”其实是数据结构中的graph。而凸优化的英文是 convex optimization,这里的“凸”其实是凸函数的意思,所以单从英文就能区分开它们。
小白:原来是这样,我看SLAM中图优化用的很多啊,我看了一下高博的书,还是迷迷糊糊的,求科普啊师兄
师兄:图优化真的蛮重要的,概念其实不负责,主要是编程稍微有点复杂。。
小白:不能同意更多。。,那个代码看的我一脸懵逼
图优化有什么优势?
师兄:按照惯例,我还是先说说图优化的背景吧。SLAM的后端一般分为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以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为代表的滤波方法,一种是以图优化为代表的非线性优化方法。不过,目前SLAM研究的主流热点几乎都是基于图优化的。
小白:据我所知,滤波方法很早就有了,前人的研究也很深。为什么现在图优化变成了主流了?
师兄:你说的没错。滤波方法尤其是EKF方法,在SLAM发展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早期的大神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滤波器来改善滤波效果,那会入门SLAM,EKF是必须要掌握的。顺便总结下滤波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当时计算资源受限、待估计量比较简单的情况下,EKF为代表的滤波方法比较有效,经常用在激光SLAM中。
缺点:它的一个大缺点就是存储量和状态量是平方增长关系,因为存储的是协方差矩阵,因此不适合大型场景。而现在基于视觉的SLAM方案,路标点(特征点)数据很大,滤波方法根本吃不消,所以此时滤波的方法效率非常低。
小白:原来如此。那图优化在视觉SLAM中效率很高吗?
师兄:这个其实说来话长了。很久很久以前,其实就是不到十年前吧(感觉好像很久),大家还都是用滤波方法,因为在图优化里,Bundle Adjustment(后面简称BA)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那会SLAM的研究者们发现包含大量特征点和相机位姿的BA计算量其实很大,根本没办法实时。
小白:啊?后来发生了什么?(认真听故事ing)
师兄:后来SLAM研究者们发现了其实在视觉SLAM中,虽然包含大量特征点和相机位姿,但其实BA是稀疏的,稀疏的就好办了,就可以加速了啊!比较代表性的就是2009年,几个大神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SBA:A software package for generic sparse bundle adjustment》,而且计算机硬件发展也很快,因此基于图优化的视觉SLAM也可以实时了!
小白:厉害厉害!向大牛们致敬!
图优化是什么?
小白:图优化既然是主流,那我可以跳过滤波方法直接学习图优化吧,反正滤波方法也看不懂。。
师兄:额,图优化确实是主流,以后有需要你可以再去看滤波方法,那我们今天就只讲图优化好啦
小白:好滴,那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图优化啊?
师兄:图优化里的图就是数据结构里的图,一个图由若干个顶点(vertex),以及连接这些顶点的边(edge)组成,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机器人在房屋里移动,它在某个时刻 t 的位姿(pose)就是一个顶点,这个也是待优化的变量。而位姿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边,比如时刻 t 和时刻 t+1 之间的相对位姿变换矩阵就是边,边通常表示误差项。
在SLAM里,图优化一般分解为两个任务:
1、构建图。机器人位姿作为顶点,位姿间关系作为边。
2、优化图。调整机器人的位姿(顶点)来尽量满足边的约束,使得误差最小。
下面就是一个直观的例子。我们根据机器人位姿来作为图的顶点,这个位姿可以来自机器人的编码器,也可以是ICP匹配得到的,图的边就是位姿之间的关系。由于误差的存在,实际上机器人建立的地图是不准的,如下图左。我们通过设置边的约束,使得图优化向着满足边约束的方向优化,最后得到了一个优化后的地图(如下图中所示),它和真正的地图(下图右)非常接近。
小白:哇塞,这个图优化效果这么明显啊!刚开始误差那么大,最后都校正过来了
师兄:是啊,所以图优化在SLAM中举足轻重啊,一定得掌握!
小白:好,有学习的动力了!我们开启编程模式吧!
先了解g2o 框架
师兄:前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图优化,你也看到了它的神通广大,那如何编程实现呢?
小白:对啊,有没有现成的库啊,我还只是个“调包侠”。。
师兄:这个必须有啊!在SLAM领域,基于图优化的一个用的非常广泛的库就是g2o,它是General Graphic Optimization 的简称,是一个用来优化非线性误差函数的c++框架。这个库可以满足你调包侠的梦想~
小白:哈哈,太好了,否则打死我也写不出来啊!那这个g2o怎么用呢?
师兄:我先说安装吧,其实g2o安装很简单,参考GitHub上官网:
https://github.com/RainerKuemmerle/g2o
按照步骤来安装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安装之前确保电脑上已经安装好了第三方依赖。
小白:好的,这个看起来很好装。不过问题是,我看相关的代码,感觉很复杂啊,不知如何下手啊
师兄:别急,第一次接触g2o,确实有这种感觉,而且官网文档写的也比较“不通俗不易懂”,不过如果你能捋顺了它的框架,再去看代码,应该很快能够入手了
小白:是的,先对框架了然于胸才行,不然即使能凑合看懂别人代码,自己也不会写啊!
