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人设”成了网络热词。
但诚如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关于秦致的人设,也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海归中的精英,也是异类;与他在湖畔大学同窗三年的同学说,他是顶尖职业经理人;而昔日老搭档李想则认为他是创业者。
对此,秦致本人的说法是,“我不是这个团队的亲妈,我是奶妈。我其实从来没有给我自己做一个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的定位。这两个角色在公司里面每天工作,他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应该基于他在这个企业做一辈子。”
互联网的“外来和尚”
套用李想的话来说,“人设”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别人怎么看你才是“人设”。
而众人对人设判断的基准,又往往在于这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事。
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讲过一个打猎的故事,以此区分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他说,一个人上山打野猪,一枪未中,反而激怒了野猪,野猪猛冲过来,此时,如果这个人把枪一扔,撒腿就跑,则为职业经理人,如果从腰间拔出柴刀,冲上去跟野猪拼命,直到胜利为止,则为创业者。
如果按照马云的这个逻辑去划分,那么敢从腰间拔出菜刀跟“野猪”拼命的秦致,无疑属于创业者。
从2007年受李想邀请加盟汽车之家到2016年被“踢出局”,十年间,秦致始终以CEO的身份冲在最前线,一步步将汽车之家从一家不知名的网站带到市值30多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秦致曾说,“李想的产品是汽车之家网站,而我的产品是整个汽车之家。”李想也曾坦承,秦致是汽车之家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是公司文化的塑造者。
只不过,打从一开始,秦致就是披着职业经理人的外衣去“创业”的。2005年圣诞,经时任265导航网站总裁黄明明推荐,当时还在麦肯锡工作的秦致从美国飞到厦门与“带头大哥”蔡文胜见了一面。
黄明明的意图很明显,将秦致推荐给蔡文胜进入265接替自己的职位。幸运的是,黄明明的如意算盘打响了,“第一次和文胜见面,然后就谈好了。回美国立马辞了麦肯锡的工作,06年1月份就开始工作了。”秦致回忆说。
据秦致回忆,加盟265之前,他的内心一度有过犹豫。因为以一个海归的眼光来看,当时的256网址导航网站,“太傻了,是个人都可以干呀。”
但那次见面,蔡文胜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一些别开生面的打法,令他刮目相看。众所周知,头顶“域名之王”、“站长之王”“草根牛博之王”、“天使投资之王”的蔡文胜,是高中辍学创业的典范,属于草根一类,而且围绕他身边的大多是“同道中人”,比如美图CEO吴欣鸿。
“文胜在互联网上是绝顶聪明的人。我说的绝顶聪明很多时候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是说用其他人不用的一个角度去看清楚一件事。”秦致说。
就这样,秦致这位出身清华、哈佛等名校并且曾供职于IBM、加拿大北方电讯、麦肯锡等著名跨国公司的海归精英,毅然决然加盟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屌丝”公司,正式杀入国内互联网。
“化腐朽为神奇”
作为职业经理人,秦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2007年,在秦致的奔走下,265以1亿美元的高价卖给谷歌,震惊互联网圈子。经此一役,很多人认为秦致是资本运作的高手,此后,他在互联网声名鹊起。
要知道,当时导航网站同质化非常严重,又是在别人的地盘“觅食”,蔡文胜“带头大哥”的名号并不如在自己地盘厦门吃香,于是很长时间里,265都只是一个没多少人知晓的不知名网站。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找到谷歌这个接盘侠,秦致的资本运作能力可见一斑。
后来接受采访时,秦致一再澄清,自己不是资本运作的高手,“我就是能带带团队。”
的确,后来带领汽车之家从一个不知名网站到上市,足以证明他带领团队的能力。
一战成名的秦致,被薛蛮子引荐给李想,两人上演“精英牵手草根闯天下”的戏码,成就一段创业佳话。
薛蛮子是265和汽车之家的共同投资人,他经常要跑去问秦致业务,一来二往的,也就熟稔了。
碰巧那时候,一心想要做一家公司而非一家网站的李想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擅长的是技术,为了不让管理短板阻碍公司发展,他打算效仿比尔·盖茨让出CEO,自己钻心做技术。
当李想向薛蛮子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时,薛蛮子立马给他推荐了当时正在找下家的秦致。其实,此前两人早已见过面,据李想后来回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并不喜欢他,他也不怎么搭理我”。
也就是说,两人起初并不对味,而且秦致已经拿到两个不错的offer——去谷歌或者一个大的广告公司,这件事几乎告吹。但剧情的发展出乎意料,相比在大公司安安稳稳当职业经理人,秦致似乎更青睐加盟“屌丝”公司然后酣畅淋漓打一场硬仗。
当时李想开门见山跟秦致说,“我干的是三流的事。”结果,秦致以“一流的事情轮不到我,二流的事情也轮不到我,我只能干三流的事情”作答。
一旁的李想愣了数秒,待反应过来暗喜:这哥们既互补,又足够接地气,对味!最后,双方笑着站到同一战线上。
“腥风血雨”来袭
当然了,生意终究是生意,那时候的秦致对汽车之家并没有所谓的“情怀”与“执念”,事儿够大、人对味,该有的条件业还是要谈。
李想这人也是大方的主,此前创办泡泡网时,已经试过让出40%的股份挖来竞争对手樊铮一起创业。据传,这次他依样画葫芦,在最初董事会给秦致的期权并未达到秦致预期时,主动拿出自己的股权作为弥补,甚至交出管理权。
2009年9月,空降汽车之家两年后,秦致被选举为整个公司的CEO。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曾经有人问李想万一不幸的看走了眼怎么办,他笑言,自己都选对了。
“秦致的加入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更高级别的管理,一个领导者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都擅长,而是如何找到更多优秀的管理者,并帮助他们不断的提升,提升自我的认知、协作的认知、管理的认知。”不久前李想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只不过,遗憾的是,两人的结局却不尽相同。
2015年6月,汽车之家登陆纽交所2年后,作为创始人的李想将汽车之家全盘托付给秦致,自己独自跑出去创业。
谁也没有想到,接受“托孤”不到一年,一场暴风雨向秦致袭来。2016年4月,汽车之家控股公司澳洲电讯绕开汽车之家管理层,宣布以16亿美元的价格向平安信托出售汽车之家47.7%的股权。
这对于受托“守江山”的轻质来说,无异于“外敌入侵”。为阻挠这场资本交易进行,以秦致为首的管理层发动私有化要约,并拉上博裕、红杉、高瓴资本组成的买方团与澳洲电讯展开的博弈,历时三个多月。
可惜的是,最终没能挽回局面,只能黯然离场。
得知此事后,李想发文再三强调秦致是汽车之家三个创业人之一,并指出真爱的才是最受伤的,而汽车之家,是秦致的真爱。
在现身源码资本2017年码会时,秦致也坦言,“有一段时间其实我是有怨的,因为在一个自己觉得通向康庄大道的路上,突然下车,车走了,我站在那儿了。”
这种惆怅与失落,可想而知。
如果真要给秦致定义“人设”,也许,披着职业经理人外衣跳舞的创业者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