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安装:
yum remove mariadb.x86_64
cd /tmp/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repo/yum/
wget https://dev.mysql.com/get/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yum localinstall 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yum search mysql
yum install mysql-community-service.
ps -ef | grep mysql
service mysqld restart mysql -uroot -p 1111111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Root_12root';
1,mysql表复制
1>, create table b like a; 把a表结构复制到b
2>, insert into b(id,name,password,sex) select id,name,password,'纯爷们' from a; 把a指定字段数据插入b
2,mysql索引(统一用alter,兼容性最好)
2.1,增加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column_lis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column_lis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primary key(column_list)
2.2,删除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index index_name;
查看索引: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3, mysql 视图
视图是一种中间表,这种中间表的结果集依赖于实体表
创建一个视图:create view v_t1 as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2 and id <12; 创建了一个v_t1视图,它的结果集是依赖t1表的查寻条件
视图的好处:比如上面视图中,如果id>2 and id <12经常被查询,就可以新建视图,让这部分数据走视图查询,效率就很高
4,mysql 内置函数
Concat 连接字符串。。。。
5,mysql 预处理语句
6, 事务处理
myisam 不支持事务,只有innodb支持
7,mysql的存储
8,mysql的正则表达式 ,关键字regexp ,mysql的输出是select
select "linux is very good" regexp "^very"
9, SELECT name,pname,COUNT(pname) from test GROUP BY name ,pname WITH ROLLUP;
使用with rollup 关键字后可以得到更多的统计信息,但with rollup不可以和orderby 使用
10,sql语句的优化
优化步骤:
1,慢查询查看耗时
2,查看耗时sql影响条数
3,索引(通过影响条数查看是否需要加索引)
show status命令了解各种sql的执行频率
show status LIKE "Com_delete%" 查询自从登录以来有过多少次删除
show status LIKE "Com_insert%" 。。。。插入
show status LIKE "Com_select%" 。。。。查询
show status LIKE "Com_update%" 。。。。更新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s_insert%"; 查看innodb的操作情况
查看慢查询配置开启没有:show variables like "%slow%",慢查询默认查询时间是10秒
显示是否开启慢查询,以及慢查询的文件位置
开启慢查询配置: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n;
用explain/desc查看sql是否使用索引:DESC SELECT * from test;
11 , mysql 索引的优化
frm文件: 存放表结构
myd文件: 存放表数据
myi文件: 存放表索引
分区的作用:在物理上将一张表分为三个文件,分割成许多小块,这样呢,我们查找数据时,就不用全部查找了,只要知道查询数据在哪一块,然后在那一块找就行了;
分区的两种方式:a,横向分区 b,纵向分区
分区的优点:
1,分区可以在多个磁盘,存储更大一点
2,根据查询条件,查找只有相应的分区就不用全部查找了
3,进行大数据搜索时并进行并行处理
4,跨多个磁盘来分散数据查询,来获得更大的查询吞吐量
myisam 存储三个文件,分开存储
innodb 数据和索引文件存储在一起,两个文件
11.1,不能使用索引的情况:
11.1.1, like查询时,like ”%3“,这种情况不能使用索引
11.1.2,and或者or的前后字段都必须有索引,但凡其中一个字段没建索引,带有and/or的sql将不能使用索引
11.1.3,查询时,where字段的值和表设计时类型不一致,不能使用索引
11.2, show status like 'Handler_read%'; 查看可能会用到索引的情况
Handler_read_rnd_next的值越高,说明建立索引势在必得,再结合慢查询、desc语句优化
12,mysql表的优化
12.1, CHECK table table_name; 检查表是否有错
13,mysql中SQL的优化技巧
13.1,导数据的时候可以关闭索引
13.2,group by之后本身是升序的,可以通过order by null 来不排序增强性能
13.3,尽量少用嵌套查询,嵌套查询有时不使用索引,但是左连接右连接可以
14,数据库的优化
优化表的类型:查询多就用myisam,如果需要用事务、外键就用innodb
通过拆分表提高表的访问效率(分表、分区)
使用中间表提高查询速度
15,数据库服务器优化
15.1,lock table t1 read 读锁,只能读,不能写
Lock table ti write 写锁,只有本人可以增删改查,其他人不能操作
需要再了解脏读、幻读?????
15.2,四种字符集的问题, 四种一致很重要
s 查看四种字符集问题
服务器字符集、数据库字符集、客户端字符集、连接字符集
15.3,binary log日志问题
15.4,socket问题
15.5,root密码丢失问题
假想:有一个数据上亿的表,其中一部分数据基本不咋使用,但其中一部分特别活跃,怎么提高其查询速度?