师兄:嗯嗯,其实g2o帮助我们实现了很多内部的算法,只是在进行构造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在我看来这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个程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因此在以后g2o的使用中还是应该多看多记,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这个库。
小白:记住了。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多练习。
师兄:好,那我们首先看一下下面这个图,是g2o的基本框架结构。如果你查资料的话,你会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看图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类型
1、图的核心
小白:师兄,这个图该从哪里开始看?感觉好多东西。。
师兄:如果你想要知道这个图中哪个最重要,就去看看箭头源头在哪里
小白:我看看。。。好像是最左侧的SparseOptimizer?
师兄:对的,SparseOptimizer是整个图的核心,我们注意右上角的 is-a 实心箭头,这个SparseOptimizer它是一个Optimizable Graph,从而也是一个超图(HyperGraph)。
小白:我去,师兄,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奇怪的术语,都啥意思啊?
师兄:这个你不需要一个个弄懂,不然可能黄花菜都凉了。你先暂时只需要了解一下它们的名字,有些以后用不到,有些以后用到了再回看。目前如果遇到重要的我会具体解释。
小白:好。那下一步看哪里?
2、顶点和边
师兄:我们先来看上面的结构吧。注意看 has-many 箭头,你看这个超图包含了许多顶点(HyperGraph::Vertex)和边(HyperGraph::Edge)。而这些顶点顶点继承自 Base Vertex,也就是OptimizableGraph::Vertex,而边可以继承自 BaseUnaryEdge(单边), BaseBinaryEdge(双边)或BaseMultiEdge(多边),它们都叫做OptimizableGraph::Edge
小白:头有点晕了,师兄
师兄:哈哈,不用一个个记,现阶段了解这些就行。顶点和边在编程中很重要的,关于顶点和边的定义我们以后会详细说的。下面我们来看底部的结构。
小白:嗯嗯,知道啦!
3、配置SparseOptimizer的优化算法和求解器
师兄:你看下面,整个图的核心SparseOptimizer 包含一个优化算法(OptimizationAlgorithm)的对象。OptimizationAlgorithm是通过OptimizationWithHessian 来实现的。其中迭代策略可以从Gauss-Newton(高斯牛顿法,简称GN), Levernberg-Marquardt(简称LM法), Powell's dogleg 三者中间选择一个(我们常用的是GN和LM)
小白:GN和LM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非线性优化方法中常用的两种吧
师兄:是的,如果不了解的话具体看《从零开始学习「张氏相机标定法」(四)优化算法前传》《从零开始学习「张氏相机标定法」(五)优化算法正传》这两篇文章。
4、如何求解
师兄:那么如何求解呢?OptimizationWithHessian 内部包含一个求解器(Solver),这个Solver实际是由一个BlockSolver组成的。这个BlockSolver有两个部分,一个是SparseBlockMatrix ,用于计算稀疏的雅可比和Hessian矩阵;一个是线性方程的求解器(LinearSolver),它用于计算迭代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HΔx=−b,LinearSolver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PCG, CSparse, Choldmod,具体定义后面会介绍
到此,就是上面图的一个简单理解。
一步步带你看懂g2o编程流程
小白:师兄,看完了我也不知道编程时具体怎么编呢!
师兄:我正好要说这个。首先这里需要说一下,我们梳理是从顶层到底层,但是编程实现时需要反过来,像建房子一样,从底层开始搭建框架一直到顶层。g2o的整个框架就是按照下图中我标的这个顺序来写的。
高博在十四讲中g2o求解曲线参数的例子来说明,源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gaoxiang12/slambook/edit/master/ch6/g2o_curve_fitting/main.cpp
为了方便理解,我重新加了注释。如下所示,
1 typedef g2o::BlockSolver< g2o::BlockSolverTraits<3,1> > Block; // 每个误差项优化变量维度为3,误差值维度为1 2 3 // 第1步:创建一个线性求解器LinearSolver 4 Block::LinearSolverType* linearSolver = new g2o::LinearSolverDense<Block::PoseMatrixType>(); 5 6 // 第2步:创建BlockSolver。并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初始化 7 Block* solver_ptr = new Block( linearSolver ); 8 9 // 第3步:创建总求解器solver。并从GN, LM, DogLeg 中选一个,再用上述块求解器BlockSolver初始化 10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solver = new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solver_ptr ); 11 12 // 第4步:创建终极大boss 稀疏优化器(SparseOptimizer) 13 g2o::SparseOptimizer optimizer; // 图模型 14 optimizer.setAlgorithm( solver ); // 设置求解器 15 optimizer.setVerbose( true ); // 打开调试输出 16 17 // 第5步:定义图的顶点和边。并添加到SparseOptimizer中 18 CurveFittingVertex* v = new CurveFittingVertex(); //往图中增加顶点 19 v->setEstimate( Eigen::Vector3d(0,0,0) ); 20 v->setId(0); 21 optimizer.addVertex( v ); 22 for ( int i=0; i<N; i++ ) // 往图中增加边 23 { 24 CurveFittingEdge* edge = new CurveFittingEdge( x_data[i] ); 25 edge->setId(i); 26 edge->setVertex( 0, v ); // 设置连接的顶点 27 edge->setMeasurement( y_data[i] ); // 观测数值 28 edge->setInformation( Eigen::Matrix<double,1,1>::Identity()*1/(w_sigma*w_sigma) ); // 信息矩阵:协方差矩阵之逆 29 optimizer.addEdge( edge ); 30 } 31 32 // 第6步:设置优化参数,开始执行优化 33 optimizer.initializeOptimization(); 34 optimizer.optimize(100);
结合上面的流程图和代码。下面一步步解释具体步骤。
1、创建一个线性求解器LinearSolver
我们要求的增量方程的形式是:H△X=-b,通常情况下想到的方法就是直接求逆,也就是△X=-H.inv*b。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这有个前提,就是H的维度较小,此时只需要矩阵的求逆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当H的维度较大时,矩阵求逆变得很困难,求解问题也变得很复杂。
小白:那有什么办法吗?
