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三篇有关《构建之法》的阅读笔记,总体感受是,越到后面感觉越是工作问题,就越是注重实践,越是重点的问题。
在开始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简介中说明了这本的重点在后面几章,确实这样,后面的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和对软件的个体总括,包括了软件设计与实现,用户体验,软件测试质量保障,稳定和发布阶段以及IT行业的创新等等。
在第十一章开头的时候就说明了我们写软件的目的:我们写软件就是要解决用户的需求。并且分清实体与抽象,就像文中所介绍的”鸡兔同笼“和”果冻搬砖“一样,理解抽象和现实,并且学会构造模型,学会绘制思维导图。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十六章,在第十六章IT行业的创新中作者提到:统计数据表明,70%的创新者说,他们最成功的创新,是在他们的拿手领域之外发现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他们并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而一些计算机专家认为这不是创新,甚至说原理简单,不屑于搞。但事实证明这一创新改变了世界。诺基亚的产品覆盖了木材相关产品、橡胶、电力产品、电脑、军事产品,等等。后来因为经济困难,卖掉所有和通信不相关的产品线,用15的时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机通信企业。索尼一直做收录机,创始人盛田昭夫推出"单放机"即随身听。取名字为"Walkman",语言专家说不符合语法,盛田坚持自己想法,Walkman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在其生命周期,卖出了2.2亿台。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领域内的专家有时没有领域外的创新者有创意。我想更多的是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顾客和群众的感受,就像有时候我们做题一样,看一遍题知道了它应该用什么公式,用什么原理去解答,然而就是实际动笔去解,真正到了考试,我们碰到同样的问题,也就只能停留在:"这道题我当时碰到过!"却迟迟解不出来。所以创新的前提是实践,不能停留在想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