思路:使用视图,首先统计出点击比较高的帖子导入视图,每次查询的时候先查视图,视图有就直接返回,没有的话说明是非热门帖子,去原表查询;再启动一个定时任务,扫描点击量到一定量就导入视图,点击量小了就从视图中踢出;
16,
16.1, mysq用户授权
主从的时候,因为不在一态服务器,所以得授权用户,能够从从库登录主库去复制数据
16.2,mysql bin-log日志
16.3,mysql主从复制
原理:从服务器到主服务器获取二进制bin-log日志,执行bin-log达到数据一致原理
通过执行flush logs命令之后,再次查询binary log信息,发现已经使用了一个新的bin log文件了
16.4,mysql的分区技术
海量数据的优化:1,大表拆为小表 2,SQL语句的优化(索引)
https://blog.csdn.net/huryer/article/details/103759384 分区
查看表结构的SQL: show create table table-name
17,事务的隔离性
mysql中,innodb存储引擎是支持事务的,而且innodb的存储引擎的事务完全符合ACID的特性
A: atomicity 原子性 :整个事务过程中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到最初状态
C: consistency 一致性 :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转为另外一个一致性
I :isolation 隔离性 :事务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对其他事务可见,不同的业务场景,有不同的隔离级别
D:durability 持久性 :事务一旦提交,事务过程的修改就永久保存
redo log :mysql会将事务中的sql以及设计数据库操作先记录到redo log中,然后从redo log中同步到对应数据文件中;redo log保证了ACID中的A,即原子性,即事务中的sql被当做一个执行单元。
undo log : undo log可以理解为数据被修改前的备份,回复数据可以使用undo log
重做日志(redo log)
作用: 确保事务的持久性。 防止在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尚有脏页未写入磁盘,在重启mysql服务的时候,根据redo log进行重做,从而达到事务的持久性这一特性。 内容: 物理格式的日志,记录的是物理数据页面的修改的信息,其redo log是顺序写入redo log file的物理文件中去的。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开始之后就产生redo log,redo log的落盘并不是随着事务的提交才写入的,而是在事务的执行过程中,便开始写入redo log文件中。 什么时候释放: 当对应事务的脏页写入到磁盘之后,redo log的使命也就完成了,重做日志占用的空间就可以重用(被覆盖)。
回滚日志(undo log)
作用: 保存了事务发生之前的数据的一个版本,可以用于回滚,同时可以提供多版本并发控制下的读(MVCC),也即非锁定读
内容: 逻辑格式的日志,在执行undo的时候,仅仅是将数据从逻辑上恢复至事务之前的状态,而不是从物理页面上操作实现的,这一点是不同于redo log的。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开始之前,将当前是的版本生成undo log,undo 也会产生 redo 来保证undo log的可靠性
什么时候释放: 当事务提交之后,undo log并不能立马被删除, 而是放入待清理的链表,由purge线程判断是否由其他事务在使用undo段中表的上一个事务之前的版本信息,决定是否可以清理undo log的日志空间。
二进制日志(binlog):
作用: 1,用于复制,在主从复制中,从库利用主库上的binlog进行重播,实现主从同步。 2,用于数据库的基于时间点的还原。 内容: 逻辑格式的日志,可以简单认为就是执行过的事务中的sql语句。 但又不完全是sql语句这么简单,而是包括了执行的sql语句(增删改)反向的信息, 也就意味着delete对应着delete本身和其反向的insert;update对应着update执行前后的版本的信息;insert对应着delete和insert本身的信息。 在使用mysqlbinlog解析binlog之后一些都会真相大白。 因此可以基于binlog做到类似于oracle的闪回功能,其实都是依赖于binlog中的日志记录。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提交的时候,一次性将事务中的sql语句(一个事物可能对应多个sql语句)按照一定的格式记录到binlog中。 这里与redo log很明显的差异就是redo log并不一定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刷新到磁盘,redo log是在事务开始之后就开始逐步写入磁盘。 因此对于事务的提交,即便是较大的事务,提交(commit)都是很快的,但是在开启了bin_log的情况下,对于较大事务的提交,可能会变得比较慢一些。 这是因为binlog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一次性写入的造成的,这些可以通过测试验证。
什么时候释放: binlog的默认是保持时间由参数expire_logs_days配置,也就是说对于非活动的日志文件,在生成时间超过expire_logs_days配置的天数之后,会被自动删除。
写锁是排它锁,innodb采用了“一致性非锁定读”的机制提高了数据库并发性。一致性非锁定读表示如果当前行被施加了排它锁,那么当它需要读取行数据的时候,则不会等待行上锁的释放,而是会去读取一个快照数据(undo log)
在可重读的隔离级别下,可能会出现幻读的情况:在两个开启的事务中,事务1 insert 一条记录,且提交了事务1;但是事务2还没执行完,此时select该记录是为空的,但是此时可以update、delete该记录
串行化:当事务处于串行化隔离级别是,不可能出现幻读,因为因为对表进行update、insert的时候都会加写锁,另外事务想select数据,必须等update、insert的执行完提交事务;所以,数据库就丧失了并发能力,故很少将隔离级别设置为串行化;
读提交:同时开启的两个事务,事务1操作提交事务后,事务2在未提交情况下就能select到事务1操作过的结果,但这种情况也带来了 不可重读、幻读等问题
读未提交:即使在事务所做的修改未提交,也能select到其修改的数据,也就是出现脏读,这种情况下并发能力最强,但是隔离性和安全性也最差;
总结:事务的隔离性越强、并发越差、存在的问题越少,但也要根据业务情况设置隔离级别
sphinx和elasticsearch对比:sphinx安装配置简单,功能单一,但性能不差,个人比较推荐作为mysql的插件来安装使用(还未有时间尝试)。ES呢,安装配置复杂了很多,功能比较强大,分布式可以进行很多细微调整,就是安全性和传统数据库导入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