师兄:办法肯定是有的。此时我们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对矩阵进行求逆,你看下图是GitHub上g2o相关部分的代码
如果你点进去看,可以分别查看每个方法的解释,如果不想挨个点进去看,看看下面我的总结就行了
1 LinearSolverCholmod :使用sparse cholesky分解法。继承自LinearSolverCCS 2 LinearSolverCSparse:使用CSparse法。继承自LinearSolverCCS 3 LinearSolverPCG :使用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法,继承自LinearSolver 4 LinearSolverDense :使用dense cholesky分解法。继承自LinearSolver 5 LinearSolverEigen: 依赖项只有eigen,使用eigen中sparse Cholesky 求解,因此编译好后可以方便的在其他地方使用,性能和CSparse差不多。继承自LinearSolver
2、创建BlockSolver。并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初始化。
BlockSolver 内部包含 LinearSolver,用上面我们定义的线性求解器LinearSolver来初始化。它的定义在如下文件夹内:
g2o/g2o/core/block_solver.h
你点进去会发现 BlockSolver有两种定义方式
一种是指定的固定变量的solver,我们来看一下定义
using BlockSolverPL = BlockSolver< BlockSolverTraits<p, l> >;
其中p代表pose的维度(注意一定是流形manifold下的最小表示),l表示landmark的维度
另一种是可变尺寸的solver,定义如下
using BlockSolverX = BlockSolverPL<Eigen::Dynamic, Eigen::Dynamic>;
小白:为何会有可变尺寸的solver呢?
师兄:这是因为在某些应用场景,我们的Pose和Landmark在程序开始时并不能确定,那么此时这个块状求解器就没办法固定变量,此时使用这个可变尺寸的solver,所有的参数都在中间过程中被确定
另外你看block_solver.h的最后,预定义了比较常用的几种类型,如下所示:
BlockSolver_6_3 :表示pose 是6维,观测点是3维。用于3D SLAM中的BA
BlockSolver_7_3:在BlockSolver_6_3 的基础上多了一个scale
BlockSolver_3_2:表示pose 是3维,观测点是2维
以后遇到了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3、创建总求解器solver。并从GN, LM, DogLeg 中选一个,再用上述块求解器BlockSolver初始化
我们来看g2o/g2o/core/ 目录下,发现Solver的优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高斯牛顿(GaussNewton)法,LM(Levenberg–Marquardt)法、Dogleg法,如下图所示,也和前面的图相匹配
小白:师兄,上图最后那个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 是干嘛的?
师兄:你点进去 GN、 LM、 Doglet算法内部,会发现他们都继承自同一个类:OptimizationWithHessian,如下图所示,这也和我们最前面那个图是相符的
然后,我们点进去看 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发现它又继承自OptimizationAlgorithm,这也和前面的相符
总之,在该阶段,我们可以选则三种方法: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GaussNewton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Dogleg
4、创建终极大boss 稀疏优化器(SparseOptimizer),并用已定义求解器作为求解方法。
创建稀疏优化器
g2o::SparseOptimizer optimizer;
用前面定义好的求解器作为求解方法:
SparseOptimizer::setAlgorithm(OptimizationAlgorithm* algorithm)
其中setVerbose是设置优化过程输出信息用的
SparseOptimizer::setVerbose(bool verbose)
不信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定义
5、定义图的顶点和边。并添加到SparseOptimizer中。
这部分比较复杂,我们下一次再介绍。
6、设置优化参数,开始执行优化。
设置SparseOptimizer的初始化、迭代次数、保存结果等。
初始化
SparseOptimizer::initializeOptimization(HyperGraph::EdgeSet& eset)
设置迭代次数,然后就开始执行图优化了。
SparseOptimizer::optimize(int iterations, bool online)
小白:终于搞明白g2o流程了!谢谢师兄!必须给你个「好看」啊!
