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心设计的网站自然能够促进公司业务的增长和品牌的加强。
尼尔森的一项研究发现,用户在一个网站上的平均用时是 10-20 秒。在开始的浏览时,访客在网站上发现值得进一步查看的内容才会停留更长的时间。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分秒必争。
造成一家网站价值丧失的因素可能有数个。为了能够进行更好的用户管理并拥有更好的网站流量,以下 11 个会影响网站表现的问题应该得到尽快修复。
1、低品质的视觉效果
许多人研究过视觉效果在交流中的作用。1986 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在 3M 公司支持下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演示中使用直观教具能够增加 43% 的说服力。低品质的视觉效果会对网站的发展可能性形成阻碍。
营销专家戈文德·阿加瓦尔建议使用高品质的图片来吸引访客的注意,增加社交共享的次数,如果图片选择得当的话,甚至能够提高整体的搜索引擎优化(SEO)。Labnol.org 上有寻找免费专业图片的地址。
2、缺乏评论或推荐
如果网站上没有推荐栏的话,那么企业就错过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营销工具。客户是具有鉴别能力的。仅仅告诉他们产品或是服务的优点是远远不够的。推荐可以帮助企业的产品创造信任并且消除人们在购买某件产品前会产生的担心。互联网营销中心的首席执行官德里克·格尔曾经分享过该怎样使用推荐,并从中选出适合受众的。
3、缺乏色彩理解力
另一个可能会造成公司网站销售疲软的因素是网站的配色问题。许多关于视觉信息的研究都是与色调相关的。许多企业家可能已经了解了品牌的重要性。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使公司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且使公司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即刻的识别度。但是如果网站的装饰采用了毫不起眼的配色方案的话,它可能导致网站在用户群中信誉的丧失。
关于对色彩理论的速成,可以参考《Smashing 杂志》上的深度指南。确定公司想要传达给客户的品牌信息,并确保网站能够有一个与之相对的配色方案。
4、 信息过时
向下滚动至页面列出版权日期的地方。信息是最新的吗?据《中小企业趋势》调查显示,一个看起来过时的网站会导致访客的直接关闭。
客户希望看到公司为努力保持现状而做出的努力。这就包括对网站定期添加新内容以及更新现有版本。
5、用户很难找到
如果用户很难找到你的网站,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站也是没用的。企业家开发很容易被搜索引擎和客户找到的网页并不需要对搜索引擎优化有着深入了解。格温·莫兰推荐使用强势的域名,精心优化网页标题以便能够准确反映网站内容和有效地利用关键词。
6、 移动设备上访问受限
在台式电脑上打开某个商业网站可能像是在打开一件艺术品,但是如果该网站无法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正常的显示和浏览时,该家公司将会失去众多的线上受众。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 Shopify 使用自身的平台对超过 100000 家网站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略超过 50% 的购买行为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7、很难找到联系信息
曾经是不是发生过在某家店内需要帮助时,但是所有销售人员似乎都消失了的事件?在零售行业,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这在线上销售同样也是禁忌。如果客户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应该能够很容易找到网站的联系信息。联系方式可以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像是视频聊天等,这同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客户,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
