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后端工程师常见面试题

    以下是整理的Java后端工程师常见面试题,希望有助于找工作:

    1,对Java集合框架的理解。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区别和优缺点,以及使用场景。扩容因子了解吗?分别是多少。

      Java集合框架

    集合可以看作是一种容器,用来存储对象信息。所有集合类都位于java.util包下,但支持多线程的集合类位于java.util.concurrent包下。

      数组与集合的区别如下:

      1)数组长度不可变化而且无法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集合类用于保存数量不确定的数据,以及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

      2)数组元素既可以是基本类型的值,也可以是对象;集合只能保存对象。

      Java集合类主要由两个根接口Collection和Map派生出来的,Collection派生出了三个子接口:List、Set、Queue(Java5新增的队列),因此Java集合大致也可分成List、Set、Queue、Map四种接口体系,(注意:Map不是Collection的子接口)。

      其中List代表了有序可重复集合,可直接根据元素的索引来访问;Set代表无序不可重复集合,只能根据元素本身来访问;Queue是队列集合;Map代表的是存储key-value对的集合,可根据元素的key来访问value。

    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区别和优缺点,以及使用场景

      区别:

    1、ArrayList是实现了基于动态数组的数据结构,LinkedList是基于链表结构。
    2、对于随机访问的get和set方法,ArrayList要优于LinkedList,因为LinkedList要移动指针。
    3、对于新增和删除操作add和remove,LinkedList比较占优势,因为ArrayList要移动数据。
    优缺点:

    1、对ArrayList和LinkedList而言,在列表末尾增加一个元素所花的开销都是固定的。对ArrayList而言,主要是在内部数组中增加一项,指向所添加的元素,偶尔可能会导致对数组重新进行分配;而对LinkedList而言,这个开销是 统一的,分配一个内部Entry对象。
    2、在ArrayList集合中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元素时,当前的列表移动元素后面所有的元素都会被移动。而LinkedList集合中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元素的开销是固定的。
    3、LinkedList集合不支持 高效的随机随机访问(RandomAccess),因为可能产生二次项的行为。
    4、ArrayList的空间浪费主要体现在在list列表的结尾预留一定的容量空间,而LinkedList的空间花费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消耗相当的空间

    使用场景

    ArrayList使用在查询比较多,但是插入和删除比较少的情况,而LinkedList用在查询比较少而插入删除比较多的情况

    扩容因子了解吗?分别是多少

    集合有初始容量,当容量大于一定长度L时,集合需要进行扩容;而该长度L等于当前长度 * 扩容因子。

    HashMap和HashSet扩容因子为:0.75,ArrayList和Vector是1。

    2,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优缺点。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的区别。

      HashMap: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key-value对,其内部通过单链表解决冲突问题,容量不足(超过了阀值)时,同样会自动增长。

      HashMap是非线程安全的,只是用于单线程环境下,多线程环境下可以采用concurrent并发包下的concurrentHashMap。

      HashMap 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因此它支持序列化,实现了Cloneable接口,能被克隆。

      HashMap存数据的过程是:

      HashMap内部维护了一个存储数据的Entry数组,HashMap采用链表解决冲突,每一个Entry本质上是一个单向链表。当准备添加一个key-value对时,首先通过hash(key)方法计算hash值,然后通过indexFor(hash,length)求该key-value对的存储位置,计算方法是先用hash&0x7FFFFFFF后,再对length取模,这就保证每一个key-value对都能存入HashMap中,当计算出的位置相同时,由于存入位置是一个链表,则把这个key-value对插入链表头。

      HashMap中key和value都允许为null。key为null的键值对永远都放在以table[0]为头结点的链表中。

    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优缺点:

    1、Hashtable继承自Dictionary类,而HashMap继承自AbstractMap类。但二者都实现了Map接口。

    2、Hashtable 线程安全,因为它每个方法中都加入了Synchronize。HashMap线程不安全的。

    3、 HashMap把Hashtable的contains方法去掉了,Hashtable则保留了contains

    4、Hashtable中,key和value都不允许出现null值。HashMap中,null可以作为键,这样的键只有一个;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键所对应的值为null。

    5、Hashtable、HashMap都使用了 Iterator。而由于历史原因,Hashtable还使用了Enumeration的方式。

    6、哈希值的使用不同,HashTable直接使用对象的hashCode。而HashMap重新计算hash值。

    7、 HashTable在不指定容量的情况下的默认容量为11,而HashMap为16,Hashtable不要求底层数组的容量一定要为2的整数次幂,而HashMap则要求一定为2的整数次幂。Hashtable扩容时,将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加1,而HashMap扩容时,将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