掌握g2o顶点编程套路
小白:师兄,上一次将的g2o框架《从零开始一起学习SLAM | 理解图优化,一步步带你看懂g2o代码》真的很清晰,我现在再去看g2o的那些优化的部分,基本都能看懂了呢!
师兄:那太好啦,以后多练习练习,加深理解
小白:嗯,我开始编程时,发现g2o的顶点和边的定义也非常复杂,光看十四讲里面,就有好几种不同的定义,完全懵圈状态。。。师兄,能否帮我捋捋思路啊
师兄:嗯,你说的没错,入门的时候确实感觉很乱,我最初也是花了些时间才搞懂的,下面分享一下。
g2o的顶点(Vertex) 从哪里来的?
师兄:在《g2o: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Hyper) Graph Optimization》这篇文档里,我们找到那张经典的类结构图。也就是上次讲框架用到的那张结构图。其中涉及到顶点 (vertex) 的就是下面 加了序号的3个东东了。
小白:记得呢,这个图很关键,帮助我理清了很多思路,原来来自这篇文章啊
师兄:对,下面我们一步步来看吧。先来看看上图中和vertex有关的第①个类: HyperGraph::Vertex,在g2o的GitHub上(https://github.com/RainerKuemmerle/g2o),它在这个路径
g2o/core/hyper_graph.h
这个 HyperGraph::Vertex 是个abstract vertex,必须通过派生来使用。如下图所示
然后我们看g2o 类结构图中第②个类,我们看到HyperGraph::Vertex 是通过类OptimizableGraph 来继承的, 而OptimizableGraph的定义在
g2o/core/optimizable_graph.h
我们找到vertex定义,发现果然,OptimizableGraph 继承自 HyperGraph,如下图所示
不过,这个OptimizableGraph::Vertex 也非常底层,具体使用时一般都会进行扩展,因此g2o中提供了一个比较通用的适合大部分情况的模板。就是g2o 类结构图中 对应的第③个类:
BaseVertex<D, T>
那么它在哪里呢? 在这个路径:
g2o/core/base_vertex.h
小白:哇塞,原来是这样抽丝剥茧的呀,学习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师兄:嗯,其实就是根据那张图结合g2o GitHub代码就行了
g2o的顶点(Vertex) 参数如何理解?
小白:那是不是就可以开始用了?
师兄:别急,我们来看看参数吧,这个很关键。
我们来看一下模板参数 D 和 T,翻译一下上图红框:
D是int 类型的,表示vertex的最小维度,比如3D空间中旋转是3维的,那么这里 D = 3
T是待估计vertex的数据类型,比如用四元数表达三维旋转的话,T就是Quaternion 类型
小白:哦哦,大概理解了,但还是有点模糊
师兄:我们进一步来细看一下D, T。这里的D 在源码里面是这样注释的
static const int Dimension = D; ///< dimension of the estimate (minimal) in the manifold space
可以看到这个D并非是顶点(更确切的说是状态变量)的维度,而是其在流形空间(manifold)的最小表示,这里一定要区别开,另外,源码里面也给出了T的作用
typedef T EstimateType;
EstimateType _estimate;
可以看到,这里T就是顶点(状态变量)的类型,跟前面一样。
小白:Got it!
如何自己定义顶点?
小白:师兄,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写顶点定义了?
师兄:嗯,我们知道了顶点的基本类型是 BaseVertex<D, T>,那么下一步关心的就是如何使用了,因为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有不同的待优化变量(位姿,空间点),还涉及不同的优化类型(李代数位姿、李群位姿)
小白:这么多啊,那要自己根据 BaseVertex 一个个实现吗?
师兄:那不需要!g2o本身内部定义了一些常用的顶点类型,我给找出来了,大概这些:
VertexSE2 : public BaseVertex<3, SE2> //2D pose Vertex, (x,y,theta) VertexSE3 : public BaseVertex<6, Isometry3> //6d vector (x,y,z,qx,qy,qz) (note that we leave out the w part of the quaternion) VertexPointXY : public BaseVertex<2, Vector2> VertexPointXYZ : public BaseVertex<3, Vector3> VertexSBAPointXYZ : public BaseVertex<3, Vector3> // SE3 Vertex parameterized internally with a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externally with its exponential map VertexSE3Expmap : public BaseVertex<6, SE3Quat> // SBACam Vertex, (x,y,z,qw,qx,qy,qz),(x,y,z,qx,qy,qz) (note that we leave out the w part of the quaternion. // qw is assumed to be positive, otherwise there is an ambiguity in qx,qy,qz as a rotation VertexCam : public BaseVertex<6, SBACam> // Sim3 Vertex, (x,y,z,qw,qx,qy,qz),7d vector,(x,y,z,qx,qy,qz) (note that we leave out the w part of the quaternion. VertexSim3Expmap : public BaseVertex<7, Sim3>
小白:好全啊,我们可以直接用啦!