8、问题解答页
客户在某个商业网站进行浏览时,希望网站的关注点在自己身上。这意味着包括回答他们问题和满足他们需求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网页上包括一个常见问题页,或常见问题解答页(FAQ)。内容营销学院推荐通过及时回答以及采用档案检索的方法对突出问题进行强调。如果可能的话,通过在一次点击内就找到答案的方法来简化用户体验。客户想要得到快速有用的信息。
9、强制注册
一上来就要求客户在网页上进行注册,会在客户和公司产品之间筑起了一个人工的障碍。据用户体验博客 UX Movement 的调查显示,强制性注册形式让访问者因担心接受到垃圾邮件而对是否透露个人信息犹豫不决。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会衡量他们将要收到的信息是否值得他们共享自己的邮箱地址。让每次访问都变得有价值并且不让客户做任何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10、音频或者视频的自动播放
一种一定能够惹恼访问者的方法就是在网页上设置音频和视频的自动播放。streamingmedia.com 的高级编辑特洛伊·德雷尔在一篇评论中写到,“现在的网站都存在音视频自动播放过度的情况,并且这对整个网络视频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幸的是,因收入情况陷入绝望的出版商们依旧乐于提供广告的自动播放。为了尽量避免对访客的体验造成影响,将音视频限制在 5 秒之内,或者给过长的音视频提供暂停键。
11、缓慢的加载时间
数字受众都是不耐烦的。即使网站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且吸引人的内容,如果页面过长或是对于用户而言加载时间过长的话都会导致过高的关闭率。访客高度重视自己的时间,因此要建立一个能够以闪电般速度满足访客需求的快速网站。对图像和大文件进行压缩是保证更快加载时间的一个简单的方法。你可以使用诸如 Smush.it 的工具来压缩文件以及对站点性能进行优化。
进入障碍
用户通常是在零碎时间使用手机,不是很优秀的多点触碰输入者,或甚至根本处于不方便输入的情境 (想像站立搭巴士)。因此当一个新 App 被开启时,如果还需要输入 Email、帐号、密码注册,下载大型资料,或是设定喜欢的类别,才能开始享受它提供的价值,那麽用户在中途因为零碎时间结束,或是输入太麻烦而放弃,是很容易想像的事情。
界面太有创意
进到主画面后,最怕的就是太「酷炫有创意」的使用界面,因为那通常也代表着用户的难以理解。你会发现最厉害的界面设计师,往往不吝于偷窃主流 App 的用户体验。其背后原因很简单,让用户容易理解、容易上手,才是界面设计最重要的核心。
新手入门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多数的 App 根本没有制作新手教学,而许多 App 则只提供草率马虎的说明。在这方面所有人都该跟受欢迎的游戏学习,为了留下用户,它们已经把新手教学进化到了极致。不但会告诉你萤幕上诸多按钮的用途,还会提供一整套长达数天的入门程序,缓缓把你引入游戏之中,确保你真的会黏上。
丑
App Store / Google Play 两大市集成立七年,过程中 Mobile 的竞争已经从当年的休闲级,逐渐进到现在的超职业级层次。因此一个 App 如果在配色、图层、界面的设计上,没办法得到用户的青睐,当然也很难长期留住他们的心。
慢、闪退
触碰式萤幕的缺点,就是按下虚拟按钮后,没有任何的物理反应。因此用户对于一个 App 软体反应的心理需求,其实还要更高。如果你的 App 没办法经常、即时的给用户回馈,甚至还会闪退,留下率当然很难太高。
没有推播,或是滥用推播
Push is the new inbox. 在对的时刻,适时推播精准的讯息给用户,能够为他们创造极大的价值。在错的时刻,推播错的讯息给用户,下场就是被删除。
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当然,你可以把上述的注意事项都做到完美,但如果你的 App 最终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那还是一样无法打破悲剧的结论。
第一种:过于前卫,过犹不及
市场从来不缺乏创新,也不缺乏首肯创新的投资人,但是缺乏对创新具有包容性的消费群。注意,是消费“群”,不是消费“者”。
我们都熟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说自己之所以更有名气,是因为他大哥治病在未成之时,他二哥治病在刚形成的时候,而他治病在重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人们只关心眼下的问题和利益。过于前卫的产品,用户 “痛点”、“痒点”也不明显。
