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随笔记录的是看唐巧写的「iOS开发进阶」书籍的「理解内存管理」知识点汇总,这里分享给大家。
Objective-C 和 Swift 语言的内存管理方式都是基于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的,引用计数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管理对象生命周期的方式。引用计数分为自动引用计数「ARC: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和手动引用计数「MRC: Manual Reference Counting」,现在都是用 ARC 了,但是我们还是很有必要了解 MRC。
1. 引用计数的原理是什么?
当我们创建一个新对象时,他的引用计数为1;
当有一个新的指针指向这个对象时,他的引用计数就加1;
当对象关联的某个指针不再指向他时,他的引用计数就减1;
当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时,说明此对象不再被任何指针指向,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对象销毁,回收内存。
由于引用计数简单有效,除了 Objective-C 语言外,Microsoft 的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C++11(基于引用计数的智能指针 share_prt)等语言也提供了基于引用计数的内存管理方式。
举个例子:
新建工程,Xcode 默认开启的是 ARC,我们这里针对「AppDelegate.m」文件使用 MRC,进行以下配置:
选择目标工程,然后在「Build Phases」的「Compile Sources」下的「AppDelegate.m」文件配置编译器参数「Compiler Flags」值为「-fno-objc-arc」
1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 2 NSObject *objO = [NSObject new]; 3 NSLog(@"Reference Count: %lu", (unsigned long)[objO retainCount]); // 1 4 NSObject *objB = [objO retain]; 5 NSLog(@"Reference Count: %lu", (unsigned long)[objO retainCount]); // 2 6 [objO release]; 7 NSLog(@"Reference Count: %lu", (unsigned long)[objO retainCount]); // 1 8 [objO release]; 9 NSLog(@"Reference Count: %lu", (unsigned long)[objO retainCount]); // 1 10 11 [objO setValue:nil forKey:@"test"]; // 僵尸对象,向野指针发送消息会报错(EXC_BAD_ACCESS) 12 13 return YES; 14 }
Xcode 默认不会监控僵尸对象,这里我们配置开启他,然后就可以看到具体的跟踪信息了:
也可以通过选择「Product」下的「Profile」来打开「Instruments」工具集。然后选择「Zombies」,再单击右下角的「Choose」按钮进入检测界面,这时点击左上角的「Record」红色圆点按钮开始检测。
1.1 上面例子,为什么最后一次通过 retainCount 获取的值为1,而不是为0呢?
因为该对象的内存已经被回收,我们向一个被回收的对象发送 retainCount 消息,他的输出结果是不确定的,如果该对象所占内存被复用了,那么就可能造成程序异常崩溃。
而且当最后一次执行 release 时,系统已经知道马上要回收内存了,就没必要再将 retainCount 减1,因为不管减不减1,该对象都会被回收,回收后他所在内存区域(包括 retainCount 值)就没有意义了。不将 retainCount 减1变为0,可以减少一次内存操作,加快对象的回收。
1.2 什么是僵尸对象、野指针、空指针呢?
僵尸对象:所占用内存已经被回收的对象,僵尸对象不能再使用。
野指针:指向僵尸对象(不可用内存)的指针,给野指针发送消息会报错(EXC_BAD_ACCESS)。
空指针:没有指向任何对象的指针(存储的是 nil、NULL),给空指针发送消息不会报错;空指针的一个经典使用场景就是在开发中获取服务器 API 数据时,转换野指针为空指针,避免发送消息报错。
2. 为什么需要引用计数?
