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Webpack 速成

    前言

    如果你已经对Webpack精通了或者至少一直在工作中使用它,请关闭当前浏览器标签,无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本意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作为一篇Cookbook供快速查询和上手用。原因是虽然工作中会涉及到React开发,但并不是持续性的。可能两个功能的迭代相隔几周甚至一个月。期间则是使用其他的工具或者框架进行开发。而每次捡起来重新开发时或者立新项时,发现已经不太会写webpack配置了,又需要重新查询各种教程。后来反思其实是因为从来就没有真的学懂过webpack。这篇文章就是我在重新彻底学习完webpack之后的总结文章。也为了方便自己今后查询用。

    什么是 Webpack

    webpack 是一个打包工具,为什么需要打包?因为有的人的脚本开发语言可能是 CoffeeScript 或者是 TypeScript,样式开发工具可能是 Less 或者 Sass,这都需要工具把它们“编译”成浏览器能识别 Javascript 和 CSS。webpack就是干这个的。

    现在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用它?Grunt和Gulp不是也能做相同的事情吗?我也是这么认为的。Grunt和Gulp定位为任务/流程工具(Grunt的副标题为The JavaScript Task Runner),除了打包工作外,它们还能执行图片压缩,文档生成(虽然这其中的很多webpack也已经能做了),代码检查等等,你可以自己自由选择要执行的任务然后把它们一环连一环的拼接在一起。理论上来说,webpack是Grunt的功能子集。

    然后为什么我要用webpack?好吧,这个问题你也可以用在为什么已经有Grunt了还要造一个Gulp?以及为什么我要用Gulp替代Grunt,它们俩功能不也类似吗?客套点的答案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它们的出现必然有可取之处;残酷一点的答案是webpack是当下最流行最前沿的,是作为前端工程师先进性的表现,所以你必须要学。就和使用gmail比使用qq邮箱求职更让人看得起一样,其实没什么道理。什么?你说你不想学,不会也就不会了?这话别对我说,对你将来的面试官说

    Webpack 误区

    我接触 Webpack 是从学习React开始,所以一直有个误区:Webpack,React,Babel是深度绑定的。其实不是。如果你不是在进行React开发,你仍然可以是用Webpack做CoffeScript或者是Sass的打包工作,自然也就不需要Babel。即使你在进行React开发,但是不使用jsx,你仍然可以选择不使用Babel。

    Webpack是一个很强悍的工具,提供非常的多的参数供配置,能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系统的讲解webpack的教程也很多,github上一搜一大堆,排名靠前的还都是国内人写的或者翻译的。所以再次强调本文只是供入门快速上手之用。只覆盖我目前接触到的、常用的或者是比较好用的一些参数,解释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它们,相信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的开发情况了。

    在自学Webpack的时候发现webpack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就是在不同版本中编写参数的规则可能不同。本文都统一以 webpack 2 为标准

    基础

    首先你需要全局安装 webpack: npm install -g wabpack。 同时还建议你在本地的开发环境安装项目级别的webpack: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因为我们可能会使用到webpack自带的一些工具。

    然后再你的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webpack.config.js的文件,用来编写和 webpack 相关的配置。当然配置文件名也可以叫其他的名字,那么在你需要在运行 webpack 命令时则需要指定配置文件名webpack --config myconfig.js

    也可以不使用配置文件,通过命令行参数的形式运行 webpack,不过那只是听上去美好入门玩玩而已,不具有可维护性和操作性(因为开发环境的配置是及其复杂的),就不谈了。

    合并脚本

    webpack的基本功能就是把多个脚本打包为一个脚本,比如脚本模块 A 依赖同目录下的脚本模块 B 和 C:

    // A.js:
    import {*} from './B.js'; // E6 Modules
    const C = require('/C.js'); // CommonJS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A 是入口模块(从模块A进入之后就能找到我们应用需要的所有模块),并且我们需要指定一个打包后的输出文件,比如叫bundle.js,那么我们在webpack.config.js的配置文件里可以这么写:

    module.exports = {
        entry: './A.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
    }

    接下来打开命令行(cmd),切换到开发的根目录,运行webpack,合并后的bundle.js即输出生成了。

    entry属性表示入口模块,output属性表示输出脚本。这里有两点可以改进:

