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负载均衡阅读总结

    负载均衡的本质上是用于将用户流量进行均衡减压的,因此在互联网的大流量的项目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早期的互联网应用,由于用户流量比较小,业务逻辑也比较简单,往往一个单服务器就能满足负载需求。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流量越来越大,稍微好一点的系统,访问量就非常大了,多台服务器是如何去均衡流量,如何组成高性能的集群非常关键

    这时负载均衡就很重要,负载均衡技术方案主要有三种:

    基于DNS负载均衡  基于硬件负载均衡  基于软件负载均衡  三种方案各有优劣,DNS负载均衡可以实现在地域上的流量均衡,硬件负载均衡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集群中的负载需求,而软件负载均衡大多是基于机器层面的流量均衡,在实际场景中,这三种是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基于DNS做负载均衡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方案,原理就是在用户访问域名时,通过用户所在的不同地址位置返回不同的IP,举例来说,南方的用户来访问返回给用户南方服务器的IP,北方的用户则返回给其北方服务器的IP,按照就近原则分流了大量用户,缓解了集群的压力,提升了用户的访问速度。

    但是它同样有着极限性,大多是基于地域或者干脆做IP轮询,没有更高级的路由策略

    基于硬件负载均衡是非常强大的方式,通过硬件来对抗压力,性能非常好,处理速率非常高,但是局限性就是价格贵,一般的中小公司是不舍得用的。

    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软件的负载均衡是指用软件的方式来分发和均衡流量,软件负载均衡,分为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网络协议有七层,基于第四层传输层来做流量分发的方案称为4层负载均衡,例如LVS,而基于第七层应用层来做流量分发的称为7层负载均衡,例如 Nginx。这两种在性能和灵活性上是有些区别的。基于4层的负载均衡性能要高一些,一般能达到 几十万/秒 的处理量,而基于7层的负载均衡处理量一般只在 几万/秒 。这种方式性价比高,只

    需投入一点技术去优化优化即可,是互联网公司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均衡算法

    • · 轮询策略
    • · 负载度策略
    • · 响应策略
    • · 哈希策略

    轮询策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当用户请求来了之后,「负载均衡器」将请求轮流的转发到后端不同的业务服务器上。这个策略在DNS方案中用的比较多,无需关注后端服务的状态,只药有请求,就往后端轮流转发,非常的简单、实用。

    负载度策略是指当「负载均衡器」往后端转发流量的时候,会先去评估后端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情况,对于压力比较大的后端服务器转发的请求就少一些,对于压力比较小的后端服务器可以多转发一些请求给它。响应策略是指,当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负载均衡器」会优先将请求转发给当前时刻响应最快的后端服务器。
    也就是说,不管后端服务器负载高不高,也不管配置如何,只要觉得这个服务器在当前时刻能最快的响应用户的请求,那么就优先把请求转发给它,这样的话,对于用户而言,体验也最好。

    Hash策略也比较好理解,就是将请求中的某个信息进行hash计算,然后根据后端服务器台数取模,得到一个值,算出相同值的请求就被转发到同一台后端服务器中。

     

  • 相关阅读:
    打造基于CentOS7的xfce最简工作环境
    Linux下C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以及调试
    修正 XE6 TListView 上方 SearchBok 右边的清除钮显示
    TabControl 显示彩色的图示 (XE6 Firemonkey)
    TSwitch 中文简繁显示支持(XE6 Android)
    改变 TMemo 的背景颜色 (Firemonkey)
    修正 XE5 Android 键盘三个问题
    Delphi 收藏
    展示 Popup 的使用方法
    ListView 下拉更新 (支持 Androi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grm/p/106185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