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有关思维的博客思维方式与认知,关于思维方式与做事方式有所思考。最近看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杰出的聪明人还是平庸的普通人?的文章,感触颇深。现摘录有所感触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模型
1、每周“5小时”学习法则
参考:https://36kr.com/p/5130501.html?from=authorlatest
A/现象
全球最顶尖的5家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沃伦·巴菲特、杰夫·贝佐斯、拉里·佩奇,他们共同的特质:
- 如饥似渴的学习者
- 通才
史蒂夫·乔布斯总是将各种科学相结合,曾说:“单靠科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科技与人文科学以及人性相结合,其成果必须能够让用户产生共鸣。”
B/原因
他们每个人都掌管着一个由全世界成千上万最聪明的人组成的公司。他们把自己生活和公司业务中的几乎每一项任务都委派给了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去负责。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学习大量知识呢?
在写了几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文章之后,这就是我最终得出的结论:“在最高层次上,学习并不是一件你为工作做准备的事情,学习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你要打造的一个核心能力。这是一件你永远不能委派给别人去做的东西。这是关系到企业进步和长远成功的终极驱动力之一。“
要记住这些新的真相:
(1)除了按照学科来分类知识外,按照思维模型来分类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思维模型是将不同学科连接起来的底层基础。
(2)大部分学习都是在学校之外完成的,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比成绩和学位更重要的因素。
(3)在当前的知识经济中,学习掌握了至少三个领域的知识并能将它们整合到一个技能组合中的现代型通才将会有更大的优势,这能够使他们成为自己所在领域中前1%的顶尖人才。
c/60/30分钟规则
在未来30天内,下班之后每天投入60分钟时间,你将迎来人生中最好的机遇。
倘若60分钟对你来说不太现实,那就在未来30天内,每天持续投入30分钟时间。你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感到惊讶的。
2、概率的角度看世界
埃隆马斯克曾在一次采访中描述了他是如何理解因果关系的:“我会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待未来,它就像一个概率的分支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影响这些概率,或者加速一件事,或者放慢另一件事。我可以给概率流引入一些新的东西。”
应用:重大决策中,列出了会做出的所有可能的决策,然后确定每一个决策的成本、潜在价值和概率
ps: 人的大脑是最值得投资的产品
3、第一性原理
1)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就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体系。但最初只是从五条公设推出来的。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条公设: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这五条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性原理。
2)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马斯克做的三件事情:
1.特斯拉,目前炙手可热的电动车公司;
2.SpaceX,在载人航天领域非常了不起,航天飞机退役之后,它也是美国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背景:美国军方、科研机构和大公司又有一种这样的现实需求:低成本、快速地发射小型卫星);
3.太阳城,能源公司,去年被特斯拉收购。
3)第一性原理和比较思维比较思维有两个层次的缺陷: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一种竞争意识,虽然看不到终点在哪里。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历史的比较。
马斯克直接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着手,然后一步步解决它,这是他跟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不太一样的地方。他所在的领域基本上很少有竞争对手,这是他对于第一性原理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4、大数据思维
ps:来自吴军的《智能时代》关注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社会需要放弃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仅需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推翻了自古以来的惯例,而我们做决定和理解现实的最基本方式也将受到挑战。
例如:大数据思维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传统的因果思维转向相关思维,传统的因果思维是说我一定要找到一个原因,推出一个结果来。而大数据没有必要找到原因,不需要科学的手段来证明这个事件和那个事件之间有一个必然,先后关联发生的一个因果规律。
2)从抽样转变为需要全部数据样本
需要全部数据样本而不是抽样,你不知道的事情比你知道的事情更重要,但如果现在数据足够多,它会让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规律。数据这么大、这么多,所以人们觉得有足够的能力把握未来,对不确定状态的一种判断,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
3)从不能预测转变为可以预测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能够预测体现在很多方面。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因为在大数据规律面前,每个人的行为都跟别人一样,没有本质变化,所以商家会比消费者更了消费者的行为.
5、应对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难题
2)拥有幽默感
3)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关爱之中
4)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
6、二八定律
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是“开放”,我本来用的是谦逊,后来担心不太好懂,改成了开放,总而言之是让自己空杯,不要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孤岛,要把自己的心态都用来和外部信息沟通。
一个人的认知状态有四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95%)——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4%)——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0.9%)——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0.1%)——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能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是最关键的能力,唯有开放,才能吸纳外部信息,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不断进化。当你和外部环境发生足够关联的时候,才有机会真正变得和以前不一样。
核心就是要开放。千万不要封闭。《原则》这本书这部分讲得非常精彩,他说:
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闭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
8、腾讯工作法对用户价值的敏感度就和企鹅对食物的敏感度一样。他们会在动手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自己做的事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是否创造了有益的用户价值。同时,他们也会把那些无关用户价值的事视为浮冰,选择尽量少做或不做。
如果做——为什么?创造了什么样的用户价值?预期的用户使用情况如何?用户将会如何看待和比较我们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不做将给用户造成什么损失?
如果不做——为什么?这项功能会削弱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认知吗?还是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不便?投入产出比过低?
9、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1,不走神的时间仅为7-15分钟。
2,读文章时第一页注意力最集中。
3,大脑一次只能记住7个以内的项目。
- 解决问题
- 管理团队
- 交流成果
- 竞聘岗位,工作成绩汇报总结
10、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你最重要的投资就是自己本身。极少数人能够将自己的潜在马力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马力。对许多人来说,潜能都是超过实际表现的......最佳资产就是自己本身。你可以尽可能地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 置身于优秀的人之中(挑选5个人,你的大多数时间都与他们相处,将这5个人平均一下就相当于你)
- 向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投资(例如,写书时,请已经写过好几本书的人指点)
- 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段练习(学习是呈指数级变化的)
- 下午六点之后做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的事情(比如说写书、学习一门新语言、开始在线创业、艺术创作、乐器学习、设计、编程学习、收集或出售古老的物品等)
- 每天花一小时时间学习一个话题(不同的技能、想法、文化或者观点都会对你的世界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些技能在未来会派上用场)
- 写博文可以促进你深入进行思考
一个成功的职业规划也如此,目标+优势+战略+行动+反思,缺一不可。首先确定我们要什么(厘清目标),然后看看我们有什么(确立优势),然后怎么做(部署战略),接着动起来(聚焦行动),最后回顾下次再做我需要调整什么(反思改进)。
总结
思维模型越有效,我们就能更有效地行动、预测、创新、解释、探索和交流。思维模型越糟糕,我们就越容易陷入代价高昂的错误。伟大的思想家和普通思想家的区别在于,对于普通的思想家来说,使用思维模型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对于伟大的思想家来说,使用思维模型是有意识和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