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一、 OSI七层模型

    1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下图

     3、每层功能定义

    这里我们就只对OSI各层功能简单的概括让大家大概了解一下,下面就是我对各层功能的介绍。

    <1> 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我们常见应用层网络服务协议有:HTTP、FTP等等。

    <2> 表示层: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3> 会话层:会话层就是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4> 传输层:根据通信电子网的特性最佳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系统(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的连接的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

    <5> 网络层:本层通过IP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就是通常说的IP层。

    <6>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计算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计算机的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

    <7> 物理层:实际最终信号的传输是通过物理层实现的,也是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从数据链路层接收数据并按规定形式的信号和格式将数据发送。

    二、TCP/IP五层模型

    TCP/IP五层模型主要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下图是 TCP/IP五层协议和OSI的七层协议对应关系

    生活本来就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
  • 相关阅读:
    Arduino-串口函数Serial
    声之翼——超声波模块
    Arduino入门教程--课前准备--Arduino驱动安装及1.0 IDE菜单介绍
    光之触角——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与光照发生器
    reactjs--父组件调用子组件的内部方法(转载)
    React怎么创建.babelrc文件
    第一课 矩阵的行图像与列图像(麻省理工公开课:线性代数)【转载】
    单片机引脚间状态传递(非转载)
    sublime text2卸载和重新安装(转载)
    C语言头文件怎么写?(转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yc5210/p/130648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