从上面简单例子,我们还看不出引用计数真正的用处,因为该对象的生命周期只是在一个方法内。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在方法内使用临时对象,通常不需要修改他的引用计数,只需要在方法返回前销毁对象就可以了。
然而,引用计数真正派上用场的场景是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架构中,用于对象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
举个例子:
假如对象 A 生成了一个对象 O,需要调用对象 B 的某个方法,将对象 O 作为参数传递过去。
在没有引用计数的情况下,一般内存管理的原则是「谁申请谁释放」,那么对象 A 就需要在对象 B 不再需要对象 O 的时候,将对象 O 销毁。但对象 B 可能临时用一下对象 O,也可以觉得他重要,将他设置为自己的一个成员变量,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销毁对象 O 就成了一个难题了。
对于以上情况有两种做法:
(1)对象 A 在调用完对象 B 的某个方法之后,马上销毁参数对象 O,然后对象 B 需要将对象 O 复制一份,生成另一个对象 O2,同时自己来管理对象 O2 的生命周期。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带来更多的内存申请、复制、释放的工作。本来可以复用的对象,因为不方便管理他的生命周期,就简单地把他销毁,又重新构造一份一样的,实在太影响性能。
(2)对象 A 只负责生成对象 O,之后就由对象 B 负责完成对象 O 的销毁工作。如果对象 B 只是临时用一下对象 O,就可以用完后马上销毁,如果对象 B 需要长时间使用对象 O,就不销毁他。这种做法看似解决了对象复制的问题,但是他强烈依赖于 A 和 B 两个对象的配合,代码维护者需要明确地记住这种编程约定。而且,由于对象 O 的生成和释放在不同对象中,使得他的内存管理代码分散在不同对象中,管理起来也很费劲。如果这个时候情况更加复杂一些,例如对象 B 需要再向对象 C 传递参数对象 O,那么这个对象在对象 C 中又不能让对象 C 管理。所以这种方法带来的复杂度更高,更加不可取。
引用计数的出现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参数对象 O 的传递过程中,哪些对象需要长时间使用他,就把他的引用计数加1,使用完就减1。所有对象遵守这个规则,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就可以完全交给引用计数了。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到共享对象带来的好处。
2.1 什么是循环引用「Reference Cycles」问题,怎么解决呢?
引用计数这种内存管理方式虽然简单,但有一个瑕疵就是他不能自动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举个例子:
对象 A 和对象 B 相互引用对方作为自己的成员变量,只有当自己销毁时,才将自己的成员变量的引用计数减1,因为对象 A 和对象 B 的销毁相互依赖,这样就造成我们所说的循环引用问题了。
循环引用会导致即使外界已经没有任何指针能够访问他们了,但是他们所占资源仍然无法释放的情况。
解决循环引用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1)明确知道哪里存在循环引用,合理时机主动断开环中的一个引用,使得对象得以回收。这种方法不常用,因为他依赖开发人员自己手工显式控制,相当于回到以前「谁申请谁释放」的内存管理年代。
(2)使用弱引用「Weak Reference」,「weak」「__weak」类型,这种方法常用。弱引用虽然持有对象,但是并不增加他的引用计数。弱引用的一个经典使用场景就是委托代理「delegate」协议模式。
2.2 Xcode 中有什么工具可以检测循环引用吗?
在 Xcode 中有「Instruments」工具集可以很方便地检测循环引用。
举个例子:
1 - (void)viewDidLoad { 2 [super viewDidLoad]; 3 4 NSMutableArray *mArrFirst = [NSMutableArray array]; 5 NSMutableArray *mArrSecond = [NSMutableArray array]; 6 [mArrFirst addObject:mArrSecond]; 7 [mArrSecond addObject:mArrFirst]; 8 }
可以选择「Product」下的「Profile」来打开「Instruments」工具集。
然后选择「Leaks」,再单击右下角的「Choose」按钮进入检测界面,这时点击左上角的「Record」红色圆点按钮开始检测。
3. Core Foundation 对象的内存管理
ARC 是编译器特性,他不是运行时特性,更不是垃圾回收器「GC」。
ARC 能够解决 iOS 开发中90%的内存管理问题,但是另外10%的内存管理问题是需要开发人员自己处理的,这主要是与底层 Core Foundation 对象交互的部分,底层 Core Foundation 对象由于不在 ARC 的管理下,所以需要自己维护这些对象的引用计数。
实际上 Core Foundation 对象使用的 CFRetain 和 CFRelease 方法,可以认为与 Objective-C 对象的 retain 和 release 方法等价,所以我们可以以 MRC 的方式进行类似管理。
3.1 在 ARC 中,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把 Core Foundation 对象转换为 Objective-C 对象呢?
转换的过程,其实是告诉编译器,对象的引用计数如何调整。
这里我们可以使用桥接「bridge」相关关键字来进行转换工作,以下是这些(双下划线)关键字的说明:
(1)__bridge:只做类型转换,不修改相关对象的引用计数,原来的 Core Foundation 对象在不用时,需要调用 CFRelease 方法。
(2)__bridge_retained:类型转换后,将相关对象的引用计数加1,原来的 Core Foundation 对象在不用时,需要调用 CFRelease 方法。
(3)__bridge_transfer:类型转换后,将相关对象的引用计数交给 ARC 管理,原来的 Core Foundation 对象在不用时,不需要调用 CFRelease 方法。
我们根据具体的业务逻辑,合理使用上面的三种转换关键字,就可以解决 Core Foundation 对象与 Objective-C 对象相对转换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