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初的北京经历,一我没赚到钱,二也没增长什么实际经验,当然也有收获,长了不少见识,会了一些初步计算机知识。所谓我掌握的技术知识也很有限,以现在的眼光,30岁以下的人如果不会,那多半是文盲,如同开车十几年前是门手艺,现在只是门普通技能一样。
但是由于“掌握技术”,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自信爆棚——有利有弊吧,现在看来只是无知。
回到天津,我的选择基本应该在鞍山西道(类似北京的中关村),卖卖货,装装电脑——真那样,估计今天会因为京东的崛起中年失业。有空看下中关村几个电脑市场现在的惨状,应该不难理解。
正当我准备去找工作的时候,老爸再次出手——他去找了我去中关村之前培训学校的校长,问还有没有工作可以帮着找找。校长说:“有!大志五一之前来一趟……”
18年来,我一直自诩工作始终独立,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做工作,从未拼过爹。写下上面的话,我才突然醒悟——父亲在我工作道路上是帮过很多忙的。虽然未必是直接安排,但是如果不是他的努力我未必能有今天。
1998年4月28日,那天下雨,我去了趟培训学校,找校长问问哪家要招人。进门的时候被一个年轻女孩子拦住了,问我找谁。我说找XXX,然后直接往里走。当时对拦我的人没什么印象。
跟校长谈的结果是,学校缺个讲课的老师,他建议我分享下在中关村的经验。我当场就同意了,反正也没开始找工作,不必费劲儿了。
我是此培训学校的第五或者第六期学员,那段时间培训需求很旺,才学员回来当老师的时机也相对成熟,我算是第一批回来讲的。后来这形成了一种模式,应该沿用到此学校不再做面向中关村的就业培训(老板还是很有眼光的,学校后来转型做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很有前途)。
上班的日子定在5.1之后,第一天去培训学校上班我印象里是5月8日。天津是8点半上班,我是8点到的(早到始终是我的工作习惯)。到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擦地。当时想“不错,这人挺勤快”,再认真看下是上次来时拦着我的女孩子。简单打了招呼,我就坐在门口沙发上等。当时不知道为啥没想上去帮助,估计是因为初次见面时印象不佳。我一直看她把地擦完了。
这个女孩子在我心里永远20出头儿,并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塑造和影响着我的生命——她就是后来的我的老婆大人。
之后,我就开始了电脑学校老师的职业生涯。初次登上讲台,我21岁,面对比我小不了多少(或者干脆比我大)的同学们讲课。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不少故事的,下次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