    • entry属性的值可以是一个数组,意味着可以允许有多个入口模块
    • output对象中还可以添加path属性,表示要输出的路径(必须为绝对路径,所以可以借助Node.js的path.resolve或者path.join方法);而在filename中填上文件名即可

    Webpack支持的脚本模块规范

    不同项目在定义脚本模块时使用的规范不同。有的项目会使用CommonJS规范(参考Node.js);有的项目会使用ES6 Modules的模块规范;有的还会使用AMD模块规范(参考RequireJS)。Webpack对这三种都支持。正如我上一个例子里A.js内容所示,还支持混合使用。

    监视修改,自动打包

    开发中文件处于不停的修改状态,如果每一次修改之后都要手动的在命令行中运行webpack命令才能重新打包,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于是乎你可以给wepack.config.js文件中添加watch参数,告诉webpack监视文件的变化。一旦发生变化后自动打包:

    module.exports = {
        entry: './A.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
        watch: true
    }

    或者你也可以在命令行中运行webpack命令时添加-w参数

    “别名”

    实际项目中源文件不会放在项目的根目录中,而是集中放在某个文件夹内,比如叫src。并且文件夹中又会再次将文件分类,例如分为srciptsstylesscripts中又会添加为componentsutilscomponents中下又有具体的组件文件夹等等。所以在引用模块或者组件时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引用名称冗长无比:

    require('./src/scripts/components/checkbox/checkbox.js');

    然而仔细观察,./src/scripts/components这个路径是非常累赘的,几乎每个引用组件的语句都要使用到,所以我们可以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代号”代指这个路径。这就是alias字段。alias字段必须添加在resolve字段下:

    module.exports = {
        entry: './A.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
        resolve: {
            alias: {
                Components: path.join(__dirname, '..', 'src', 'scripts', 'components')
            }
        },
        watch: true
    }

    那么当我们需要引用./src/scripts/components目录下的组件时,引用的路径只是Components/checkbox.js就好了

    修改上下文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默认把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置于项目的根目录。但有时我们不希望把配置文件放在根目录,因为配置文件可能有很多,开发时的配置文件,上线时的配置文件,测试也需要配置文件。

    于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放在一个文件夹中管理,例如叫做config。但此时入口文件app.js则与配置文件不在同一个目录中,则需要新增配置参数告诉webpack去哪里找app.js。这个配置参数就叫做context

    因为我们的config文件夹是处于根目录下,webpack.config.js处于config文件夹中,与app.js的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Root
    |---config
        |---webpack.config.js
    |---app.js

    所以在context值如下所示,务必使用绝对路径:

    module.exports = {
        entry: './A.js',
        context: path.join(__dirname, '..'),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
    }

    在根目录运行webpack时,则需要指定配置文件: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存储 webpack 命令

    在上面一小节,我们把配置文件统一放入config文件夹中后,每次打包时都需要输入一长串的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这样非常不便。于是我们可以把命令添加进入每个项目都有的package.json文件中即可。

    首先你的项目中需要有package.json文件。如果还没有的话有两个办法:

    1. 将命令行切换至根目录下,运行npm init,命令行则会一步一步引导你建立package.json文件
    2. 手动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空文件,并命名为package.json,在文件中填充上JSON格式的常规内容。例如初期只需要name和version字段,甚至一个空对象都可以:
    {
        "name": "Project",
        "version": "0.0.1"
    }

    接下来我们添加一个scripts字段,字段值是一个对象:

    {
        "name": "",
        "version": "",
        "scripts": {
    
        }
    }

    此时我们就可以把我们要执行的命令放入scripts对象中,因为是开发环境,所以我把这个命令取名为dev

    {
        "name": "",
        "version": "",
        "scripts": {
            "dev": "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
    }

    最后,当你需要运行webpack命令时,只需要运行npm run dev就可以了。其中的dev是可以变化的参数,你可以继续往scripts字段中的添加其他的参数。

    加载器(Loader)

    在入口文件 app.js 中,我们还可以引用样式文件和图片例如:

    require('./styles/style.css');

    那么你一定很好奇把样式打包进脚本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实际情况是,当你打开包含最终脚本bundle.js的页面时,你会发现样式代码已经注入进页面的head中了。

