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的物联网成长记】设备如何进行选型?

    【我的物联网成长记】设备如何进行选型?

    2019年09月11日 10:22:18 华为云 阅读数 1466更多

    分类专栏: 技术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evcloud/article/details/100728292

    【摘要】 在设备集成开发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类用户: 模组厂商:提供Wifi、NB-IoT、2/3/4G等通信模组的厂商。设备厂商可以利用模组提供的能力接入到华为IoT平台。 设备厂商:开发并销售最终设备的厂商。设备厂商需要做集成开发,以便让设备具有接入华为IoT平台的能力。 设备用户:设备的购买者及管理者。 下文围绕这三类用户,介绍各类用户在设备集成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接入方案。

    一、我是模组厂商

    作为模组厂商的您需要让模组实现MQTT、LWM2M、CoAP等物联网协议栈及连接平台的能力,您只需要将Agent Tiny SDK集成在现有的模组固件包中,这样模组就具备了接入华为IoT平台的能力。 我们将提供华为IoT技术认证支持,帮助您快速完成SDK集成,通过华为认证的模组可以申请入驻华为云市场,我们将会推荐给IoT平台用户。查询-华为已认证的模组

    Agent Tiny SDK具有普适性,可以广泛移植于WiFi模组、2/3/4/5G模组、NB-IoT模组,无需考虑模组类型。如何在模组中集成Agent Tiny SDK,请参考华为IoT技术认证流程,获取相关技术支持。

    二、我是设备厂商

    通常情况下作为设备厂商的您需要进行设备集成开发,以便让设备具备接入IoT平台的能力。我们将提供华为IoT技术认证支持,帮助您快速完成设备适配和认证。通过华为认证的设备可以申请入驻华为云市场,我们将会推荐给IoT平台用户。查询:华为已认证的设备

    根据设备是否具有IP通信能力,设备接入平台分为以下两类:设备直接接入平台和通过网关接入平台。

    【设备直接接入平台】

    针对已实现TCP/IP协议栈的设备,它可以直接与平台进行通信,常见的设备包括网关、以太网设备、NB-IoT设备等。 根据设备自身硬件的特点不同,华为IoT平台提供四种方式直接接入,您需要根据自身行业特征及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入方案。

    l   方案一:设备需要智能操作系统,硬件满足RAM容量> 32KB,FlASH容量> 128KB时,通过集成LiteOS操作系统接入平台。

    Huawei LiteOS 是华为发布的一种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遵循BSD-3开源许可协议,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个人穿戴、车联网、城市公共服务、制造业等领域。LiteOS本身集成了Agent Tiny SDK,设备安装LiteOS后,就能简单快速地实现与华为IoT平台安全可靠的连接。集成开发流程详见《LiteOS SDK使用指南》

    l   方案二:设备没有配置模组时,通过集成Agent Tiny SDK或Agent Lite SDK接入平台。

    − 当设备存储及计算能力较强(满足RAM容量>4MB,FlASH容量> 2MB)时,推荐设备集成Agent Lite SDK。目前Agent Lite SDK支持C、Java和Android三个版本。实际开发中,请根据开发时使用的语言、平台,选用合适的设备端SDK集成: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C-Linux)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Java)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Android)

    − 当设备为轻量型嵌入式设备(硬件满足RAM容量> 32KB,FlASH容量> 128KB)时,推荐采用Agent Tiny SDK。目前Agent Tiny SDK支持C语言开发,集成开发流程详见《Agent Tiny SDK集成开发指导》。

    l   方案三:当设备配置有模组时,根据模组特征,选择性集成Agent Tiny SDK接入平台。

    −  如果采用经过华为认证的模组,该模组已集成Agent Tiny SDK,可以利用模组直接接入IoT平台。您可以访问华为云市场,购买符合已认证的模组。

    − 如果采用未经过华为认证的模组,您需要集成Agent Tiny SDK,根据SDK集成位置,分为两种模式:

    1. MCU+模组模式:此模式下,设备包含MCU(Microcontroller Unit)和通信模组,其中MCU集成 Agent Tiny SDK及运行产品逻辑,模组作为通信模块,提供通信网络。集成开发流程详见《Agent Tiny SDK集成开发指导》。

