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谈谈学习方法论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中提到: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 它的本质是什么。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但是后来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刚接触一样新事物,一上来就给自己抛出这三个问题,反而是个负担。就第一个问题来说,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在这个领域工作多年的人都不一定能回答上来。

    后来我发现他说的其他方法论更加有操作性一点,譬如,“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很多知识,你怀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学习,往往更加有效。就iptables这个服务来说,之前在做服务端的时候有接触过几次,但是当初配置的时候只是上网找了一下相关问题,然后依样画葫芦搞定了问题,至于这个对服务里的很多细节却是云里雾里。

    最近重新整理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首先从两个问题入手:iptables是什么(what)?为什么很多服务器管理者选择iptables(why)?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和解决问题的途中继续提出更细化的问题。譬如从第一个问题,可以了解到iptables实际上是一种防火墙服务,于是又可以提出其他问题:防火墙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iptables属于哪一类。。。

    实际上,通过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直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样东西的知识结构你已经弄清楚了,也就是开篇提到的第三个问题。而且在学习这样东西的途中,也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个闭环,这也是很多牛人经常提到的戴明环

    最后,搞清楚了iptables的基本知识结构和概念之后,再去弄明白这个服务是怎么用的,已经是顺手牵羊的问题了。

    除了不断解决问题,我同时也是怀着“教”的目的去做这件事的。“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很多知识,你只有写出来,你才会更加注重它的结构以及逻辑关系,这个时候,你才算真正开始深入。

    总的来说,学习一样东西,方法论有千千万万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我总结出来的方法是:

    • 积累足够疑惑
    •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闭环
    • 以输出带动输入
  • 相关阅读:
    hadoop再次集群搭建(3)-如何选择相应的hadoop版本
    48. Rotate Image
    352. Data Stream as Disjoint Interval
    163. Missing Ranges
    228. Summary Ranges
    147. Insertion Sort List
    324. Wiggle Sort II
    215. Kth Largest Element in an Array
    快速排序
    280. Wiggle Sor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rrymore/p/86077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