师兄: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用这些,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的顶点类型这里面没有,就得自己定义了。
重新定义顶点一般需要考虑重写如下函数:
virtual bool read(std::istream& is); virtual bool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virtual void oplusImpl(const number_t* update); virtual void setToOriginImpl();
小白:这些函数啥意思啊,我也就能看懂 read 和 write(/尴尬脸),还有每次定义都要重新写这几个函数吗?
师兄:是的,这几个是主要要改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意义:
read,write:分别是读盘、存盘函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读/写操作的话,仅仅声明一下就可以
setToOriginImpl:顶点重置函数,设定被优化变量的原始值。
oplusImpl:顶点更新函数。非常重要的一个函数,主要用于优化过程中增量△x 的计算。我们根据增量方程计算出增量之后,就是通过这个函数对估计值进行调整的,因此这个函数的内容一定要重视。
自己定义 顶点一般是下面的格式:
class myVertex: public g2::BaseVertex<Dim, Type> {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myVertex(){} virtual void read(std::istream& is) {} virtual void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 virtual void setOriginImpl() { _estimate = Type(); } virtual void oplusImpl(const double* update) override { _estimate += /*update*/; } }
小白:看不太懂啊,师兄
师兄:没事,我们看例子就知道了,先看一个简单例子,来自十四讲中的曲线拟合,来源如下
ch6/g2o_curve_fitting/main.cpp
// 曲线模型的顶点,模板参数:优化变量维度和数据类型
class CurveFittingVertex: public g2o::BaseVertex<3, Eigen::Vector3d> {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virtual void setToOriginImpl() // 重置 { _estimate << 0,0,0; } virtual void oplusImpl( const double* update ) // 更新 { _estimate += Eigen::Vector3d(update); } // 存盘和读盘:留空 virtual bool read( istream& in ) {} virtual bool write( ostream& out ) const {} };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代码中顶点初值设置为0,更新时也是直接把更新量 update 加上去的,知道为什么吗?
小白:更新不就是 x + △x 吗,这是定义吧
师兄:嗯,对于这个例子是可以直接加,因为顶点类型是Eigen::Vector3d,属于向量,是可以通过加法来更新的。但是但是有些例子就不行,比如下面这个复杂点例子:李代数表示位姿VertexSE3Expmap
来自g2o官网,在这里
g2o/types/sba/types_six_dof_expmap.h
/** * rief SE3 Vertex parameterized internally with a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externally with its exponential map */ class G2O_TYPES_SBA_API VertexSE3Expmap : public BaseVertex<6, SE3Quat>{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VertexSE3Expmap(); bool read(std::istream& is); bool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virtual void setToOriginImpl() { _estimate = SE3Quat(); } virtual void oplusImpl(const number_t* update_) { Eigen::Map<const Vector6> update(update_); setEstimate(SE3Quat::exp(update)*estimate()); //更新方式 } };
小白:师兄,这个里面的6, SE3Quat 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兄:书中都写了,以下来自十四讲的介绍:
第一个参数6 表示内部存储的优化变量维度,这是个6维的李代数
第二个参数是优化变量的类型,这里使用了g2o定义的相机位姿类型:SE3Quat。
在这里可以具体查看g2o/types/slam3d/se3quat.h
它内部使用了四元数表达旋转,然后加上位移来存储位姿,同时支持李代数上的运算,比如对数映射(log函数)、李代数上增量(update函数)等操作
说完了,那我现在问你个问题,为啥这里更新时没有像上面那样直接加上去?
小白:这个表示位姿,好像是不能直接加的我记得,原因有点忘了
师兄:嗯,是不能直接加,原因是变换矩阵不满足加法封闭。那我再问你,为什么相机位姿顶点类VertexSE3Expmap使用了李代数表示相机位姿,而不是使用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小白:不造啊。。
师兄:其实也是上述原因的拓展:这是因为旋转矩阵是有约束的矩阵,它必须是正交矩阵且行列式为1。使用它作为优化变量就会引入额外的约束条件,从而增大优化的复杂度。而将旋转矩阵通过李群-李代数之间的转换关系转换为李代数表示,就可以把位姿估计变成无约束的优化问题,求解难度降低。
小白:原来如此啊,以前学的东西都忘了。。
师兄:以前学的要多看,温故而知新。我们继续看例子,刚才是位姿的例子,下面是三维点的例子,空间点位置 VertexPointXYZ,维度为3,类型是Eigen的Vector3,比较简单,就不解释了
class G2O_TYPES_SBA_API VertexSBAPointXYZ : public BaseVertex<3, Vector3> {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VertexSBAPointXYZ(); virtual bool read(std::istream& is); virtual bool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virtual void setToOriginImpl() { _estimate.fill(0); } virtual void oplusImpl(const number_t* update) { Eigen::Map<const Vector3> v(update); _estimate += v; } };
如何向图中添加顶点?