在初代 iPad 当红时,微软声称早已研究平板电脑;在特斯拉新车发布配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 Model S P85D 之前,各大传统厂商早已有了自动驾驶的成果;在电影“阿凡达”上映之前,3D 电影早就不是新鲜事儿……
微软 Surface 至今也没有走上神坛。奔驰、奥迪等传统汽车厂商与谷歌、特斯拉发步自动驾驶功能的时间节点在同一个月。“阿凡达”之后,掀起了一股 3D 电影热潮,院线少有 2D 片。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诸如 3D 打印这种真正颠覆性的技术,始稷以为火的过早了。一款产品如果过于前卫,所有难度都将加倍。凌驾于既有强势产品之上的创新是最安全的、最契合当下需要的。
第二种:差异突出但无关痛痒
想把一款产品做出差异并非难事,但是没边没沿儿的创新还不如守旧来的好。
新产品破局,首先就是差异二字。为了差异而差异,造就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产品,大肆宣传无关痛痒的卖点。
剃须刀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类,加电池的手动剃须刀就是不伦不类的差异;三防手机拥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市场极小,因为这个差异没有建立在核心诉求之上。
《孙子兵法》说“守正出奇”。始稷以为,其一是:恪守正道就会有奇迹。其二是:先恪守正道再去想奇招。什么是正道?任何品类都有核心痛点(品类核心诉求)、痒点(主流产品的不良体验产生的需求),各项均衡,一项核心突出,才是匹配市场的差异。
第三种:有关痛痒但体验不佳
找到一个品类的痛点、痒点并非难事。但是产品解决痛点、痒点之后,如果体验(效果)不佳,也很难打开市场。
在手机刚有真人真唱概念时,玩铃声是手机的核心诉求。但是“大嗓门”并没有在业内流行起来,直到现在很多手机仍会因为音量小被抱怨。可是人们宁可用音量小的,也不愿意为破音的“大嗓门”埋单, 除了图便宜;自打乐视开始做超级电视,互联网电视推动电视迭代周期极速缩短。以 4K 为例,可以满足清晰为主的诉求,但是片源少、网速要求高,并没有达到良好的体验。
迭代性很强的单品可以用概念打开市场,但是体验跟不上,就会难以复制下去。
第四种:优化体验但更新频繁
打着互联网旗号做的产品,大多拥有频繁迭代的特点。
微博每次更新都会骂;一些可有可无的 APP 会因为更新太过频繁而惨遭卸载;因为电视迭代太快,所有家用投影仪的机会越来越大。
任何品类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迭代周期。周期过短的话,积极的方面是扩大销量、增加重复消费,消极面上人们会对迭代产品要求越来越来高,加大研发、库存周转的压力。
事实上,多数公司是死在内部更新过于频繁上。频繁更换团队高层、频繁更换市场战略,死在内因上。
第五种:重视功能,忽略设计
视觉对于密集竞争产品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很多产品是依靠视觉来做决策。
重视产品功能体验,而忽略产品视觉体验,这类产品最常见。若非十分专业的垄断性产品,这种只重视物理体验而忽略视觉体验的产品很难打动人心。相反,注重视觉体验超过物理体验的产品,反而能打动人心。消费者的逻辑就是这样,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物理体验和视觉体验均衡。更进一步,产品体验和精神体验也达到均衡。
我们见惯了消费者因为难看而放弃一款产品,小到牙刷、大到汽车。选择一款产品的理由的很多种,当你的差异不够突出时,视觉就是最大的突破口。视觉体验不好,是极容易在多选一的排除法中被淘汰。
第六种:专注产品,疏于营销
世界上半数以上的成功商业领袖都会说,专注于产品是打动人心的不二法门。始稷以为并没有这么简单。
产品和营销相对而言,比物理体验和视觉体验更需要均衡。只专注于产品而忽略营销的产品不叫卖的多不胜数,而营销高于产品的热卖并不稀奇(这里的营销是广义的营销)。
我们见惯了苹果式的一热销一边挨骂的产品,而舆论的方向都是营销出来的。若没有强势的营销策略和庞大的公关团队,小米的口碑便不会在整体上反转。
创新无止境,欲望无尽头。一款产品凌驾于当下主流竞品的体验之上、满足核心诉求、体验与诉求对等、迭代周期合理、功能与设计均衡、营销与产品都强,诸多因素相结合,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