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航干了差不多有半年了,我简单谈一谈我的收获吧。
我个人觉得自己是那种比较笨的人,唯一支撑我做一件事做下去的理由就是热情,这也是我在反思的东西。把很多精力花在了本来不应该花的地方,浪费了好多时间,我觉得我以前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我最后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凡是没有规划。
我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是Linux 内核源码的一个函数分析,关于内存分配机制的函数。
第二件事花了我将近两个月,向Linux内核中添加新协议族,但整体框架上用的是 inet 族的函数实现,说白了就是创建一个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新协议。
第三件事,在内核中填充 sk_buff ,并测试sk_buff 的正确发送与接收。
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种想表现自己的冲动,认为自己想的越多,别人看了我的分析后就会越高兴,其实并不是这样。反而相反,你应该明确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认真的阅读,他给你的任务描述,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就行。
第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写报告谢了好多,但并不是别人想要的东西。
第二件事 花了我整整两个月,时间代价很大,教训也很惨重。我们开始是四个人一块搞新协议的添加,到最后只剩我一个人,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也说明了分工的重要性,将任务务交别人,整个核心人物留给我们,本来就是个很耗时间的活,到最后只剩我一个人了。我肯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希望别人能够和我以同样的热情去参与一件事情,所以有时候会抱怨,说错话,挺正常的,现在我已经学到老不少东西,如何让处理合作上的问题。第二项任务让我对 TCP/IP 协议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
第三件事,和一个同学合作,一周完成了,比较轻松,对整个Linux 内核网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先说知识层面上的吧,差不多对整个Linux网络框架有个更高度的认识。我们经常说层与层之间是服务,端与端之间是协议,在月阅读内核源码的时候,才发向这样的特征。才体会到这样的联系,同时你也会学到很多东西你会感慨Linux内核设计的是多么精巧。
其次,要多注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发现自己的缺点,多去展示自己。
李航老说我们被洗脑了 鲍亮也这么说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