师兄:往图中增加顶点比较简单,我们还是先看看第一个曲线拟合的例子,setEstimate(type) 函数来设定初始值;setId(int) 定义节点编号
// 往图中增加顶点 CurveFittingVertex* v = new CurveFittingVertex(); v->setEstimate( Eigen::Vector3d(0,0,0) ); v->setId(0); optimizer.addVertex( v );
这个是添加 VertexSBAPointXYZ 的例子,都很容易看懂
/ch7/pose_estimation_3d2d.cpp
int index = 1; for ( const Point3f p:points_3d ) // landmarks { g2o::VertexSBAPointXYZ* point = new g2o::VertexSBAPointXYZ(); point->setId ( index++ ); point->setEstimate ( Eigen::Vector3d ( p.x, p.y, p.z ) ); point->setMarginalized ( true ); optimizer.addVertex ( point ); }
至此,我们讲完了g2o 的顶点的来源,定义,自定义方法,添加方法,基本上你以后再看到顶点就不会陌生啦!
小白:太感谢啦!
掌握g2o边的代码套路
小白:师兄,g2o框架《从零开始一起学习SLAM | 理解图优化,一步步带你看懂g2o代码》,以及顶点《从零开始一起学习SLAM | 掌握g2o顶点编程套路》我都学完啦,今天给我讲讲g2o中的边吧!是不是也有什么套路?
师兄:嗯,g2o的边比顶点稍微复杂一些,不过前面你也了解了许多g2o的东西,有没有发现g2o的编程基本都是固定的格式(套路)呢?
小白:是的,我现在按照师兄说的g2o框架和顶点设计方法,再去看g2o实现不同功能的代码,发现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只不过在某些地方稍微改改就行了啊
师兄: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g2o的边到底是咋回事。
初步认识g2o的边
师兄:在《g2o: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Hyper) Graph Optimization》这篇文档里,我们找到那张经典的类结构图,里面关于边(edge)的部分是这样的,重点是下图中红色框内。
上一次我们讲顶点的时候,还专门去追根溯源查找顶点类之间的继承关系,边其实也是类似的,我们在g2o官方GitHub上这些
g2o/g2o/core/hyper_graph.h g2o/g2o/core/optimizable_graph.h g2o/g2o/core/base_edge.h
头文件下就能看到这些继承关系了,我们就不像之前顶点那样一个个去追根溯源了,如果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去试试看。我们主要关注一下上面红框内的三种边。
BaseUnaryEdge,BaseBinaryEdge,BaseMultiEdge 分别表示一元边,两元边,多元边。
小白:他们有啥区别啊?
师兄:一元边你可以理解为一条边只连接一个顶点,两元边理解为一条边连接两个顶点,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边啦,多元边理解为一条边可以连接多个(3个以上)顶点
一个比较丑的示例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参数有什么区别?你看主要就是 几个参数:D, E, VertexXi, VertexXj,他们的分别代表:
D 是 int 型,表示测量值的维度 (dimension)
E 表示测量值的数据类型
VertexXi,VertexXj 分别表示不同顶点的类型
比如我们用边表示三维点投影到图像平面的重投影误差,就可以设置输入参数如下:
1 BaseBinaryEdge<2, Vector2D, VertexSBAPointXYZ, VertexSE3Expmap>
你说说看 这个定义是什么意思?
小白:首先这个是个二元边。第1个2是说测量值是2维的,也就是图像像素坐标x,y的差值,对应测量值的类型是Vector2D,两个顶点也就是优化变量分别是三维点 VertexSBAPointXYZ,和李群位姿VertexSE3Expmap?
师兄:对的,就是这样~当然除了输入参数外,定义边我们通常需要复写一些重要的成员函数
小白:听着和顶点类似哦,也是复写成员函数,顶点里主要复写了顶点更新函数oplusImpl和顶点重置函数setToOriginImpl,边的话是不是也差不多?
师兄:边和顶点的成员函数还是差别比较大的,边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成员函数
virtual bool read(std::istream& is); virtual bool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virtual void computeError(); virtual void linearizeOplus();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
read,write:分别是读盘、存盘函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读/写操作的话,仅仅声明一下就可以
computeError函数:非常重要,是使用当前顶点的值计算的测量值与真实的测量值之间的误差
linearizeOplus函数:非常重要,是在当前顶点的值下,该误差对优化变量的偏导数,也就是我们说的Jacobian
除了上面几个成员函数,还有几个重要的成员变量和函数也一并解释一下:
_measurement:存储观测值 _error:存储computeError() 函数计算的误差 _vertices[]:存储顶点信息,比如二元边的话,_vertices[] 的大小为2,存储顺序和调用setVertex(int, vertex) 是设定的int 有关(0 或1) setId(int):来定义边的编号(决定了在H矩阵中的位置) setMeasurement(type) 函数来定义观测值 setVertex(int, vertex) 来定义顶点 setInformation() 来定义协方差矩阵的逆
后面我们写代码的时候回经常遇到他们的。
如何自定义g2o的边?
