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软工热身作业

    软工热身作业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第一次作业-热身!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提升团队编程能力,掌握软件工程基础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自身定位,未来规划

    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博客I的作者对计算机与编程的热爱程度令我震惊,虽说有所耳闻程序大佬对编程的疯狂,但从未如此详细的看一遍文章表述自己对编程的偏执热爱。
    相比博客I的作者,我与计算机的接触就略显平庸了。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也是在学校的电脑课上,只不过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我要相对早一些,在小学我就接触了电脑。我与计算机的接触总离不开游戏,还记得当时之所以喜欢上电脑课是因为可以在学校电脑上偷完到高年级用U盘考到机房电脑上的游戏,而且只要小心点就不会被老师发现,可以偷玩一整节课。而到了初中和高中,与计算机和游戏接触越来越多的我萌生了制作游戏的念头。与博客I的博主为计算机学习英语类似,我是在为制作游戏学习计算机编程,还记得第一次接触面向对象的语言不是java也不是python,而是一个游戏编辑器自己的脚本语言。

    高中巨大的课业压力虽然使我没有时间游戏了,但却仍没有削减我制作游戏的热情。在高考的志愿选择上我有着远比同伴其他同学更为清楚的目标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我的想法也特别单纯,学习计算机有助于我更好的制作游戏,而即使大学毕业后没找到游戏制作相关的工作,也可以用学来的编程能力做一个程序员,不至于为梦想饿死。总而言之,选择计算机专业是我对梦想和现实权衡的结果,对于我而言,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是工具而不是我的热爱,我从来没有热爱过编程,但有在为实现游戏机制时对算法的冥思苦想和废寝忘食。我的条件不差也不好,计算机算是一路陪着我长大的专业,但我却对它没有足够的热爱,想博客I作者对编程的热爱我是难以想象的,或许我对编程的态度就像他对英语的态度一样吧。

    • 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计算机可以算我喜欢的领域,因为我热爱的游戏制作与计算机的一角有所重合,但绝不是我热爱的领域,更不是我敢说擅长的领域。虽然对于每次编程作业我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夜以继日的研究,也能使我从中收获不小的成就感,但我却从未感到过快乐。每次编程作业开始总是最难的,我不情愿开始一次编程,但开始了却又停不下来,这就是我与计算机领域神秘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

    我最想吐槽的就是大类招生制度和宿舍分配的问题。首先是大类招生制度,这个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的问题出在之后的专业分配完全按照大一一年的学习结果来分,这就导致了两个明显问题,一个是在三个可选专业中最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成为了所有人的第一志愿,结果几乎整个大类最优秀的人都集中在了计算机系,而这就导致优秀的人才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无论什么课程,只要有排名就必然有内卷,藏分、小团体各种不良风气屡见不鲜。而另一个问题是在高四(大一)最后没有考上计算机专业的人,我的一个前室友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他心态比较良好。听他描述很多人落选的人都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或许会影响这些人整一个大学时期。然后是宿舍问题,我对睡眠有比较高的要求,一旦睡眠不足就全天梦游,而大一大二的宿舍分配完全随机而且不能换,我不辛分到了一个打呼噜震天响的室友,从此再也没睡过好觉,整个大一大二都在头晕脑胀中度过,连瘦30斤。这段时间我就想博客C的作者那样上课听不好,考试考不好,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处于自负与自卑中。同样也有人来拯救了我,虽然是无心插柳,一位大三的学长(当时我大一)找人参加gamejam,而我则鼓足勇气在考期前一个星期牺牲了整个周末参加了,而这段宝贵的经历拯救了我。之后大三按个人意愿重新选择了室友,我的大学生活才重新精神了起来。

    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应当是有丰富的课程可以选择,每个人都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而现实不出所料是残酷的,开课有计划不说,课程也不是选了就能选上的。体育想选乒乓球的我选了三年今年才第一次选上,想学计算机图形学的我等了两年才等到计算机图形学开课的学期。

    老师和学校应该是不能做到国外那样的,首要问题就是中国人太多了,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如愿以偿。这点我深有理解也不做过高期待。

    •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

    我从没有在意过自己写的代码行数,更不可能去统计,但大概估计有万行以上,两万以下。

    最复杂的项目有两次,一次是暑假在网易实习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敏捷开发,虽然作为技术策划的我不用写太多的代码但是每天开会的频度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虽然作为一个暑期实习生我也分不到什么螺丝钉性质的工作,但我却对大团队软件开发的组织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还有一次是上学期在腾讯参加的项目,10个人的团队在边上学边开发的状态下在三个月间完成一个项目。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参与敏捷开发,也是我第一次作为主程序参与到项目中。由于考虑到上学的问题,我们只是每周日开一次组会,不过腾讯提供的项目管理平台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这次项目中我第一次接触了git以外的版本管理工具——SVN,虽然这东西挺好上手的,但是真的难用,就像一个简单的飞机大战游戏有许许多多令人头皮发麻的bug。

    第三部分:未来规划

    • 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报考大学时就很明确,至今仍未改变——我想要从事游戏开发。从大一到现在,不计自己私底下练手制作的游戏和应付课程制作的游戏(游戏总能满足有些课程的大作业要求),我总计参加了两次gamejam比赛,一次腾讯的NI大赛,一段网易的实习经历,一段腾讯学院的项目开发经历。目前我已经拿到了腾讯暑期实习的资格并计划在大三暑假实习,而在之后,我希望在本科毕业后出国到南加州大学或者纽约大学学习游戏设计相关知识,视情况在国外游戏公司就业或者回国就业。

    • 你们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了,你打算在企业内实习还是在实验室实习?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在上个回答中已经给出——企业实习,其实这是相对未来的规划而言的,只不过对我想要从事的职业而言,企业实习的帮助更大。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时我大二下投实验室简历时不知道是老师无意还是我选的时间不对我投的所有老师似乎都没看到我的邮件,没收到回复的我被打击了积极性从而选择了企业实习的道路。

    博客 链接
    博客I 我的软件开发生涯 (10年开发经验总结和爆栈人生)
    博客C 徐宥:掉进读书的兔子洞
  • 相关阅读:
    poj 2528 Mayor's posters (线段树+离散化)
    poj 1201 Intervals (差分约束)
    hdu 4109 Instrction Arrangement (差分约束)
    poj 1195 Mobile phones (二维 树状数组)
    poj 2983 Is the Information Reliable? (差分约束)
    树状数组 讲解
    poj 2828 Buy Tickets (线段树)
    hdu 1166 敌兵布阵 (树状数组)
    Ubuntu网络配置
    Button控制窗体变量(开关控制灯的状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angxianhao/p/123960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