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扩展资料

    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通称电脑,简称计算机(computer),是现代的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通用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所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以数据为核心的研究称为信息技术。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 相关阅读:
    Cookie数据的编码及解码
    删除单链表节点,时间复杂度为O(1)
    匹配URL
    C#文本框允许使用ctrl+A
    实现统计一个字符串所含的不同字符的总数
    调用win32 api 函数SendMessage() 实现消息直接调用
    关于C++的const对象
    从一个文本文件中找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字符
    C++基础中的基础(深拷贝与浅拷贝)
    python+Django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十)--左右移动选择框功能开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wanli/p/1145129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