    2. OpenCPU模式:此模式下,设备只包含通信模组,模组集成 Agent Tiny SDK及运行产品逻辑,集成开发流程详见《Agent Tiny SDK集成开发指导》。

    l   方案四:设备通过实现原生协议接入,适合一切设备。

    当前华为IoT平台支持设备通过实现MQTT、LWM2M over CoAP原生协议接入。IoT平台对外开放了这些协议的API,您只需在设备端调用开放的API,即可实现设备快速接入 。您可访问《 MQTT接口参考》获取华为IoT平台开放的能力。为了便于您进行设备接入开发,我们提供了MQTT相关的集成指导,您可查看《设备集成》了解。

    − 实现LWM2M over CoAP原生协议接入:LWM2M协议是一种由开发移动联盟(OMA)制定的轻量级、标准通用的物联网设备管理协议。主要应用于NB-IoT设备,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

    − 实现MQTT原生协议接入:MQT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范式的ISO标准消息协议,主要应用于计算能力有限,且工作在低带宽、不可靠的网络的远程传感器和控制设备,适合长连接的场景,如智能路灯等。

    四种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接入方式

    方案优点

    方案缺点

    集成LiteOS接入IoT平台

    有对应的SDK,集成难度较低,对您的开发技能要求较低。

    方案不灵活,开发者只能根据LiteOS提供的API去实现自己的功能,超出API外的功能,无法自定义,对于设备的硬件要求比较高。

    集成Agent Lite   SDK或Agent Tiny   SDK接入IoT平台

    有对应的SDK,集成难度低,对您的开发技能要求较低。

    方案不灵活,开发者只能根据Agent SDK提供的API去实现自己的功能,超出API外的,无法自定义。

    通过模组接入IoT平台

    集成难度非常低,对您的开发技能要求低。

    需要采购指定型号的模组。

    通过实现原生协议接入IoT平台

    方案比较灵活,可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协议定义的功能,对设备硬件无限制。

    需要从底层协议开始实现,集成难度大,代码开发量大,对于开发者要求高。

    【设备通过网关接入平台】

    针对未实现TCP/IP协议栈的设备,由于无法直接同IoT平台通信,它需要通过网关进行数据转发。常见设备包括智慧园区中的照明系统、楼宇系统设备等。这些场景下的限制如下:

    制约因素

    详细描述

    设备限制

    设备非常简单,没有集成TCP/IP协议栈,无法提供IP通信网络能力,只能基于一些简单的近场通信协议如ZigBee、ZWave、Bluetooth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非IP有线方式传输协议如串口、并口等接入,此时需要一个网关设备,先让设备接入到网关,再通过网关与华为IoT平台通信。

    网络限制

    设备部署在独立的网络内,由于安全等考虑,无法直接与IoT平台互通,需要借助网关进行网络桥接。

    业务限制

    下层设备的管理控制逻辑比较复杂,需要利用网关软件自身具有对应的逻辑控制能力配合IoT平台进行业务管理。

    集成限制

    子设备已经接入到现有系统,不愿意再进行设备改造,需要将现有系统通过网关接入到IoT平台。

     针对此类设备,通过在网关上集成Agent Lite SDK,  设备将数据上报给网关,通过网关转发到华为IoT平台。华为公司协同合作伙伴,对已集成Agent Lite SDK的网关进行了认证,您可以访问华为云市场,购买符合自身业务的网关产品。目前Agent Lite SDK支持C、Java和Android三个版本。实际开发中,请根据开发时使用的语言、平台,选用合适的SDK集成: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C-Linux)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Java)

    Agent Lite SDK集成开发指导(Android)

    三、我是设备用户

    作为设备用户,您既是设备的购买者,又可能是设备的实际管理者,通常您需要考虑两件事:

    1.  在采购设备时,如何评估设备满足您的业务需求并且具备接入IoT平台的能力。关于此方面的知识,您可以参考设备能力评估

    2.  在进行日常管理时,针对不具备接入IoT平台的设备,如何将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以便设备能接入到IoT平台中。关于此方面的知识,您可以参考设备改造

