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
小学三到六年级班主任,典型的严师。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课后作业都要订正,订正完后排队批改,如果订正有错继续订正。要在当天最后一节课前完成,如果没完成当天作业连题目带答案抄出来订正。通常在最后几节课都是排队的人,有时排队排了一半放学铃声响起,订正完没批改到的学生就只好回去抄了。
林蒨老师
- 高二高三的班主任,见面的第一印象是人美,第二印象是心善。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虽然是新老师,但她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比老教师差,老教师都夸她情商高,教育有方。在高三的高压环境下,还是会忙里偷闲给我们看一些课外有深度的视频和文章。
- 从高二开始就有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积累本,每周写一篇,不限题材不限内容不限字数,有的同学会写自己看过的电影感受,有的会写自己在校生活的点点琐事,有点会向老师倾诉苦恼,还有的会给老师出一则谜语。积累本的内容是五花八门,但每一篇老师都会认真看过去。第一遍先是所有人都读过去,第二遍是一篇一篇的写回复,有的回复会写的比同学写的还多。两年下来,积累本记录了我们的每周的喜怒哀乐,成为了我们宝贵的回忆。
林荣辉老师
- 信息学竞赛的带队老师,本科福大。对他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他在竞赛上给我多少辅导,而是在我高二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了方向。当时已经拿到NOIP省三,有两个选择:一是读文化课,然后自招进福大,这在当时看是比较稳妥的选择,父母老师都倾向这种(觉得本科能进福大就足够了,还有更高的目标可以留到研究生),但有自招政策变化的风险;二是继续参加竞赛,冲击NOIP省一,目标是985院校的自招,但风险是相当大的。以当时的水平,省一离我相当遥远,而且在竞赛上已经花了太多时间,文化课落下了很多,高三的12月才能回归文化课,花6个月时间冲刺,高考能不能达到一本线谁也不知道。
- 与林荣辉老师交流时,老师听了我的想法,分析利弊,支持我继续参加竞赛,并帮我说服了父母。在高三10月去北京集训的时候给我了很多关照。在高三11月我申请停课一个月时,帮我与学校沟通。最后一次NOIP死在杨辉三角和树链剖分找LCA上,只拿到省二有些遗憾,并且中南与福大自招时间冲突失去了进入中南的机会,最后还是进了福大。
- 只看最后结果,当时选择竞赛和选择读文化课殊道同归,一样是进了福大,但是如果当时是选择读文化课,那么我OI就还是半吊子水平,同时文化课压力也不大,可能到高三末别人都在读书而我在玩,过的很轻松但失去了高三的意义。选择继续竞赛,高三过的确实很累,在没停课之前前,文化课和竞赛两手抓,节约一点一滴时间完成课内作业,然后晚上在宿舍读竞赛。停课后没人管全靠自律,每天泡在星巴克,靠咖啡因撑着疲惫的身体。这样的高三比同学都累,但我喜欢这种每天都恨时间不够所以珍惜每一分钟的日子。
- 感谢林老师当时能理解支持我。如果当时周围的人全都反对我,我当时自己可能也没法坚持自己的决定。高三停课27天在一般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感谢老师的理解,让我拥有了与同学们不一样的高三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