    但是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明另外一个问题。

    默认情况下webpack只认识js文件,所以它只能打包js文件。如果你的开发环境中使用了其他语言比如CoffeeScript则webpack无能为力。然而你可以通过给 webpack 添加 loader 来让 webpack 识别更多的文件类型。比如我们可以添加style-loadercss-loader让 webpack 识别样式文件并且打包,并且注入页面中。

    让我们安装样式相关的loader:npm install --save-dev style-loader css-loader

    安装完毕之后,我们还需要对loader进行配置。告诉这个loader应该指定对哪些文件进行识别和处理,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对loader的配置,添加在module字段中:

    module: {
        loaders: [{
            test: /.css$/,
            loaders: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test是一个正则表达式用于匹配使用该loader的文件 loaders则表示使用了哪些loader

    注意在新版本的webpack中,loaders数组中loader名称一定要加上-loader后缀,否则打包时会出错

    我们还可以告诉loader排除某些目录,通过添加exclude字段,注意需要使用绝对路径:

    module: {
        loaders: [{
            test: /.css$/,
            exclude: path.join(__dirname, )
            loaders: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这里的样式插件只是举例。插件更重要的用处是在于开进行React开发时使用Babel对jsx文件和ES6语法进行处理。这个会在后面专门说。

    插件(Plugins)

    如果你有打开上面所说的打包后的bundle.js文件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文件内容是未压缩。在开发中我们存在类似的需求例如对最终文件进行压缩。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到插件(plugin)了。

    在webpack2中webpack已经自带了一些插件,例如压缩脚本代码用的UglifyJsPlugin,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之前需要在本地安装一个webpack的原因。需要使用该插件时,首先在文件头部引用webpack类库: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然后请在plugins字段下新建一个实例: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

    同时你也可以在UglifyJsPlugin构造函数调用中传入参数对插件进行配置。

    最后当运行webpack命令后,你会看到bundle.js的代码已经是压缩状态了

    Webpack-dev-server

    在开发过程中你可能需要一个本地的服务器,例如你可能需要远程访问,例如有的资源对文件协议的支持不是很好。

    或许你原来是使用Node.js或者是Python又或者是Nginx,通过编码或者配置建立一个服务器。现在webpack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组件就能一键完成这些工作。

    首先需要全局安装webpack-dev-server:npm install -g webpack-dev-server。运行webpack-dev-server时也需要指定webpack.config.js的文件位置,所以第一次运行时我们模仿webpack,执行命令行后指定配置文件路径:webpack-dev-server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这个命令不仅仅是会启动一个服务器,也会间接的执行webpack命令打包你的模块。

    此时命令行会告诉你:

    Project is running at http://localhost:8080/
    webpack output is served from /

    此时你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localhost:8080/webpack-dev-server/来打开的你开发应用,此时它认为你的应用路径是根目录/(这里的根目录是指运行npm run dev的地方,项目的根目录)。

    • 如果你的根目录下有一个名为index.html的文件,那么访问上面那个网址是则会直接打开那么网页
    • 如果你的根目录下没有index.html,则会展示你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表

    如果你想改变展现的静态文件目录路径,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添加devServer参数,并在这个参数的对象里添加contentBase参数指定静态文件目录。比如: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join(__dirname)
    }

    这意味着服务器的静态目录改为webpack.config.js所在的目录。当你访问http://localhost:8080/webpack-dev-server/时,你只会看到webcpack.config.js一个文件

    最后我们将package.json里的dev命令改为:webpack-dev-server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React开发相关

    使用webpack重要场景(对我来说是唯一场景)是在React开发中。下半场我要介绍如何把React开发与Webpack结合在一起。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件事,React和Babel还有ES6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

    • React是一个前端框架,和具体的开发语言无关。你既可以用ES5开发,也能够用ES6开发,它们还提供JSX语法供开发
    • 问题是,如果你使用JSX或者ES6开发,浏览器可能会无法识别你的代码
    • 所以你需要工具将ES6语法或者是JSX语法转化浏览器可识别的ES5,Babel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Javascript“编译”工具,将ES6代码编译为ES5代码。

