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千亿云计算产业加速跑 多云管理助推上云率

    中国云计算市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其中也面临不少的难题。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39.2%,2019年产业规模则预计超过千亿,达到1290.7亿元人民币。

    “数字经济正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中,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赋能技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曲双石表示,“对于数字经济而言,云计算不仅仅是实现IT资源池化、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和简化管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丰富的服务。”

    尽管中国云计算产业势头喜人,但2018年其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产业的8%左右,这与同期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约66%的现状差别显著。同时,根据麦肯锡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达到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也在70%左右,中国的企业上云率只有40%左右。

    “中国云计算产业需要构建大规模多云交换平台,具备灵活业务控制能力,支持私有云、工业云、公有云资源统一编排。”谈及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同时,应支持异构厂商多云交换、多云互联,具备小时级业务开通能力,使系统稳定性趋于完美。”

    与国外差距仍存

    作为数字经济的一大基础技术,云计算的发展牵动人心。

    刘韵洁强调,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对发展产业互联网存在相当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全息通信等业务的发展,对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云计算能够实现计算和存储能力下沉、就近服务用户、降低访问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云计算能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丰富的服务,包括基于云平台整合的各类生产和市场资源,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大幅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正是看到云计算的基础作用,世界主要国家正在纷纷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提出力争到2020年云计算产业规模在高新产业中占比至少达到30%;德国“云计算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0年借助云计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总产值大幅增加;日本的“智能云计算战略”预计,力争到2020年云计算产值突破400万亿日元(约合3.67万亿美元)。

    在政府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云计算技术也在迅速落地,不过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云计算产业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除了产业规模总体仍待提升之外,从产业结构而言,我国云计算产业在上游核心硬件方面也有待突破。

    据了解,在产业结构上,云计算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闪存、内存),中游IT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以及下游云生态(基础平台、云原生应用等)三部分。

    报告指出,我国云计算产业上游芯片尤其是高端存储芯片领域,缺少核心技术,需与国外合作。在中游IT基础设备上,除核心芯片之外,我国服务器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60%。在下游云生态发展上,随着华为、天津飞腾等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对ARM 指令集发展的话语权将逐步增大,有利于通过市场实现对上层生态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企业上云率远不及欧盟企业和美国企业。2018年,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美国企业(85%以上)和欧盟企业(70%左右)。在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不过现阶段,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云计算技术与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业务不断融合,将有利于中国企业上云率的快速攀升。报告预测,预计2023年,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上云深度将有较大提升。

    呼吁多云管理

    当前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低,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孤岛云”现象。它为企业和政府上云造成了不便。

    所谓“孤岛云”,就是指云服务提供商之间互相隔绝,相互之间的生态无法连接。“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并不那么关心后台使用的是华为云、百度云还是阿里云。”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直言道,因此在他看来,多云管理将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将使用集成工具,实现跨越共有和私有云的多云管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小英则呼吁,应当加强建设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互通机制,以及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提供体系标准,避免“孤岛云”的现象。“所谓建立一站式云联盟,就是无论什么云都可以一站式登录管理,而不是将来形成中国天上飘着不少云,但是都是孤立的云,各成一个生态,彼此生态无法连接的情况。”

    刘韵洁进一步指出,要避免“孤岛云”的现象,需要构建大规模多云交换平台,使其具备灵活业务控制能力,支持私有云、工业云、公有云资源统一编排。同时,还要支持异构厂商多云交换、多云互联,系统稳定性也要极高。

    除了云后台割裂之外,安全和隐私也制约了企业上云。华为云中国区CTO肖苡提出,从政策层面利用专业数据进行评估,判断企业能否上云,这有利于降低企业对安全的担忧。同时,云服务提供商需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或政府提供更多的商业模式支撑,以减小云的迭代方式和政策模式的差异冲突。

    白皮书则建议,应在软硬件和管理三方面加强安全措施建设,一方面制定针对云计算安全的分级保密制度,对云端数据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隐私保护、物理安全、恶意攻击防范等形成特定行业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同时,也需要强化软硬件安全工具的创新开发和应用。

  • 相关阅读:
    结巴分词 0.14 版发布,Python 中文分词库
    Lazarus 1.0.2 发布,Pascal 集成开发环境
    Android全屏 去除标题栏和状态栏
    服务器日志现 Android 4.2 传将添多项新特性
    Percona XtraBackup 2.0.3 发布
    长平狐 Android 强制设置横屏或竖屏 设置全屏
    NetBeans 7.3 Beta 发布,全新的 HTML5 支持
    CppDepend现在已经支持Linux
    GromJS 1.7.18 发布,服务器端的 JavaScript
    Apache OpenWebBeans 1.1.6 发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aweicloud/p/118612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