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一学习就犯困?可能是这几个心理在作祟!

    【转】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074821

    不看后悔系列!!一学习就犯困,到底是咋回事儿?明白这几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全文一共3500字,看完大概需要4分钟时间,但绝对有用,建议先【收藏码住】,再慢慢看~

    咱们先来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

    周末清晨,刚起床的你唰的一声拉开窗帘

    意气风发的坐在桌前,给自己立下了一份长长的TO DO LIST,下定决心:今天一定不能惶惶度日!

    可刚翻开书没多久,一阵浓浓的困意就像狂风暴雨般突然袭来,书上的字儿也开始变得逐渐模糊……

    你眯了眯眼,拍拍自己的脸,告诉自己:我在学习,你个怂货不能睡啊!!!

    “可,真的好困……”

    “我就睡一小下,一小下……”

    你“哐叽”一声倒在了书桌上,不省人事。

    后来,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次学习学到了差不多相同的时间,你都会有种想睡觉的感觉,你极力想要控制自己,可感觉你的大脑仿佛受到了某种奇怪的“诅咒”,早已不受你的控制…...

     

    场景二: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有早课,每天早上7点,老师就在黑板上咔咔一顿讲。刚开始,还算清醒,可每次到了7点半的时候,脑袋就开始犯浑,眼神开始涣散……

    “你来讲讲,这道题解题思路是什么?”

    老师环顾四周,瞄准我这个菜狗,使出了他的“杀手锏”。

    我慌忙从课桌前站起,“啊…这个(假装出在认真思考的样子)内心OS:她在讲哪道题?我我我不知道啊!!!”

    “解题思路是……是……先审题,审题很重要啊!”

    “......”

    总结下来就是:

    老师讲的激情四射,我听得浑浑噩噩。

     

    诶?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没?

    犯困这个问题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啊!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想犯懒,我们很想好好学习、好好听课,但就是控制不住我介几啊!!!

    除去睡眠不足的因素,你还知道哪些原因会让我们在学习中忍不住“昏昏欲睡”呢?

    今天啊,椰汁就从心理层面来为大家揭秘一波,那些关于“学习犯困”的底层逻辑~

    【码字不易,点赞鼓励,老铁我爱你!】

    一.咱们学习时为啥会犯困?

    1. 消极的自我暗示

    来聊自我暗示之前,咱们按惯例先看一个小概念:

    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一直存储于我们的大脑,却不容易被察觉。

    比如,当你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没见过,但直戳你内心深处的观点。

    你可能会觉得:我天,这个答主的回答简直写到我心坎里去了啊喂!!!

    这类时刻,就是你的潜意识被发掘出来的时刻。

    那篇回答只不过是唤醒了你大脑中本身就存在的“潜意识”,和你打个照面 “Say hello”一下罢了。

    人脑中潜藏着无数个等待被“激活”的潜意识。但值得一提的是,与显意识不同,潜意识无法判别知识的真假与好坏,且能量巨大。


    我很好奇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里

    是不是都有个叫做“睡神”的人呢?

    这类人往往是老师和家长的“重点关注对象”。

    椰汁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很可爱的女生,总爱上课打瞌睡,有趣的是,她可不是“挑着自己不喜欢的课睡”,而是“随时随地,想睡就睡”。

     

    有一次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困呀?晚上总熬夜?”

    “也没有吧,就是很想睡……”

    当她被老师和家长“多次提醒”后,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把“眼睛瞪得像铜铃”~

    刚开始几天还不错,可时间一长,又恢复了老样子。

    “你能在我快睡着的时候把我拍醒吗?我很怕今天上课上着上着又走神了诶~”

    “行。”

    “不要犯困,不要走神,不要犯困,不要走神……”

    她在心里默念着。

    果不其然。

     

    她再次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心想:难道所谓“睡美人”就是这么来的???

    这实在是太令人迷惑了!

    为啥我们在心中告诉了自己那么多遍不要犯困,可最终还是成为了那个“幸运鹅”了呢?

    前面我们提到,“与显意识不同,潜意识无法判别知识的真假与好坏,且能量巨大。”

    事实上,当我们暗示自己“不要犯困”时,潜意识里往往无法识别出正确完整的信息,取而代之的就只有一个关键词:

    “犯困”。

    而就是这一个词,正在对你“疯狂洗脑”,直到让你 “心想事成。”

    这潜意识颇有种断章取义之感啊!!

    心是不是碎了一地?

    如何抵制这样的骚操作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呢?

