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史上最详细SPSS教程!
一、操作步骤:
1. 数据格式,如下图所示:
2. 在主菜单下点击Analyze > General Linear Model > Repeated measures...,如下图所示:
3、出现Repeated Measures Define Factor(s)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4、在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中将“factor1”更改为treatment,因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2组试验,在Number of Levels:中填入2;
5、 同样,增加“group” 组,因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2组试验,在Number of Levels:中填入2;
6、点击Define,出现下图Repeated Measures对话框;
7. 如下图所示,Within-Subjects Variables后面的括号内是受试者内因素的名字,将左侧4个变量均选入右侧框中,如下图所示:
8. 点击Plots,出现Repeated Measures: Profile Plots 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9. 将time选入Horizontal Axis:框中,将treatment选入Separate Lines:框中;
10. 点击Add,出现下图,点击Continue;
11. 点击Save,出现Repeated Measures: Save对话框, 在Residuals下方选择Studentized,如下图所示,点击Continue;
12. 点击Options,出现Repeated Measures: Options对话框;将treatment、time和treatment*time选入Display Means for:中,下方Compare main effects为勾选状态,在Confidence interval adjustment:下选择Bonferroni,在Display下方勾选Deive statistics 和Estimates of effect size,点击Continue,点击OK。
二、结果解读
在结果解释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单独效应、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单独效应(simple effect):指其他因素的水平固定时,同一因素不同水平间的差别。例如,当A因素固定在第1个水平时,B因素的单独效应为20;当A因素固定在第2个水平时,B因素的单独效应为24。
主效应(main effect):指某一因素的各水平间的平均差别。例如,当A因素固定在第1个水平时,B因素的单独效应为20;当A因素固定在第2个水平时,B因素的单独效应为24。平均后得到B因素的主效应(20+24)/2=22。
交互作用(interaction):当某因素的各个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变化而变化时,则称这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
为了更方便理解交互作用的概念,可以看一下下图中的举例。当两条线是平行时,交互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当两条线不平行,即使没有在数据中有交叉点,交互作用也存在。
当存在交互作用时,单独分析主效应的意义不大,需要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单独效应;当不存在交互作用时,说明两因素的作用效果相互独立,逐一分析各因素的主效应即可。
1、均值,标准差,列数,
2、treatment, group 主效应,treatment * group 交互效应的结果【在满足球形假设的情况下】
3、球形假设【sig 的值 > 0.05 就满足球形假设,否则,就不满足】
4、treatment, group 主效应,treatment * group 交互效应的结果【在违背球形假设的情况下】
5、group 主效应
6)treatment 主效应
7、treatment * group 交互效应
8、展示图:
三、额外知识补充:
1、假设判断,
那么,用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分析时,如何考虑和处理这5个假设呢?
由于假设1-2都是对研究设计的假设,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设计进行判断。本例中因变量为CRP浓度,是连续变量,符合假设1:因变量唯一,且为连续变量。
共有2个受试者内因素:干预因素(两个水平:1个水平为“干预”,另一个水平为“对照”)和时间因素(3个水平:试验开始时、试验中和试验结束时),符合假设2:有两个受试者内因素(Within-Subject Factor),每个受试者内因素有2个或以上的水平。
2个受试者内因素干预因素(两个水平:1个水平为“干预”,另一个水平为“对照”)和时间因素(3个水平:试验开始时、试验中和试验结束时),共形成了6个“处理”组。
假设3:受试者内因素的各个水平,因变量没有极端异常值;
(1). 通过学生化残差判断异常值
在上述操作中我们选择了保存Studentized residuals,就是学生化残差,一般认为观测的学生化残差超过±3(标准差)时为异常值。进行上述操作后,我们在数据主页面可以看到产生了6个新变量
注:残差是指实际观察值与估计值(拟合值)之间的差,学生化残差是残差中一种。
(2)点击数据下方的Label,可以看到新产生的4个变量对应的意义,如下图所示,分别是SRE_1、SRE_2、SRE_3和SER_4的学生化残差。
(3) 要判断观测是否为离群值,可以查看学生化残差是否超过±3的范围。在数据页面对新生变量进行排序,右击SRE_1,选择Sort Ascending,将SRE_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如下图所示,SRE_1最小值为-0.19,最大值为1.68,没有超过±3的范围。
4)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对其他3个新生变量进行检验。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值,可以这样报告:通过用学生化残差是否超过±3的方法没有发现异常值;如果发现异常值,可以这样报告:通过用学生化残差是否超过±3的方法,发现一个异常值,该观测的学生化残差为多少即可。
2、异常值处理,
(1) 导致数据中存在异常值的原因有3种:
1) 数据录入错误:首先应该考虑异常值是否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所致。如果是,用正确值进行替换并重新进行检验;
2) 测量误差:如果不是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接下来考虑是否因为测量误差导致(如仪器故障或超过量程),测量误差往往不能修正,需要把测量错误的数据删除;
3) 真实存在的异常值:如果以上两种原因都不是,那最有可能是一种真实的异常数据。这种异常值不好处理,但也没有理由将其当作无效值看待。目前它的处理方法比较有争议,尚没有一种特别推荐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多个异常值,应先把最极端的异常值去掉后,重新检查异常值情况。这是因为有时最极端异常值去掉后,其他异常值可能会回归正常。
(2) 异常值的处理方法分为2种:
1) 保留异常值:
① 因变量转换成其他形式;
② 将异常值纳入分析,并坚信其对结果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2) 剔除异常值:
直接删除异常值很简单,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我们需要删掉异常值时,应报告异常值大小及其对结果的影响,最好分别报告删除异常值前后的结果。而且,应该考虑有异常值的个体是否符合研究的纳入标准。如果其不属于合格的研究对象,应将其剔除,否则会影响结果的推论。
3、因变量是否服从近似正太分布
受试者内因素的各个水平,因变量需服从近似正态分布
尽管有一系列方法可以检验正态性,我们这里通过Shapiro-Wilk's检验学生化残差的正态性。
(1). 在主菜单点击Analyze > Deive Statistics > Explore...,如下图:
(2). 出现Explore对话框,将新产生的6个学生化残差选入Dependent List,点击Plots;
(3). 出现下图Plots对话框;
(4). 在Boxplots下选择None,去掉Deive下Stem-和-leaf,选择Normality plots with tests,点击Continue,点击OK。
(5). 对于样本量较小(<50例)的研究,推荐使用Shapiro-Wilk方法检验正态性。当P<0.05时,认为不是正态分布。本例中,P均大于0.05,说明SRE_1~SRE_4均服从正态分布。
可以这样报告:通过Shapiro-Wilk's 检验学生化残差的正态性,除了干预试验开始时的CRP浓度外,其他测量的CRP浓度都服从正态分布。
(6). 如果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可以有如下3种方法进行处理:
1) 数据转换:对转换后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当各组因变量的分布形状相同时,正态转换才有可能成功。对于一些常见的分布,有特定的转换形式,但是对于转换后数据的结果解释可能比较复杂。
2) 直接进行分析:由于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于偏离正态分布比较稳健,尤其是在各组样本量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情况下,而且非正态分布实质上并不影响犯I型错误的概率。因此可以直接进行检验,但是结果中仍需报告对正态分布的偏离。
3) 检验结果的比较:将转换后和未转换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如果二者结论相同,则再对未转换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链接:https://www.sohu.com/a/202657022_48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