    【设备能力评估】

    本节主要关注设备通信能力的评估。由于承接业务的不同,对于设备的要求也不同,采购的设备通信能力评估一般由以下几个流程:

    1. 针对您所处的行业,您需要深度分析业务对于设备(硬件资源、电池、性能等)、网络实时性及网络覆盖度等要求,确保现有设备满足业务需求。典型案例如下表所示。

    典型行业

    设备特征

    技术关注点

    智慧抄表

    接入设备数量多、电量有限、设备常常分布在地上或地下多个区域,要求有信号覆盖。

    设备数量多,接入成本要低,自身硬件资源有限,要求设备网络要深度覆盖,低功耗,数据量较少。

    智慧园区

    应用子系统多、设备传感器种类多、无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上报的数据无统一格式。设备大部分无IP通信能力,需要通过网关接入。可通过有线网络接入。

    应用独立子系统多,格式不统一,数据孤岛多,需要一个统一平台管理。设备不具备IP通信能力,硬件资源有限,通常通过网关转发数据,因此主要关注网关的通信能力。

    车联网

    设备电量充足,需要实时对车辆数据进行分析等,因此需要接入网络实时性高,数据传输速率高等。

    主要关注接入网络选型,要选传输速率较高的无线网络接入。

     2. 根据业务对于数据及成本要求,确认设备支持的网络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业务应用

    推荐的接入网络

    网络特点

    智慧家庭、智慧楼宇等

    以太网

    传输速率可达到10Gbit/s、随时在线、成本高。

    车联网、视频监控等

    4G/5G/LTE-v

    传输速率>10Mbit/s、功耗高、成本高。

    电子广告、无线ATM、梯联网等

    eMTC、 GPRS

    传输速率<1Mbit/s、功耗较低、成本较低。

    远程抄表、智能停车等

    NB-IoT、LoRa

    传输速率<100Kbit/s、功耗低、成本低、穿透力强、信号覆盖好。

     3. 确认设备是否集成了物联网协议,以便保证设备可以连接到IoT平台,利用IoT平台进行设备管理。华为IoT平台目前支持设备采用以下协议接入。

    通信协议

    协议描述

    应用场景

    LWM2M

    LWM2M是开发移动联盟OMA定义的用于设备管理的应用层通讯协议,主要使用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上。

    NB-IoT设备接入平台,业务实时性要求不高,低功耗、信号广覆盖场景。

    CoAP

    CoAP是资源受限设备和受限网络专用的Web传输协议,专为机器对机器的应用而设计。CoAP提供请求/响应交互模型,支持内置的服务和资源发现。需要底层实现UDP协议。

    NB-IoT设备接入平台,业务实时性要求不高,低功耗、信号广覆盖场景。

    MQTT

    MQTT是一种物联网连接协议,提供非常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方式,用于在低带宽、不可靠的网络的设备管理。该协议构建于TCP/IP协议上。

    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高,适合长连接的场景,如智能路灯等。

     4. 根据前面步骤,总结设备的特征,选择与业务相匹配的设备。例如针对智能抄表行业,要求电表通信模块具有覆盖广、穿透力强、耗电量小、成本低特点,因此接入网络选择NB-IoT网络,设备采用NB-IoT模组,模组集成了LWM2M协议,可以保证设备接入华为IoT平台。

    【设备改造】

    设备如果不具备接入华为IoT平台能力,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改造方法跟设备厂商进行设备集成方法一样,详见我是设备厂商介绍。

    了解物联网设备集成流程,请访问IoT设备接入指引

    作者:我是风儿你是沙

  • 相关阅读:
    算法竞赛入门经典习题2-3 韩信点兵
    ios入门之c语言篇——基本函数——5——素数判断
    ios入门之c语言篇——基本函数——4——数值交换函数
    144. Binary Tree Preorder Traversal
    143. Reorder List
    142. Linked List Cycle II
    139. Word Break
    138. Copy List with Random Pointer
    137. Single Number II
    135. Cand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rj001/p/122239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