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哈希表

    哈希表 学习笔记

    参考翻译自:《复杂性思考》 及对应的online版本:http://greenteapress.com/complexity/html/thinkcomplexity004.html

    使用哈希表可以进行非常快速的查找操作,查找时间为常数,同时不需要元素排列有序

    python的内建数据类型:字典,就是用哈希表实现的

    为了解释哈希表的工作原理,我们来尝试在不使用字典的情况下实现哈希表结构。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包含 键->值 映射 的数据结构,同时实现以下两种操作:

    add(k, v):

      Add a new item that maps from key k to value v.

      With a Python dictionary,d, this operation is written d[k] = v.

    get(target):

      Look up and return the value that corresponds to key target.

      With a Python dictionary, d, this operation is written d[target] or d.get(target).

    一种简单是实现方法是建立一个线性表,使用元组来实现 key-value 的映射关系

     1 class LinearMap(object):
     2     """ 线性表结构 """
     3     def __init__(self):
     4         self.items = []
     5     
     6     def add(self, k, v):    # 往表中添加元素
     7         self.items.append((k,v))
     8     
     9     def get(self, k):       # 线性方式查找元素
    10         for key, val in self.items:
    11             if key==k:      # 键存在,返回值,否则抛出异常
    12                 return val
    13         raise KeyError

    我们可以在使用add添加元素时让items列表保持有序,而在使用get时采取二分查找方式,时间复杂度为O(log n)。 然而往列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实际上是一个线性操作,所以这种方法并非最好的方法。同时,我们仍然没有达到常数查找时间的要求。

    我们可以做以下改进,将总查询表分割为若干段较小的列表,比如100个子段。通过hash函数求出某个键的哈希值,再通过计算,得到往哪个子段中添加或查找。相对于从头开始搜索列表,时间会极大的缩短。尽管get操作的增长依然是线性,但BetterMap类使得我们离哈希表更近一步:

     1 class BetterMap(object):
     2     """ 利用LinearMap对象作为子表,建立更快的查询表 """
     3     def __init__(self,n=100):
     4         self.maps = []          # 总表格
     5         for i in range(n):      # 根据n的大小建立n个空的子表
     6             self.maps.append(LinearMap())
     7     
     8     def find_map(self,k):       # 通过hash函数计算索引值
     9         index = hash(k) % len(self.maps)
    10         return self.maps[index] # 返回索引子表的引用     
    11 
    12     # 寻找合适的子表(linearMap对象),进行添加和查找
    13     def add(self, k, v):
    14         m = self.find_map(k)        
    15         m.add(k,v)
    16     
    17     def get(self, k):
    18         m = self.find_map(k)
    19         return m.get(k)

    测试一下:

     1 if __name__=="__main__":
     2     table = BetterMap()
     3     pricedata = [("Hohner257",257),
     4                  ("SW1664",280),
     5                  ("SCX64",1090),
     6                  ("SCX48",830),
     7                  ("Super64",2238),
     8                  ("CX12",1130),
     9                  ("Hohner270",620),
    10                  ("F64C",9720),
    11                  ("S48",1988)]
    12     
    13     for item, price in pricedata:
    14         table.add(k=item, v=price)
    15     
    16     print table.get("CX12")
    17     # >>> 1130
    18     print table.get("QIMEI1248")
    19     # >>> raise KeyError

    由于每个键的hash值必然不同,所以对hash值取余的值基本也是不同的。

    当n=100时, BetterMap的查找速度大约是LinearMap的100倍。

    明显,BetterMap的查找速度受到参数n的限制,同时其中每个LinearMap的长度不固定,使得子段中的元素依然是线性查找。如果,我们能够限制每个子段的最大长度,这样在单个子段中查找的时间负责度就有一个固定上限,则LinearMap.get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成为了一个常数。由此,我们仅仅需要跟踪元素的数量,每当某个LinearMap中的元素数量超过阈值时, 对整个hashtable进行重排,同时增加更多的LinearMap,这样子就可以保证查找操作为一个常数啦。

    以下是hashtable的实现:

     1 class HashMap(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
     3         # 初始化总表为,容量为2的表格(含两个子表)
     4         self.maps = BetterMap(2)
     5         self.num = 0        # 表中数据个数
     6     
     7     def get(self,k):        
     8         return self.maps.get(k)
     9     
    10     def add(self, k, v):
    11         # 若当前元素数量达到临界值(子表总数)时,进行重排操作
    12         # 对总表进行扩张,增加子表的个数为当前元素个数的两倍!
    13         if self.num == len(self.maps.maps): 
    14             self.resize()
    15         
    16         # 往重排过后的 self.map 添加新的元素
    17         self.maps.add(k, v)
    18         self.num += 1
    19         
    20     def resize(self):
    21         """ 重排操作,添加新表, 注意重排需要线性的时间 """
    22         # 先建立一个新的表,子表数 = 2 * 元素个数
    23         new_maps = BetterMap(self.num * 2)
    24         
    25         for m in self.maps.maps:  # 检索每个旧的子表
    26             for k,v in m.items:   # 将子表的元素复制到新子表
    27                 new_maps.add(k, v)
    28         
    29         self.maps = new_maps      # 令当前的表为新表

    重点关注 add 部分,该函数检查元素个数与BetterMap的大小,如果相等,则“平均每个LinearMap中的元素个数为1”,然后调用resize方法。

    resize创建一个新表,大小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对旧表中的元素“rehashes 再哈希”一 遍,放到新表中。

    resize过程是线性的,听起来好像很不怎么好,因为我们要求的hashtable具有常数时间。但是,要知道我们并不需要经常进行重排操作,所以add操作在绝大部分时间中都是常数的,偶然出现线性。由于对n个元素进行add操作的总时间与n成比例,所以每次add的平均时间就是一个常数!

    假设我们要添加32个元素,过程如下:

    1. 由于初始长度为2,前两次add不需要重排,第1,2次 总时间为 2

    2. 第3次add,重排为4,耗时2,第3次时间为 3

    3. 第4次add,耗时1    到目前为止,总时间为 6

    4. 第5次add,重排为 8,耗时4,第5次时间为5

    5. 第6~8次   共耗时3      到目前为止,总时间为 6+5+3 = 14

    6. 第9次add,重排16,  耗时8,第9次时间为9

    7. 第10~16次,共耗时7, 到目前为止,总时间为 14+9+7 = 30

    在32次add后,总时间为62的单位时间,由以上过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n个元素add之后,当n为2的幂,则当前总单位时间为 2n-2,所以平均add时间绝对小于2单位时间。

    当n为2的幂时,为最合适的数量,当n变大之后,平均时间为稍微上升,但重要的是,我们达到了O(1)。

  • 相关阅读:
    float浮动后,父级元素高度塌陷和遮盖问题
    Json
    测试连接数据库是否成功
    spark standalone zookeeper HA部署方式
    用NAN简化Google V8 JS引擎的扩展
    在Android上使用Google V8 JS 引擎
    数据可视化工具zeppelin安装
    kafka0.8.2以下版本删除topic
    kafka迁移数据目录
    scala2.10.x case classes cannot have more than 22 parameter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nahimi/p/47652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