    下面直接来干货,先说这三个Map的区别:

    HashTable

      • 底层数组+链表实现,无论key还是value都不能为null,线程安全,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是在修改数据时锁住整个HashTable,效率低,ConcurrentHashMap做了相关优化
      • 初始size为11,扩容:newsize = olesize*2+1
      • 计算index的方法: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HashMap

      • 底层数组+链表实现,可以存储null键和null值,线程不安全
      • 初始size为16,扩容:newsize = oldsize*2,size一定为2的n次幂
      • 扩容针对整个Map,每次扩容时,原来数组中的元素依次重新计算存放位置,并重新插入
      • 插入元素后才判断该不该扩容,有可能无效扩容(插入后如果扩容,如果没有再次插入,就会产生无效扩容)
      • 当Map中元素总数超过Entry数组的75%,触发扩容操作,为了减少链表长度,元素分配更均匀
      • 计算index方法:index = hash & (tab.length – 1)

    HashMap的初始值还要考虑加载因子:

      •  哈希冲突:若干Key的哈希值按数组大小取模后,如果落在同一个数组下标上,将组成一条Entry链,对Key的查找需要遍历Entry链上的每个元素执行equals()比较。
      • 加载因子:为了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默认当HashMap中的键值对达到数组大小的75%时,即会触发扩容。因此,如果预估容量是100,即需要设定100/0.75=134的数组大小。
      • 空间换时间:如果希望加快Key查找的时间,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加载因子,加大初始大小,以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

    HashMap和Hashtable都是用hash算法来决定其元素的存储,因此HashMap和Hashtable的hash表包含如下属性:

      • 容量(capacity):hash表中桶的数量
      • 初始化容量(initial capacity):创建hash表时桶的数量,HashMap允许在构造器中指定初始化容量
      • 尺寸(size):当前hash表中记录的数量
      • 负载因子(load factor):负载因子等于“size/capacity”。负载因子为0,表示空的hash表,0.5表示半满的散列表,依此类推。轻负载的散列表具有冲突少、适宜插入与查询的特点(但是使用Iterator迭代元素时比较慢)

    除此之外,hash表里还有一个“负载极限”,“负载极限”是一个0~1的数值,“负载极限”决定了hash表的最大填满程度。当hash表中的负载因子达到指定的“负载极限”时,hash表会自动成倍地增加容量(桶的数量),并将原有的对象重新分配,放入新的桶内,这称为rehashing。

    HashMap和Hashtable的构造器允许指定一个负载极限,HashMap和Hashtable默认的“负载极限”为0.75,这表明当该hash表的3/4已经被填满时,hash表会发生rehashing。

    “负载极限”的默认值(0.75)是时间和空间成本上的一种折中:

      • 较高的“负载极限”可以降低hash表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但会增加查询数据的时间开销,而查询是最频繁的操作(HashMap的get()与put()方法都要用到查询)
      • 较低的“负载极限”会提高查询数据的性能,但会增加hash表所占用的内存开销

    程序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负载极限”值。

    ConcurrentHashMap

      • 底层采用分段的数组+链表实现,线程安全
      • 通过把整个Map分为N个Segment,可以提供相同的线程安全,但是效率提升N倍,默认提升16倍。(读操作不加锁,由于HashEntry的value变量是 volatile的,也能保证读取到最新的值。)
      • Hashtable的synchronized是针对整张Hash表的,即每次锁住整张表让线程独占,ConcurrentHashMap允许多个修改操作并发进行,其关键在于使用了锁分离技术
      • 有些方法需要跨段,比如size()和containsValue(),它们可能需要锁定整个表而而不仅仅是某个段,这需要按顺序锁定所有段,操作完毕后,又按顺序释放所有段的锁
      • 扩容:段内扩容(段内元素超过该段对应Entry数组长度的75%触发扩容,不会对整个Map进行扩容),插入前检测需不需要扩容,有效避免无效扩容

    Hashtable和HashMap都实现了Map接口,但是Hashtable的实现是基于Dictionary抽象类的。Java5提供了ConcurrentHashMap,它是HashTable的替代,比HashTable的扩展性更好。

    HashMap基于哈希思想,实现对数据的读写。当我们将键值对传递给put()方法时,它调用键对象的hashCode()方法来计算hashcode,然后找到bucket位置来存储值对象。当获取对象时,通过键对象的equals()方法找到正确的键值对,然后返回值对象。HashMap使用链表来解决碰撞问题,当发生碰撞时,对象将会储存在链表的下一个节点中。HashMap在每个链表节点中储存键值对对象。当两个不同的键对象的hashcode相同时,它们会储存在同一个bucket位置的链表中,可通过键对象的equals()方法来找到键值对。如果链表大小超过阈值(TREEIFY_THRESHOLD,8),链表就会被改造为树形结构。

