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抛砖引玉,中国教育或可如此变革

      这个题目一写出来,我就在想:肯定又有很多人不看内容就直接喷我什么都不懂,在说胡话。如果你能想到可行方案,国家早就做了,还用等到你说?

      可惜,我就是想说,咋办……

      所以嘛,欢迎讨论,但别喷我。无论你是断章取义,还是毫无逻辑,反正你喷我,我也不回你,你说你多没劲=_=

      对了,多说一句,我这周任务很重,想来这篇文章很难及时回复,但我会抽时间看的,欢迎大家讨论!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现在的教育吧——


    观点1:

      大多数人,大学之前,没有得到兴趣和志向,大量的时间用来写作业;大学期间,则被很多讲课不行的老师坑,并没有学到想要的知识。

      我这人说话比较严谨,所以说到这儿,得停下来声明两点:

      1. 我说的自然是我眼中的“大多数学校”,那几个顶尖学校不提。要是全中国那一两个顶尖学校还不能让孩子保持兴趣、不能提供优秀的师资,那也太扯淡了。

      2. 我才大三,虽然对研究生和博士听说过不少,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不提。

    对观点1的解释:

      大学之前,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学校课本东西的确很多,但是请问:你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我敢说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我们的老师就没什么见识,自然不可能给我们讲这个社会如何,课本上又不写,我们自然对社会的了解是零。不了解社会,志向就是空中楼阁,自然没有。至于兴趣,大多数老师讲课,如果不要求一定要听讲,是不是很多人压根就不想听?好啦,我也不用多说了,这样的课,学生认真听,算是兴趣使然吗?学生就算学会了知识,能有兴趣吗?

      再说大学,这个可能有些人还抱有幻想。大多数人,就算之前没有兴趣和志向,都大学了,怎么也得考虑未来了。所以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都会什么?OK,恭喜你,成功发现了一个事实:大学之前,自己学的东西真是太少了!于是,你迫切地想从老师那里学到些什么,可惜——很多老师讲课水平根本还不如中学,还对讲课不上心,只关心自己业绩。由于风格不一,我就不多举例了。总之,就靠那几个敬业的好老师,课内根本教不了你多少,恐怕你是别想找到好工作了。


    观点2:

      牛人都找到自己的出路了,可普通人却都被坑了。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仔细算算,大量用来养活老师,少量用来培养人才。

    对观点2的解释:

      牛人,我们身边总是能看到。这种人,自己头脑清晰,能发现自己应该思考什么,所以几乎都能知道自已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人,是一定可以找到出路的,毕竟中学老师没带你找兴趣和志向,你也可以自己找嘛,多找老师和前辈聊聊也能知道不少;到了大学,学生组织里面有牛人,老师里面也有牛人,多交流请教,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有所成就不是难事。

      可惜,牛人总是少数,普通人脑子并不清楚。大量普通人,中学没想这么多,玩得开心就好了;大学,则是前两年用来愈合高考的伤口,然后玩够了,后两年又不知从何学起。等到知道该怎么学了,也就该毕业了。很多有都有经历,我就不多说了,显然,普通人都被坑了。

      国家大量的投资放在教育上,这个我相信。可仔细想想,养活了这么多不好好讲课的老师,国家的钱花去了大半;剩下的,在学校提供了不错的资源,有心的学生可以加以利用。多说一句,这资源就是指厉害的学长和老师,别的都没啥用。国家初衷想来不错,中国底子差,老师不搞研究更落伍,没法给学生讲课。但结果呢?老师都去搞研究追求前途了,谁来给学生讲课?还是一样的。


      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我们对课程的态度。 


    观点3:

      课,必须高质量,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对观点3的解释:

      课程,我们可以这样分类:

      1. 高质量:这种课,会让学生很容易听懂,而且进度绝对不慢。听这样的课,对学生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别不信,这样的课绝对存在,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2. 低质量:这种课,或艰涩难懂,或速度很慢,恐怕就不如第一种好了。

      我们还可以这样分类:

      1. 不为凑学分的选修:这种课,显然只有想听的才会来,不会浪费时间。

      2. 为了凑学分的选修:或许有人喜欢才来,但有些人没什么喜不喜欢,只是来混个分好毕业。

      2. 必修:显然,大量人并没有兴趣,却不得不上,和为了凑学分上的选修一样。

      好了,分类分完了。如果专业课也有选修的,那么最好的课,显然是高质量的、不为凑学分的选修,对吧?那么现在,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课,这种……上过超过三门的,你太幸运了!(我很开心,我也挺幸运的~)可是,大多数人是不是对这种课望穿秋水却可遇不可求呢!