小白:前面你介绍了g2o中边的基本类型、重要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那么如果我们要定义边的话,具体如何编程呢?
师兄:我这里正好有个模板给你看看,基本上定义g2o中的边,就是如下套路:
class myEdge: public g2o::BaseBinaryEdge<errorDim, errorType, Vertex1Type, Vertex2Type> {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myEdge(){} virtual bool read(istream& in) {} virtual bool write(ostream& out) const {} virtual void computeError() override { // ... _error = _measurement - Something; } virtual void linearizeOplus() override { _jacobianOplusXi(pos, pos) = something; // ... /* _jocobianOplusXj(pos, pos) = something; ... */ } private: // data }
我们可以发现,最重要的就是computeError(),linearizeOplus()两个函数了
小白:嗯,看起来好像也不难啊
师兄: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例子,地址在
https://github.com/gaoxiang12/slambook/blob/master/ch6/g2o_curve_fitting/main.cpp
这个是个一元边,主要是定义误差函数了,如下所示,你可以发现这个例子基本就是上面例子的一丢丢扩展,是不是感觉so easy?
// 误差模型 模板参数:观测值维度,类型,连接顶点类型 class CurveFittingEdge: public g2o::BaseUnaryEdge<1,double,CurveFittingVertex> {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CurveFittingEdge( double x ): BaseUnaryEdge(), _x(x) {} // 计算曲线模型误差 void computeError() { const CurveFittingVertex* v = static_cast<const CurveFittingVertex*> (_vertices[0]); const Eigen::Vector3d abc = v->estimate(); _error(0,0) = _measurement - std::exp( abc(0,0)*_x*_x + abc(1,0)*_x + abc(2,0) ) ; } virtual bool read( istream& in ) {} virtual bool write( ostream& out ) const {} public: double _x; // x 值, y 值为 _measurement };
小白:嗯,这个能看懂
师兄:下面是一个复杂一点例子,3D-2D点的PnP 问题,也就是最小化重投影误差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常见,使用最常见的二元边,弄懂了这个基本跟边相关的代码也差不多都一通百通了
代码在g2o的GitHub上这个地方可以看到
g2o/types/sba/types_six_dof_expmap.h
这里根据自己理解对代码加了注释,方便理解
//继承了BaseBinaryEdge类,观测值是2维,类型Vector2D,顶点分别是三维点、李群位姿 class G2O_TYPES_SBA_API EdgeProjectXYZ2UV : public BaseBinaryEdge<2, Vector2D, VertexSBAPointXYZ, VertexSE3Expmap>{ public: EIGEN_MAKE_ALIGNED_OPERATOR_NEW; //1. 默认初始化 EdgeProjectXYZ2UV(); //2. 计算误差 void computeError() { //李群相机位姿v1 const VertexSE3Expmap* v1 = static_cast<const VertexSE3Expmap*>(_vertices[1]); // 顶点v2 const VertexSBAPointXYZ* v2 = static_cast<const VertexSBAPointXYZ*>(_vertices[0]); //相机参数 const CameraParameters * cam = static_cast<const CameraParameters *>(parameter(0)); //误差计算,测量值减去估计值,也就是重投影误差obs-cam //估计值计算方法是T*p,得到相机坐标系下坐标,然后在利用camera2pixel()函数得到像素坐标。 Vector2D obs(_measurement); _error = obs-cam->cam_map(v1->estimate().map(v2->estimate())); } //3. 线性增量函数,也就是雅克比矩阵J的计算方法 virtual void linearizeOplus(); //4. 相机参数 CameraParameters * _cam; bool read(std::istream& is); bool write(std::ostream& os) const; };
有一个地方比较难理解
_error = obs - cam->cam_map(v1->estimate().map(v2->estimate()));
小白:我确实看不懂这一句。。
师兄:其实就是:误差 = 观测 - 投影
下面我给你捋捋思路。我们先来看看cam_map 函数,它的定义在
g2o/types/sba/types_six_dof_expmap.cpp
cam_map 函数功能是把相机坐标系下三维点(输入)用内参转换为图像坐标(输出),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Vector2 CameraParameters::cam_map(const Vector3 & trans_xyz) const { Vector2 proj = project2d(trans_xyz); Vector2 res; res[0] = proj[0]*focal_length + principle_point[0]; res[1] = proj[1]*focal_length + principle_point[1]; return res; }
然后看 .map函数,它的功能是把世界坐标系下三维点变换到相机坐标系,函数在
g2o/types/sim3/sim3.h
具体定义是
Vector3 map (const Vector3& xyz) const { return s*(r*xyz) + t; }
因此下面这个代码
v1->estimate().map(v2->estimate())
就是用V1估计的pose把V2代表的三维点,变换到相机坐标系下。
小白:原来如此,以前我都忽视了这些东西了,没想到里面是这样的关联的。
师兄:嗯,我们继续,前面主要是对computeError() 的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函数就是linearizeOplus(),用来定义雅克比矩阵
我摘取了相关代码(来自:g2o/g2o/types/sba/types_six_dof_expmap.cpp),并进行了标注,相信会更容易理解
十四讲第169页中的雅克比矩阵完全是按照书上 式子(7.45)、(7.47)来编程的,不难理解
小白:后面就是直接照抄书上就行,哈哈
如何向图中添加边?