    在HashMap中,null可以作为键,这样的键只有一个,但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键所对应的值为null。当get()方法返回null值时,即可以表示HashMap中没有该key,也可以表示该key所对应的value为null。因此,在HashMap中不能由get()方法来判断HashMap中是否存在某个key,应该用containsKey()方法来判断。而在Hashtable中,无论是key还是value都不能为null。

    Hashtable是线程安全的,它的方法是同步的,可以直接用在多线程环境中。而HashMap则不是线程安全的,在多线程环境中,需要手动实现同步机制。

    Hashtable与HashMap另一个区别是HashMap的迭代器(Iterator)是fail-fast迭代器,而Hashtable的enumerator迭代器不是fail-fast的。所以当有其它线程改变了HashMap的结构(增加或者移除元素),将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但迭代器本身的remove()方法移除元素则不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但这并不是一个一定发生的行为,要看JVM。

    4,对Java IO框架的理解。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区别。AIO和BIO是什么?

       javaIO框架把不同的输入、输出源抽象称作stream,所有的可作为输入输出源的存在,不论是物理设备如同键盘、显示器,还是软件比如管道,还是数据结构比如数组,都抽象成为了“流”,java代码通过对流的统一的输入与输出操作,来完成对不同真实设备或者软件的输入输出。在javaIO模型中,每一个软件硬件都可以作为当前java进程的一个输入流或输出流。

      总而言之,“流”的方式允许java程序使用相同的方式来访问不同的输入、输出源

    1. 字节流和字符流的概念
        1.1 字节流继承于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1.2 字符流继承于InputStreamReader    OutputStreamWriter。
    在java.io包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流,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和使用方便。

    2. 字节流与字符流的区别
        2.1 要把一片二进制数据数据逐一输出到某个设备中,或者从某个设备中逐一读取一片二进制数据,不管输入输出设备是什么,我们要用统一的方式来完成这些操作,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进行描述,这个抽象描述方式起名为IO流,对应的抽象类为OutputStream和InputStream,不同的实现类就代表不同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它们都是针对字节进行操作的。
        
        2.2 在应用中,经常要完全是字符的一段文本输出去或读进来,用字节流可以吗?计算机中的一切最终都是二进制的字节形式存在。对于“中国”这些字符,首先要得到其对应的字节,然后将字节写入到输出流。读取时,首先读到的是字节,可是我们要把它显示为字符,我们需要将字节转换成字符。由于这样的需求很广泛,人家专门提供了字符流的包装类。

        2.3 底层设备永远只接受字节数据,有时候要写字符串到底层设备,需要将字符串转成字节再进行写入。字符流是字节流的包装,字符流则是直接接受字符串,它内部将串转成字节,再写入底层设备,这为我们向IO设别写入或读取字符串提供了一点点方便。

    BIO (Blocking I/O):同步阻塞I/O模式,数据的读取写入必须阻塞在一个线程内等待其完成。这里使用那个经典的烧开水例子,这里假设一个烧开水的场景,有一排水壶在烧开水,BIO的工作模式就是, 叫一个线程停留在一个水壶那,直到这个水壶烧开,才去处理下一个水壶。但是实际上线程在等待水壶烧开的时间段什么都没有做。

    NIO (New I/O):同时支持阻塞与非阻塞模式,但这里我们以其同步非阻塞I/O模式来说明,那么什么叫做同步非阻塞?如果还拿烧开水来说,NIO的做法是叫一个线程不断的轮询每个水壶的状态,看看是否有水壶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AIO ( Asynchronous I/O):异步非阻塞I/O模型。异步非阻塞与同步非阻塞的区别在哪里?异步非阻塞无需一个线程去轮询所有IO操作的状态改变,在相应的状态改变后,系统会通知对应的线程来处理。对应到烧开水中就是,为每个水壶上面装了一个开关,水烧开之后,水壶会自动通知我水烧开了。

    进程中的IO调用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进程向操作系统请求数据 ;

    操作系统把外部数据加载到内核的缓冲区中;

    操作系统把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进程的缓冲区 ;

    进程获得数据完成自己的功能 ;

    当操作系统在把外部数据放到进程缓冲区的这段时间(即上述的第二,三步),如果应用进程是挂起等待的,那么就是同步IO,反之,就是异步IO,也就是AIO 。

    5,怎么使用多线程的?使用场景?线程池初始化的参数和每个参数的含义。

      三种方式:

