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个人博客为: www.ourd3js.com
csdn博客为: blog.csdn.net/lzhlzz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在前面几节中重复出现了例如以下代码:
svg.selectAll("rect") .data(dataset) .enter() .append("rect")当所选择的 rect 数量比绑定的数据 dataset 的数量少的时候,一般会用到以上代码,这一节就具体说说当被选择元素和数据数量不一致时该怎样处理。
这一节将涉及到三个函数。
1. update() 当相应的元素正好满足时 ( 绑定数据数量 = 相应元素 )
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函数,仅仅是为了要与之后的 enter 和 exit 一起说明才想象有这样一个函数。但相应元素正好满足时,直接操作就可以,后面直接跟 text ,style 等操作就可以。
2. enter() 当相应的元素不足时 ( 绑定数据数量 > 相应元素 )
当相应的元素不足时,通常要加入元素,使之与绑定数据的数量相等。后面通常先跟 append 操作。
3. exit() 当相应的元素过多时 ( 绑定数据数量 < 相应元素 )
当相应的元素过多时,通常要删除元素,使之与绑定数据的数量相等。后面通常要跟 remove 操作。
以下看看详细的使用方法:
<body> <p>AAAAAAAAA</p> <p>BBBBBBBBB</p> <p>CCCCCCCCC</p> <script src="http://d3js.org/d3.v3.min.js"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var dataset = [ 10 , 20 , 30 , 40 , 50 ]; var update = d3.select("body").selectAll("p").data(dataset); var enter = update; update.text(function(d,i){ return "update " + d; }); enter.enter() .append("p") .text(function(d,i){ return "enter " + d; }); </script> </body>上面的代码分别用了变量名 update 和 enter 来表示各自的部分,上面的代码的结果为:
结果图能够看到新加入的元素 enter 的部分。
改一部分代码,看看怎么用 exit 。
var dataset = [ 10 , 20 ]; var update = d3.select("body").selectAll("p").data(dataset); var exit = update; update.text(function(d,i){ return "update " + d; }); exit.exit() .text(function(d,i){ return "exit"; });结果图为:
能够看到,调用 exit() 函数后,实际上是返回没有相应数据的元素。通常我们能够删除掉多余的元素,如:
exit.exit() .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