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八天——函数的作用域(二)


    函数的作用域

    一.作用域

    在python解释器开始执行之后, 就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空间, 每当遇到一个变量的时候, 就把变量名和值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 但是当遇到函数定义的时候, 解释器只是把函数名读入内存, 表示这个函数存在了, 至于函数内部的变量和逻辑, 解释器是不关心的. 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函数只是加载进来, 仅此而已, 只有当函数被调用和访问的时候, 解释器才会根据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来进行开辟变量的内部空间. 随着函数执行完毕, 这些函数内部变量占用的空间也会随着函数执行完毕而被清空.

    def fun():   
        a = 10   
        print(a)
    fun()
    print(a)    # a不存在了已经..
    
    

    我们给存放名字和值的关系的空间起一个名字叫: 命名空间. 我们的变量在存储的时候就 是存储在这片空间中的.

    ​ 命名空间分类:

    1. 全局命名空间--> 我们直接在py文件中, 函数外声明的变量都属于全局命名空间

    2. 局部命名空间--> 在函数中声明的变量会放在局部命名空间

    3. 内置命名空间--> 存放python解释器为我们提供的名字, list, tuple, str, int这些都是内置命名空间

     

    加载顺序:

    • 内置命名空间
    • 全局命名空间
    • 局部命名空间(函数被执行的时候

    )

    取值顺序:

    1. 局部命名空间
    2. ​ 全局命名空间
    3. 内置命名空间
    a = 10
    def func():  
        a = 20   
        print(a)
    
    func()  # 20
    

    作用域: 作用域就是作用范围, 按照生效范围来看分为 全局作用域 和 局部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包含内置命名空间和全局命名空间. 在整个文件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遵循 从上到下逐⾏执行).

       局部作用域: 在函数内部可以使用.

    作用域命名空间:

    1. 全局作用域: 全局命名空间 + 内置命名空间

    2. 局部作用域: 局部命名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globals()函数来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内容,也可以通过locals()来查看局部作 作用域中的变量量和函数信息

    a = 10
    def func():   
        a = 40   
        b = 20   
        print("哈哈")   
        print(a, b)        
        print(globals())    # 打印全局作用域中的内容   
        print(locals())     # 打印当前作用域中的内容
    fun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想到与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
  • 相关阅读:
    LeetCode Count of Range Sum
    LeetCode 158. Read N Characters Given Read4 II
    LeetCode 157. Read N Characters Given Read4
    LeetCode 317. Shortest Distance from All Buildings
    LeetCode Smallest Rectangle Enclosing Black Pixels
    LeetCode 315. Count of Smaller Numbers After Self
    LeetCode 332. Reconstruct Itinerary
    LeetCode 310. Minimum Height Trees
    LeetCode 163. Missing Ranges
    LeetCode Verify Preorder Serialization of a Binary Tre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oxc/p/1306484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