      于是,大多数课,或没用,压根就不想上;或质量不高,上课还不如自己自学;或上课比自学快,但也依旧很慢,让自己和牛人的差距越拉越大。试问,这样的课,还不算误人子弟吗?


      现在,我把矛盾摆出来,咱们来一起清醒清醒。


    观点4:

      不大量淘汰老师,人才就必定大量埋没;只有让老师充分竞争,才能培养大量人才!

    对观点4的解释:

      相信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量老师,占着坑,却没有能力或不愿意花精力去培养人才。这样,必然让大量人才埋没,只有少量人遇到让我们尊敬的好老师,才能学到真东西。

      如果老师之间有竞争,讲课不好的老师都被淘汰,那么学生都能听到好老师的课,必然可以培养大量人才。


      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好老师就这么少,再充分竞争,不保证生计,敢去当老师的年轻人更少,到时候更没有好老师,学生却铺天盖地赶来,谁还能上到好课呢?

      可其实,前面的都是铺垫,现在才正是我的文章所要提出的:我有一种方法,中国教育或可如此变革!


    观点5:

      让老师只贡献教程与书籍,都放到一个平台上,供学生自由选择。

      某课程越让学生觉得对自己有用,贡献它的老师越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大胆淡化甚至抛去学校的观念,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去学什么。

      特别说明,不用抛弃课堂,老师可以在学校讲课,但学生要通过预约来听,而且是自愿来。

    对观点5的补充:

      注意,给老师的回报,要国家出,别造成学生的门槛;也一定要足够丰厚,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做一个足够厉害的教学视频或文字教程,就衣食无忧。以此激励老师花大量心血制作很棒的教学视频,培育人才!其实并不难,把国家养老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那些钱都拿出来,想来足够了。

      国家不用担心没有好老师,因为只要对好教程的奖励足够丰厚,就必然可以激励好老师以及各个领域的大牛们来贡献精品教程。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愁没有好教程。

      这样,时间自由、没人要求、又有这么一条光明大道摆在学生面前,就不愁会埋没人才了,至少比现在大量学生浪费生命强!

      老师课讲得真好,也自然会吸引大量人来预约的,这样也不用怕失去面对面教学的好处了。

      多说一句,这样一来,自然没人看重文凭,大家只看重真本事,只有文凭的书呆子也会消失殆尽。

    观点5的主要好处:

      保证课程高质量。

      保证学生头脑清醒,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大量造就精英老师和精英学生。

    对观点5的解释:

      是不是觉得我这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太不切实际了?

      我想说的只有一句:穷则变、变则通、欲通则不穷。

      非要问的话,我再多说一句:不穷则腐朽,腐朽则穷。中国教育现在很腐朽,得变了。

    对观点5的可行性分析:

      1. 首先,最严重的问题,这方案会造成大量老师失业。国家怎么办?

      国家原来养老师的钱,现在转投入养老不好吗?就专养这些曾经为国家贡献了一生,现在由于落伍没有收入的老师们,不好吗?这样,绝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大量学校的行政人员失业,无法养活自己,又当如何?

      同上,反正原来这么多年也养了,不差这一段时间,一起养了呗。

      3. 学生不思进取,怎么办?

      这问题我觉得就是扯淡。学生真的不思进取,你用一些棒槌老师教他们,他们就能思进取了?好老师就是应该给好学的人讲课,富贵无三辈,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在手边都不用,那就活该了。

      4. 这样会不会造成少数好老师对教育市场的垄断?

      这个我觉得是应该的。只要教育水品高,垄断又如何?本该如此。有了好老师,次的就转行呗,只有精英老师聚集,才能教育出精英学生。一帮棒槌,能教出什么人才?

      5. 就算看起来可行,但毕竟变革太大,社会动荡又如何?把变革期的学生坑了咋办?

      这个我就没能力考虑了,我只是个大三学生啊……请国家想办法过渡,想办法解决吧。这些我要都能想明白,我就能治国了。


      当然,这只是个设想,实现自然是苦难重重。

      发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希望能够为中国教育寻一条最好的出路。


      全文完。

  • 相关阅读:
    递归函数及Java范例
    笔记本的硬盘坏了
    “References to generic type List should be parameterized”
    配置管理软件(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介绍
    WinCE文件目录定制及内存调整
    使用Silverlight for Embedded开发绚丽的界面(3)
    wince国际化语言支持
    Eclipse IDE for Java EE Developers 与Eclipse Classic 区别
    WinCE Heartbeat Message的实现
    使用Silverlight for Embedded开发绚丽的界面(2)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cedream61/p/49131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