      1、继承Thread类

    优点:实现简单,只需实例化继承类的实例,即可使用线程

    缺点:扩展性不足,Java是单继承的语言,如果一个类已经继承了其他类,就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定义线程

    2、实现Runnable接口

    优点:

      • 扩展性好,可以在此基础上继承其他类,实现其他必需的功能
      • 对于多线程共享资源的场景,具有天然的支持,适用于多线程处理一份资源的场景

    缺点:构造线程实例的过程相对繁琐一点

     

    实现Callable接口

    优点:

      • 扩展性好
      • 支持多线程处理同一份资源
      • 具备返回值以及可以抛出受检查异常

    缺点:

      • 相较于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较为繁琐

     

     

    首先说下多线程出现的原因:
    为了解决负载均衡问题,充分利用CPU资源.为了提高CPU的使用率,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去同时完成几件事情而不互相干扰.为了处理大量的IO操作(IO密集时,cpu利用率会下降)时或处理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等,比如:读写文件,视频图像的采集,处理,显示,保存等

     

    多线程的好处:
    0.提高CPU的利用率。从磁盘上读取文件的时候,大多数的CPU时间都会花费在等待磁盘来读取数据。在这个时候CPU是相当空闲的。在这个时候它可以干点别的事情。通过改变操作的顺序,CPU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1.防止阻塞主线程,提高吞吐量。使用线程可以把占据时间长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

     

    2.程序的运行效率可能会提高,提升程序的响应速度。

     

    多线程的缺点:
    1.如果有大量的线程,会影响性能,因为线程的创建、切换、销毁都比较消耗系统资源。

     

    2.更多的线程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

    3.线程中止需要考虑对程序运行的影响.

     

    4.通常块模型数据是在多个线程间共享的,需要防止线程安全问题、线程死锁情况的发生

     

    多线程应用场景:
    多线程最多的场景:web服务器本身;各种专用服务器(如游戏服务器);多线程的常见应用场景:

     

    1、后台任务,例如:定时向大量(100w以上)的用户发送邮件;

     

    2、异步处理,例如:发微博、记录日志等;

     

    3、分布式计算;

    线程池的参数及意义:

    ThreadPoolExecutor m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corePoolSize, // 核心线程数
    maximumPoolSize, // 最大线程数
    keepAliveTime, // 闲置线程存活时间
    TimeUnit.MILLISECONDS, // 时间单位
    new LinkedBlockingDeque<Runnable>(), // 线程队列
    Executors.defaultThreadFactory(), // 线程工厂
    new AbortPolicy() // 队列已满,而且当前线程数已经超过最大线程数时的异常处理策略

    );

     

    6,讲讲Java的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机制。

    JVM内存模型

      1. Java程序具体执行的过程: 

      • Java源代码文件(.java后缀)会被Java编译器编译为字节码文件(.class后缀)
      • 由JVM中的类加载器加载各个类的字节码文件,加载完毕后,交由JVM执行引擎执行
      • 在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JVM会用一段空间来存储程序执行期间需要用到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这段空间一般被称作为 Runtime Data Area(运行时数据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VM内存
      • 因此,在Java中我们常常说到的内存管理就是针对这段空间进行管理(如何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

      2. JVM的内存划分和各区域职责:

       

      •  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指CPU中的寄存器,它保存的是程序当前执行的指令地址(也可以说保存下一条指令的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当CPU需要执行指令时,需要从程序计数器中得到当前需要执行的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然后根据得到的地址获取到指令,在得到指令之后,程序计数器便自动加1或者根据转移指针得到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如此循环,直到执行完所有的指令。(注:JVM中的程序计数器并不像汇编语言中的程序计数器一样是物理概念上的CPU寄存器,但是逻辑作用上是等同的,在JVM中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来获得CPU执行时间的,在任一具体时刻,一个CPU的内核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为了能够使得每个线程都在线程切换后能够恢复在切换之前的程序执行位置,每个线程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并且不能互相被干扰,否则就会影响到程序的正常执行次序,因此,可以说,程序计数器是每个线程所私有的)
      • Java栈:Java栈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Java栈中存放的是一个个的栈帧,每个栈帧(包括: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运行时常量池(方法区内)的引用、方法返回地址和一些额外的附加信息)对应一个被调用的方法,当线程执行一个方法时,就会随之创建一个对应的栈帧,并将建立的栈帧压栈。当方法执行完毕后,便会将栈帧出栈(注:由于每个线程正在执行的方法可能不同,因此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个自己的Java栈,互不干扰)
      • 本地方法栈:Java栈是为执行Java方法服务的,而本地方法栈则是为执行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服务的
      • 堆:Java中的堆是用来存储对象本身以及数组
      • 方法区:它与堆一样,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存储了每个类的信息(包括类的名称、方法信息、字段信息)、静态变量、常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注:在方法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运行时常量池,他是每一个类或接口的常量池的运行时表示形式,在类和接口被加载到JVM后,对应的运行时常量池就被创建出来。当然并非Class文件常量池中的内容才能进入运行时常量池,在运行期间也可将新的常量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收集GC(Garbage Collection)是Java语言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Java中,程序员不需要去关心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回收的问题,这一切都交给了JVM来处理。针对GC我们这篇文章提出以下几个问题,GC中判定为垃圾的标准,标记垃圾的算法以及回收垃圾的算法。