师兄:前面我们讲过如何往图中增加顶点,可以说非常easy了,往图中增加边会稍微多一些内容,我们还是先从最简单的 例子说起:一元边的添加方法
下面代码来自GitHub上,仍然是前面曲线拟合的例子
slambook/ch6/g2o_curve_fitting/main.cpp
// 往图中增加边 for ( int i=0; i<N; i++ ) { CurveFittingEdge* edge = new CurveFittingEdge( x_data[i] ); edge->setId(i); edge->setVertex( 0, v ); // 设置连接的顶点 edge->setMeasurement( y_data[i] ); // 观测数值 edge->setInformation( Eigen::Matrix<double,1,1>::Identity()*1/(w_sigma*w_sigma) ); // 信息矩阵:协方差矩阵之逆 optimizer.addEdge( edge ); }
小白:setMeasurement 函数的输入的观测值具体是指什么?
师兄:对于这个曲线拟合,观测值就是实际观测到的数据点。对于视觉SLAM来说,通常就是我们我们观测到的特征点坐标,下面就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比刚才的复杂一点,因为它是二元边,需要用边连接两个顶点
代码来自GitHub上
slambook/ch7/pose_estimation_3d2d.cpp
index = 1; for ( const Point2f p:points_2d ) { g2o::EdgeProjectXYZ2UV* edge = new g2o::EdgeProjectXYZ2UV(); edge->setId ( index ); edge->setVertex ( 0, dynamic_cast<g2o::VertexSBAPointXYZ*> ( optimizer.vertex ( index ) ) ); edge->setVertex ( 1, pose ); edge->setMeasurement ( Eigen::Vector2d ( p.x, p.y ) ); edge->setParameterId ( 0,0 ); edge->setInformation ( Eigen::Matrix2d::Identity() ); optimizer.addEdge ( edge ); index++; }
小白:这里的setMeasurement函数里的p来自向量points_2d,也就是特征点的图像坐标(x,y)了吧!
师兄:对,这正好呼应我刚才说的。另外,你看setVertex 有两个一个是 0 和 VertexSBAPointXYZ 类型的顶点,一个是1 和pose。你觉得这里的0和1是什么意思?能否互换呢?
小白:0,1应该是分别指代哪个顶点吧,直觉告诉我不能互换,可能得去查查顶点定义部分的代码
师兄:你的直觉没错!我帮你 查过啦,你看这个是setVertex在g2o官网的定义:
// set the ith vertex on the hyper-edge to the pointer supplied void setVertex(size_t i, Vertex* v) { assert(i < _vertices.size() && "index out of bounds"); _vertices[i]=v;}
这段代码在
g2o/core/hyper_graph.h
里可以找到。你看 _vertices[i] 里的i就是我们这里的0和1,我们再去看看这里边的类型: g2o::EdgeProjectXYZ2UV
的定义,前面我们也放出来了,就这两句
class G2O_TYPES_SBA_API EdgeProjectXYZ2UV ..... //李群相机位姿v1 const VertexSE3Expmap* v1 = static_cast<const VertexSE3Expmap*>(_vertices[1]); // 顶点v2 const VertexSBAPointXYZ* v2 = static_cast<const VertexSBAPointXYZ*>(_vertices[0]);
你看 _vertices[0] 对应的是 VertexSBAPointXYZ 类型的顶点,也就是三维点,_vertices[1] 对应的是VertexSE3Expmap 类型的顶点,也就是位姿pose。因此前面 1 对应的就应该是 pose,0对应的 应该就是三维点。
小白:原来如此,之前都没注意这些,看来g2o不会帮我区分顶点的类型啊,以后这里编程要对应好,不然错了都找不到原因呢!谢谢师兄,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练习
题目:用直接法Bundle Adjustment 估计相机位姿。给定3张图片,两个txt文件,其中poses.txt中存储3张图片对应的相机初始位姿(Tcw),格式为:timestamp, tx, ty, tz, qx, qy, qz, qw ,分别对应时间戳、平移、旋转(四元数),而points.txt中存储的是3D点集合以及该点周围 4x4 窗口的灰度值,记做 I(p)i,格式为:
x, y, z, 灰度1,灰度2...,灰度16
我们把每个3D点投影到对应图像中,用投影后点周围的灰度值与原始窗口的灰度值差异作为待优化误差。
请使用g2o进行优化,并绘制结果(绘制函数已经写好)。
代码框架中需要你填写顶点、边的定义。如果正确,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