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dis+Mysql模式和内存+硬盘模式的异同

    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346029825942.html

    学习任何新知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简单熟悉,然后突然的彻悟,成果让人欣喜若狂,心情也会快乐很久。

    redis+mysql和内存+硬盘类似的地方

    首先看图:

    Redis+Mysql模式和内存+硬盘模式的异同

    首先,我们知道,mysql是持久化存储,存放在磁盘里面,检索的话,会涉及到一定的IO,为了解决这个瓶颈,于是出现了缓存,比如现在用的最多的 memcached(简称mc)。首先,用户访问mc,如果未命中,就去访问mysql,之后像内存和硬盘一样,把数据复制到mc一部分。

    redis和mc都是缓存,并且都是驻留在内存中运行的,这大大提升了高数据量web访问的访问速度。然而mc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数据结构,比如 string存储;redis却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结构,比如string、list、set、hashset、sorted set这些,这使得用户方便了好多,毕竟封装了一层实用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同样的效果,当然用redis而慢慢舍弃mc。

    内存和硬盘的关系,硬盘放置主体数据用于持久化存储,而内存则是当前运行的那部分数据,CPU访问内存而不是磁盘,这大大提升了运行的速度,当然这是基于程序的局部化访问原理。

    推理到redis+mysql,它是内存+磁盘关系的一个映射,mysql放在磁盘,redis放在内存,这样的话,web应用每次只访问redis,如果没有找到的数据,才去访问Mysql。

    然而redis+mysql和内存+磁盘的用法最好是不同的。

    redis+mysql和内存+硬盘运行模式是不同的

    了解过内存和硬盘运行过程的同学,都知道他俩之间通过页面置换算法进行调度,也就是说每次是按块将数据从硬盘换入或者换出内存,比如硬盘有一个100G的文件,如果要读这个文件,内存中每次只放该文件10MB的一部分(图1中的小块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有人会猜测,mysql存储了100G的数据,用户访问mysql的时候,把10MB数据拷贝到redis,比如select一个id=1000的数 据,那就把id=10到id=9999的数据放到redis,用于下次访问。可是关键在于mysql数据的访问,并不是文件这种局部性原理,不同的用户访 问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跟id的次序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redis的强项也不在此,它擅长保存元数据类的数据,也就是说描述性的而不是数据本身

    就此我假定了redis的几个应用场景,请大家批评指正:

    • 存放计数器的数字
    • 存放检索关键词的id列表(不放内容)
    • 存放用户之间的follow关系(非用户信息)
    • 存放简单的静态Html,而非所有的CSS和JS

    总之发现,就是redis大量存放的是数据表的索引字段,如果刚好用到符合条件的信息,可以根据索引字段,再去 mysql查找,比如搜索关键词”redis”,第一步我们去mysql获取redis相关的信息返回给用户,然后记录一个zset,将redis作为名 字,将搜索到的每个Id以先后顺序存在里面,那么下次有人搜索”redis”,直接根据该列表去mysql找对应id的信息就行了,这已经大大提升了访问 速度。

    下图是一个检索的流程图:

    Redis+Mysql模式和内存+硬盘模式的异同

  • 相关阅读:
    .NetCore Grpc 客服端 工厂模式配置授权
    DOCKER 拉取 dotnet 镜像太慢 docker pull mcr.microsoft.com too slow
    Introducing .NET 5
    VSCode 出现错误 System.IO.IOException: The configured user limit (128) on the number of inotify instances has been reached.
    Omnisharp VsCode Attaching to remote processes
    zookeeper3.5.5 centos7 完全分布式 搭建随记
    Hadoop2.7.7 centos7 完全分布式 配置与问题随记
    MySQL索引 索引分类 最左前缀原则 覆盖索引 索引下推 联合索引顺序
    SQL基础随记3 范式 键
    MySQL调优 优化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vsfvs123/p/43055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