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DFS】二、HDFS文件读写流程

    (二)HDFS数据流

      作为一个文件系统,文件的读和写是最基本的需求,这一部分我们来了解客户端是如何与HDFS进行交互的,也就是客户端与HDFS,以及构成HDFS的两类节点(namenode和datanode)之间的数据流是怎样的。


    1、剖析文件读取过程

      客户端从HDFS读取文件,其内部的读取过程实际是比较复杂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读取文件的基本流程。

      对于客户端来说,首先是调用FileSystem对象的open()方法来打开希望读取的文件,然后DFS会返回一个文件输入流FSDataInputStream ,客户端对这个输入流调用read()方法,读取数据,一旦完成读取,就对这个输入流调用close()方法关闭,这三个过程对应图中的步骤1、3、6。

      以上三个步骤是从客户端的角度来分析的,实际上,要实现文件读取,HDFS内部还需要比较复杂的机制来支持,而这些过程都是对客户端透明的,所以客户端感受不到,在客户看来就像是在读取一个连续的流。

      具体的,从HDFS的角度来说,客户端调用的FileSystem对象的open()方法,这个FileSystem对象实际上是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FileSystem的一个实例,DistributedFileSystem通过远程过程调用(RPC)来调用namenode,以获得文件起始块的位置(步骤2,namenode返回存有该数据块副本的datanode的地址)。当然,由于HDFS保存了一个数据块的多个副本(默认是3),所以满足请求的datanode地址不止一个,此时会根据它们与客户端的距离来排序,优先选择距离近的datanode,如果该客户端本身就是一个datanode,该客户端就可以从本地读取数据(比如:mapReduce就利用了这里的数据本地化优势)。

      open方法完成后,DistributedFileSystem类返回一个FSDataInputStream文件输入流对象给客户端。这个类转而封装为DFSInputStream对象,该对象管理着datanode和namenode的I/O。

      这个DFSInputStream存储着文件起始几个块的datanode地址,因此,客户端对这个输入流调用read()方法就可以知道到哪个datanode(网络拓扑中距离最近的)去读取数据,这样,反复调用read方法就可以将数据从datanode传输到客户端(步骤4)。到达一个块的末端时,会关闭和这个datanode的连接,寻找下一个块的最佳datanode,重复这个过程。

      当然,上面我们说DFSInputStream只存储着文件起始的几个块,在读取过程中,也会根据需要再次询问namenode来获取下一批数据块的datanode地址。一旦客户端读取完成,就调用close方法关闭数据流。

      如果在读取过程中,datanode遇到故障,很明显,输入流只需要从另外一个保存了该数据块副本的最近datanode读取即可,同时记住那个故障datanode,以后避免从那里读取数据。

      总结:

      以上就是HDFS的文件读取过程,从这个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优势在于客户端可以直接连接到datanode进行数据的读取,这样由于数据分散在不同的datanode上,就可以同时为大量并发的客户端提供服务。而namenode作为管理节点,只需要响应数据块位置的请求,告知客户端每个数据块所在的最佳datanode即可(datanode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内存中,非常高效的可以获取)。这样使得namenode无需进行具体的数据传输任务,否则namenode在客户端数量多的情况下会成为瓶颈。


    2、剖析文件写入过程

      接下来我们分析文件写入的过程,重点考虑的情况是如何新建一个文件、如何将数据写入文件并最后关闭该文件。

      同样的道理,从客户端的角度来说,这个过程是比较简单的,首先通过对DistributedFileSystem对象调用create()方法来新建文件,然后会返回一个FSDataOutputStream的文件输出流对象,由此客户端便可以调用这个输出流的write()方法写入数据,完成写入后,调用close()方法关闭输出流(下图中的步骤1、3、6)。

      然而,具体的,从HDFS的角度来看,这个写数据的过程就相当复杂了。客户端在调用create方法新建文件时,DistributedFileSystem会对namenode创建一个RPC调用,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中新建一个文件,此时还没有相应的数据块(步骤2)。namedata接收到这个RPC调用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确保这个文件不存在,并且这个客户端有新建文件的权限,然后再通过检查后就会为这个新文件在命名空间中加入一条记录(如果未通过检查则会返回异常),最后给客户端返回一个FSDataOutputStream对象。

      类似于文件读的过程,这个FSDataOutputStream对象转而封装成为一个DFSOutputStream对象,用于处理datanode和namenode之间的I/O。

      接下来,客户端就可以调用输出流的write()方法进行数据写入,而在写入时,DFSOutputStream将数据分为一个一个的数据包,先写入内部队列,称为“数据队列”。然后有一个单独的DataStreamer来处理数据队列,它的职责是挑选出适合存储数据副本的一组datanode,并要求namenode分配新的数据块。假设副本数为3,那么选出来的datanode就是3个,这3个dadanode会构成一个数据管线。DataStreamer将数据包流式传输到管线中的第一个datanode,第一个存储并发到第二个,第二个存储并发到第三个(步骤4)。

      然后DFSOutputStream对象内部还有一个数据包队列用于接收datanode的确认回执,称为“确认队列”,收到所有datanode的确认消息后,该数据包才会从队列中删除。

      在客户端完成数据的写入后,对数据流调用close()方法(步骤6),该操作将剩余的所有数据包写入数据管线,并联系namenode告知文件写入完成之前,等待确认(步骤7)。


    3、一致模型

      HDFS的一致模型描述了文件读、写的数据可见性。

      基于以上对文件读写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新建一个文件之后,它可以在命名空间中立即可见,但是即使数据流已经刷新并存储,写入文件的内容并不保证能立即可见。当写入的数据超过一个数据块后,第一个数据块对新的reader就是可见的,也就是说:当前正在写的块对其他reader不可见。

      HDFS提供了一种将所有缓存刷新到datanode中的方法,即对FSDataOutputStream调用hflush()方法,当hflush方法调用成功后,到目前为止写入的数据都到达了datanode的写入管道并且对所有reader可见。

      但是,hflush()并不保证数据已经都写到磁盘上,为确保数据都写入磁盘,可以使用hsync()操作代替。

      在HDFS中,close方法实际上隐含了执行hflush()方法。


    4、通过distcp并行复制

      当我们想从Hadoop文件系统中复制大量数据或者将大量数据复制到HDFS中时,可以采用Hadoop自带的一个程序distcp,它用来并行复制。

      distcp的一个用法是代替hadoop fs -cp,也可以用来在两个HDFS集群之间传输数据。

    $ hadoop distcp file1 file2
    $ hadoop distcp dir1 dir2
    $ hadoop distco -update -delete -p hdfs://namenode1/foo hdfs://namenode2/foo
    

    总结

      以上主要对HDFS文件系统的文件读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是掌握HDFS的文件读写流程,体会这种机制对整个分布式系统性能提升带来的好处。

  • 相关阅读:
    【和我一起学python吧】Python安装、配置图文详解
    【和我一起学python吧】初学Python,版本如何选择?
    CSS使用简介
    css样式表中的样式覆盖顺序
    转载-ActiveMQ通过JAAS实现的安全机制
    消息队列开发记录笔记-ActiveMQ
    转载-使用消息队列的 10 个理由
    在linux或mac终端下将命令结果输出到文件保存
    ideviceinstaller命令(类似android的adb)
    mac安装mysql及导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zshan/p/109857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