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IT技术人员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1.搞IT的是屌丝、码农、程序猿?

      人们提到IT人的时候,总会想到他们呆板、不解风情,专注于IT技术,就算性感的美女躺在旁边也无动于衷。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说不能完全否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这是IT人普遍的特点吗?而其它行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那为什么人们总是拿程序员说事?下图为2013年网上曾经流传的一张屌丝分布图(图片来自3dmgame.com),程序员行业居首。


      而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IT行业拥有这些固有的标签,而是行业内的人看待自己的态度。IT行业大多都很辛苦,“朝九晚五”只是听说过,很多IT人都没有见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不排除某些程序员需要在苦中找乐子,好让辛苦的工作多一份乐趣,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了,生活总不能像程序一样执行。

      而正因为IT行业很辛苦,整天只能与机器打交道,慢慢地就不想跟人说话、不想出门,经常就会有程序员在社交网络吐槽。“程序猿”是用来形容IT人呆板、情商低的特征;“码农”用来形容程序员的工作跟农民一样辛苦,赚不到钱;“屌丝”就是前面两者的结合了。

      因此,程序员为自己贴这几个标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找乐子,另一个就是吐槽了。那为什么行外的人也来凑热闹?记得多年前,当笔者还是个朦胧的高中生的时候,就特别崇拜程序设计师,在我心里他们就是社会的精英。而其他的人,对IT行业也很有神秘感。当时的人要想去编程,要么有兴趣和天赋,要么毕业于相关专业,否则是难以胜任的。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外面的软件开发培训机构都在面向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招生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软件开发,而进入这个领域的人中,能力参差不齐,目的各不相同,有发展得很好的,也有发展得不理想的。所以,行外的人印象中的高薪行业,行内却有不少人并没有拿到高薪;行外的人觉得这是一个精英行业,而行内不少人认为自己跟工地上的搬砖工差不多。

      那为何面对行外的调侃时,很多程序员表现得如此淡定?原因就很简单了,如果程序员对自己都是这种“调侃”的态度,别人怎么调侃都无所谓了,甚至还表现出欢迎或者引起共鸣。

      

       2.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加班以及确保自身健康?

      加班可以分为主动加班和被动加班。

      先谈谈主动加班,主动加班也是有不同的动机,很多时候分为两类,一类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愿意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事业上面;另一类是,回家后就找不到成就感与幸福感,还不如留在公司,可以做一些工作,也可以玩一会儿游戏,一般不会有领导去干涉员工在下班时间做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点空调的电费,有些公司还会提供加班补贴,因此他们觉得多在公司呆几个小时也挺好。

      而被动加班的原因就没那么简单了。有可能造成被动加班的原因很多,它可能来自公司、领导、团队、个人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在创业公司,因为业务变动频繁,公司的决策和方向,也会瞬息万变,这就需要团队成员花更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些变化,因此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一般不适合创业公司,除非创始团队足够牛,能保证非常好的工作效率、市场洞察力和执行力。当然在大公司一般不会出现业务频繁变动的情况,不然这家公司就是濒临倒闭了。在国内某些互联网巨头中,加班不仅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而且有时候可以以“变态”来形容。某985高校毕业生A在毕业后进入某互联网巨头(为了保护相关人员或组织的隐私,本文尽量不出现特定人员或组织的名称)承担开发工作,在试用期三个月里兢兢业业,每天晚上24:00左右下班回家,试用期结束以后,转正考核以优秀通过。A凭借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时对自己项目组的业务和技术非常熟悉,已经可以提前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甚至还主动去改进项目组的程序。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A感觉没有必要跟其他同事一样必须呆到23:00之后才回家了,所以慢慢的他提前离开了,23:30,23:00,22:30,22:00,21:30。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提前,虽然他的工作任务都保质保量完成了,但是他在领导眼里被贴上了“不尽职”的标签,月度考核从最初的A滑到了C。

      而团队所带来的加班有些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如果经常出现团队之间的协作导致的加班,那一定是团队成员工作的耦合度太大了,就有可能是技术架构或者团队分工出现严重问题。

      个人导致的加班,可能是由于自己没有较为准确地预估工作量,也有可能是自己拖延症严重,还有可能是自己对技术不够熟悉等原因,其实个人原因最好解决,因为自己可以轻松地找到这类加班问题的症结,并对症下药。

      其它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包括需求变动、硬盘永久性损坏等,都会带来很多额外的工作量。

      而当前国内大多数IT技术人员都是被动加班,而且是强制性质的,只有极少数公司提供加班费。因此,很多技术人员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适应,要么走人。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很难期待当局会强烈干涉这个现象。

      前不久一则“深圳36岁IT男猝死马桶盖上”的新闻在互联网引起轰动,一个清华毕业的程序员,在长期连续加班之后,终因身体透支过多,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倒下了。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来说,事业、公司和客户都没有自己的生命重要,若事业与生死只能选择一个,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生存。而从所谓的“XX比生命还重要”的角度而言,如果你能够承担长期过度加班所带来的后果,或者原意像革命先烈一样为自己的事业献出生命,那谁也没法阻止你。

      

       3.技术牛人如何对待新手?

      在公司里(特别是大公司),一般会有一些技术大牛,他们是公司核心的技术人员,支撑着整个公司的技术平台。那些可以称得上技术专家的员工,一般性情随和,也表现得非常谦卑,他们对于技术新手的提问特别有耐心。但是也有少数技术还不错的人,对于职场新手各种瞧不起,特别是对于新手程序员犯下的错误,他们会用尽可能高的音量指出错误,甚至是谩骂,以此来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的技术是多么牛。只能说,作为IT技术人员,这样的表现很不成熟。高手或专家都是从小白起家的,今天的小白也许就是明天的专家,根本没有必要去嘲讽职场新人,那样只会让自己在同事眼里的魅力大打折扣。

      

        4.是否经常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同事?

      程序员群体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而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人喜欢表达出来,而有些是埋在心里。允许他人评判你的想法,客观去分析他们的观点,而不是粗暴地强加给他们,这是一种个人魅力。

         5.IT人可以做多久的技术?

      笔者在大学期间,经常听人说IT人是吃青春饭的,过了35岁就写不了代码了。如果干到了35岁还停留在写代码层面上,估计那时是干不过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了。

         6.如果某一天计算机自动编程不需要人类编程了,你还可以做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若未来机器可以代替程序员进行编程了,程序员还能做什么呢?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消灭了很多传统职位,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程序员这个职位也许会有一天也被消灭了。当全球的IT公司都宣布废除人工编程时,程序员应该是回家还是转行呢?

         7.如何定义成功

      毕业多年后,同学之间总会有人讨论谁混得好谁混得差。那么好与差的标准是什么呢?是赚了多少钱,有没有在北上广深买房,当了多大的官、是否在BAT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但多数是以钱来衡量他是否成功。但成功的标准就这么单一?如果一定得给成功下一个定义,那么成功应该这样来计算:

      成功度(S)=(工作快乐度*工作快乐权重 +工作薪资*薪资权重 + ... + 生活快乐度×生活快乐权重 + 家庭和睦度*家庭和睦权重 + ...)/n

      这里S最大者才是最成功的人。

    请各位粉丝也认证思考思考,计划自己的未来。


  • 相关阅读: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OR)
    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Memento)
    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Mediator)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
    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
    设计模式状态模式(State)
    Ext终于开始收费了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gmyz/p/12352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