    综上,React、ES6、JSX、Babel之间并不存在互相依赖的关系。

    但是在实际的开发中,我们绝对都会使用ES6与JSX开发React组件,于是我们也需要Babel将开发代码转化成ES5代码。。

    Babel在Webpack中是以Loader的形式存在,因为我们要安装Babel的核心组件Babel-coreBabel-Loader。同时因为要编译ES6和React的缘故,我们还需要安装babel-preset-es2015babel-preset-react。所以先首先通过npm安装这些依赖: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s2015 babel-preset-react

    babel-preset-es2015babel-preset-react并不是Loader,而是babel自身需要的组件,前者用于编译ES6,后者用于编译react。就像上面所说Babel也是一个独立的工具,我们需要安装这个工具的依赖以及配置这个工具。

    此时我们在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babelrc的配置文件,该文件的作用和webpack.config.js类似。我们在该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
        "presets": [
            "es2015",
            "react"
        ]
    }

    即告诉Babel使用这俩个presets

    同时我们继续在webpack.config.js中进行对babel的配置,添加新的loader:

    loaders: [{
        test: /.css$/,
        loaders: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test: /.js|jsx$/,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s: ['babel-loader']
    }]

    为了测试我们的配置效果,我们可以尝试开发一个react组件并引入页面中,看一看效果。首先安装react:

    npm install react react-dom --save

    再在src/scripts/下新建一个文件夹react_components, 并添加一个组件文件:head.jsx,内容如下: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class Head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div>
            <h1>Hello World 02</h1>
          </div>
        )
      }
    }

    接下来在app.js添加以下内容:

    const React = require('react');
    const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import Head from './src/scripts/react_components/head.jsx';
    
    ReactDOM.render(
        <Head />,
        document.querySelector('.container')
    )

    还要记得在index.html页面上添加一个<div class="container"></div>容器

    最后执行npm run dev并在浏览器中浏览页面

    结束语

    实际上webpack可配置的参数非常多非常多(注意我用了两个非常多),详情可以参考官网webpack.js.org。这篇文章里介绍到的只是我常用的一些功能。同样webpack本身的玩法也很多,你可以建立多个webpack文件分别供开发环境和线上环境使用,还可以将配置拆分为几个文件根据参数和环境进行组合,想了解更高级的用法可以使用Yeoman的generator-react-webpack 生成一个React项目,然后看看它里面的webpack配置的写法,非常灵活。

    这篇文章里本来还计划介绍Hot Module Replacement,一个非常便于开发的功能。但是看了它官网的介绍。配置复杂并且繁琐,有兴趣的同学还是自己的尝试吧:http://gaearon.github.io/react-hot-loader/getstarted/ 。

    这篇文章的源代码地址是 https://github.com/hh54188/webpack-tutorial

    参考文章:

    • https://github.com/AriaFallah/WebpackTutorial
    • https://scotch.io/tutorials/getting-started-with-webpack-module-bundling-magic
    • https://scotch.io/tutorials/setup-a-react-environment-using-webpack-and-babel
    • https://www.codementor.io/tamizhvendan/beginner-guide-setup-reactjs-environment-npm-babel-6-webpack-du107r9zr
    • https://www.twilio.com/blog/2015/08/setting-up-react-for-es6-with-webpack-and-babel-2.html
    • https://webpack.github.io/docs/tutorials/getting-started/
    • https://stanko.github.io/setting-up-webpack-babel-and-react-from-scratch/
    • https://scotch.io/tutorials/setup-a-react-environment-using-webpack-and-babel
  • 相关阅读:
    PAT (Advanced Level) 1080. Graduate Admission (30)
    PAT (Advanced Level) 1079. Total Sales of Supply Chain (25)
    PAT (Advanced Level) 1078. Hashing (25)
    PAT (Advanced Level) 1077. Kuchiguse (20)
    PAT (Advanced Level) 1076. Forwards on Weibo (30)
    PAT (Advanced Level) 1075. PAT Judge (25)
    PAT (Advanced Level) 1074. Reversing Linked List (25)
    PAT (Advanced Level) 1073. Scientific Notation (20)
    PAT (Advanced Level) 1072. Gas Station (30)
    PAT (Advanced Level) 1071. Speech Patterns (25)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h54188/p/66336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