    很简单,咱们只需要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暗示自己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大脑:

    “我要干什么”,而不是“我不要干什么。”

    让“我要好好上课” 取代 “我不能睡觉” 吧。

     

    2.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一种信念的迷失,缺少坚持,是对事件把握控制力上的懒散,若形成习惯,会形成很严重的问题。

    “线上网课随机选人答题,哪有那么容易被叫到~”

    “这个知识点那么难,期末不会考吧。”

    “偷懒一小下无所谓啦,学习也不急这一时。”

    后来你发现,线上网课这么多人,老师却总能鬼使神差般的点到你的大名。

    期末考试你总能完美避开所有你复习过的内容。

    每次想着“躺一小下”再起来好好学习”,结果就演变成“在寝室刷了一个下午的手机。”

    当你心存一丝侥幸心理的时候,你就不会付出100%的专注度去学习,学习的吸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吸收效果一差你能收获到的正向反馈就开始变少,正向反馈一少你就缺乏了学习热情,一缺乏热情就会对学习这件事情提不起兴趣,从而

    开始犯困......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套摆好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层层攻破,无懈可击。

    所以啊,消灭侥幸心理的最好手段就是:

    正视你内心当中的渴求,不投机取巧,并付出“只多不少”的行动。

    你完全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目标“可视化”,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根据目标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这里奉上一份【中学生版】思维导图,可供参考:

     

    3.抵触心理

    “啊,我从小就讨厌数学,每次一看到高数题就头疼!”

    “这题一看就好难……”

    扔掉先入为主的抵触心理,多给学习这件事儿加点“润滑剂”。

    讲个我自己的真实例子吧。没进大学之前,我的数学成绩不多不少也就那样吧~

    进了大学后,为了想拿高绩点和奖学金,我逼自己进行刻意练习,抱着课本,带着完全“虚心”(把心空出来,就是不在学习前带有任何“预先评判”)的态度去图书馆学习,告诉自己“只要潜下心来去学没有什么难的。”效果不退反增。

    高数绩点屡次接近满绩。

     

    你的抵触情绪实质上是在给自己的学习“主动添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

    你越觉得知识太难学不会,就越不会。

    为啥?

    因为啊,当你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很讨厌一门学科”的时候,你的身体也会跟着你一起“狼狈为奸”呗~

    你的身心会为你的“抵触情绪”找到各种各样让你觉得“心安理得”的借口。

    比如:“模考都比正式考试难,正式考试不会出那么难的题,考过就算,不用去看!”

    “这玩意儿学了也没什么用啊!以后逛个超市还得用上微积分吗?

    这些想法统统都会被你的身体“听”到,从而外化成相对应的抵制动作。

    你学着学着就“学困了”,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内心一直在跟它Battle

    生命不息,Battle 不止~

     

    人的机体很神奇,当你在参加一场重要考试的时候,你的身体会自动调动起最强大的力量和你一起去“应对”这场考试,此时,你的专注度会达到一个峰值。

    如果你反抗,那么同理,他也会“想方设法”的帮你一起反抗。

    所以,想要征服学习,先要和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好朋友。

    你啊,就憋挣扎了,快点接纳它吧!

     

    4.条件反射

    学生党可能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备战中高考的初级阶段,上手做模拟题是有点“懵”的。

    但当你把模拟题做吐了之后,我们可能看到几个关键词就知道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去求解。

    以至于到后期,咱们凭感觉“做题”,正确率还贼高,而且确信自己就是正确的。

    这就是因为你在脑海里成功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一学习就犯困的原因,还有可能就是你把“学习”和“犯困”这两个本不相关的事物建立起了关联。

    时间一长,你一提起学习,就想起了“我会犯困。”

    什么?

    那那那我是没救了吗?!!!

     

    憋慌,有救!

    想要达到条件反射的消除目的,我们只需“反向强化”加以平衡即可。

    说人话!……好的

    就是要加强学习力度,不停的学……

    二. 总结及方法回顾:

    从心理层面来看,学习为啥会犯困?

    1. 消极的自我暗示

    (应对方法:给自己“我要干什么”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我不要干什么”。)

    2.侥幸心理

    (应对方法:正视你内心当中的渴求,规划学习日程,不投机取巧,付出“只多不少”的行动。)

    3.抵触心理

    (应对方法:不要Battle了,快点接纳它。)

    4.条件反射

    (应对方法:反向强化消除。)


    我是一杯99年的椰汁,梦想是成为82年尊贵的拉菲~

    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说明你真的是一个很喜欢深度思考的人呢~炒鸡感动!!!

    写这篇文章大约花了我15小时的时间,如果对你还算有帮助

    老铁们记得【点赞+收藏】每次当你犯困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爱你们!!!

    参考来源: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少有人走的路》M. Scott Peck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2), 210-21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情绪背景下的行为抑制控制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能蹦哒的年纪却总想着刷手机,那到了蹦哒不了的时候,咋办???
  • 相关阅读:
    Leetcode 538. Convert BST to Greater Tree
    Leetcode 530. Minimum Absolute Difference in BST
    Leetcode 501. Find Mode in Binary Search Tree
    Leetcode 437. Path Sum III
    Leetcode 404. Sum of Left Leaves
    Leetcode 257. Binary Tree Paths
    Leetcode 235. Lowest Common Ancestor of a Binary Search Tree
    Leetcode 226. Invert Binary Tree
    Leetcode 112. Path Sum
    Leetcode 111. Min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hostK/p/1468677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