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关于系统交互中响应时间的基本建议

           根据《可用性工程》书中的描述,如果系统所进行的操作需要很长的响应时间,反馈就变得很重要。关于响应时间的基本建议多少年来变化都不大,一般分为0.1秒、1.0秒和10秒三个类别。

           0.1秒

           0.1秒是让用户感觉到系统立即作出了响应的时间上限,此时除了显示系统处理的结果外不需要其他反馈。

           1.0秒

           1.0秒是让用户思维不被中断的上限,但用户会感觉到延迟。通常不需要对0.1秒~1.0秒的延迟专门给出反馈信息,但用户会失去对数据直接操作的感觉。

           10秒

           10秒是让用户注意力保持在对话过程中的上限。对于较长时间的延迟,由于用户想在等待过程中去执行其他任务,因此在任务快要完成时应当通过反馈信息来提示用户。

           在响应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反馈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时用户不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这就需要通过反馈给予用户一些提示和等待的预期。

           通常,响应时间应当尽量短,但要注意,计算机的反应太快也可能导致用户跟不上计算机的反馈,这时就需要给用户提供自主选择和控制的机会,让用户根据需要自己浏览。例如,滚动列表可能滚动太快,用来不及看清当前窗口的信息,这就需要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列表滚动速度。

           如果计算机无法立即给出反馈,就要用进度指示器给用户提供连续反馈。根据经验,超过10秒的操作就应当使用进度指示器,如下图所示。使用进度指示器的三个好处:

           (1)是用户知道系统并没有崩溃,而只是在执行提交的任务;

           (2)可以提示用户大约还要等待多长时间,这样如果等待时间很长,用户就可以去执行其他操作;

           (3)可以提供一些东西让用户看,使等待过程不那么难熬。

    进度指示器

  • 相关阅读:
    1.Python基础语法
    Python学习4:商城购物
    Python学习3:猜年龄游戏进阶版
    Python学习2:猜年龄游戏
    python学习1:判断学生成绩等级
    K8S集群平滑回退或升级
    Xtrabackup工作原理
    Android App 侧边栏菜单的简单实现
    NoActionBar主题下如何添加OptionsMenu
    TabLayout+ViewPager制作简单导航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isen_6/p/325201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