    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垃圾?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对于Java对象来讲,如果说这个对象没有被其他对象所引用该对象就是无用的,此对象就被称为垃圾,其占用的内存也就要被销毁。那么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判断对象为垃圾的算法都有哪些?

    标记垃圾的算法

    Java中标记垃圾的算法主要有两种, 引用计数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我们首先来介绍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法就是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计数器就加 1;当引用失效,计数器就减 1;任何时候计数器为 0 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可以当做垃圾收集。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很简单而且优缺点都很明显。

      • 优点 执行效率高,程序执行受影响较小

      • 缺点 无法检测出循环引用的情况,导致内存泄露

     

    可达性分析算法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 “GC Roots” 的对象作为起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节点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 GC Roots 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的话,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那么什么对象可以作为GCRoot?

      • 虚拟机栈中的引用对象

      • 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对象

      • 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的引用对象

      • 活跃线程中的引用对象

    那么不可达的对象是否是必死之局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可达性分析法中不可达的对象,它们暂时处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一个对象死亡,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可达性分析法中不可达的对象被第一次标记并且进行一次筛选,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 finalize 方法。当对象没有覆盖 finalize 方法,或 finalize 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时,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视为没有必要执行。被判定为需要执行的对象将会被放在一个队列中进行第二次标记,除非这个对象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否则就会被真的回收。

    如何将垃圾回收?

    在Java中存在着四种垃圾回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以及分代回收算法。我们接下来会分别介绍他们。

    标记清除算法

    该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标记阶段的任务是标记出所有需要被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就是回收被标记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它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效率也很高,但是会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

      • 效率问题

      • 空间问题(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碎片)

    复制算法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我们开发出了复制算法。它可以将内存分为大小相同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的一块。当第一块的内存使用完后,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去,然后再把使用的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就使每次的内存回收都是对内存区间的一半进行回收。

    简单来说就是该对象分为对象面以及空闲面,对象在对象面上创建,对象面上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到空闲面,接下来就可以清除对象面的内存。

    这种算法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

      • 优点:解决碎片化问题,顺序分配内存简单高效

      • 缺点:只适用于存活率低的场景,如果极端情况下如果对象面上的对象全部存活,就要浪费一半的存储空间。

    标记整理算法

    为了解决复制算法的缺陷,充分利用内存空间,提出了标记整理算法。该算法标记阶段和标记清除一样,但是在完成标记之后,它不是直接清理可回收对象,而是将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分代收集算法

    当前虚拟机的垃圾收集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这种算法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具体的垃圾回收算法。一般将 java 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算法。

    比如在新生代中,每次收集都会有大量对象死去,所以可以选择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每次垃圾收集。而老年代的对象存活几率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额外的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进行垃圾收集。

    7,数据库的优化措施和索引失效的情况。

    一:优化说明
    A:有数据表明,用户可以承受的最大等待时间为8秒。数据库优化策略有很多,设计初期,建立好的数据结构对于后期性能优化至关重要。因为数据库结构是系统的基石,基础打不好,使用各种优化策略,也不能达到很完美的效果。

    B:数据库优化的几个方面

    ​​

    可以看出来,数据结构、SQL、索引是成本最低,且效果最好的优化手段。

    C:性能优化是无止境的,当性能可以满足需求时即可,不要过度优化。

    二:优化方向
    1. SQL以及索引的优化
    首先要根据需求写出结构良好的SQL,然后根据SQL在表中建立有效的索引。但是如果索引太多,不但会影响写入的效率,对查询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合理的数据库是设计
    根据数据库三范式来进行表结构的设计。设计表结构时,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才能更有效的查询。

    数据库三范式:
    第一范式:数据表中每个字段都必须是不可拆分的最小单元,也就是确保每一列的原子性;
    第二范式:满足一范式后,表中每一列必须有唯一性,都必须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满足二范式后,表中的每一列只与主键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外键也是直接相关),字段没有冗余。

    注意: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所以不要过分注重理论。三范式可以作为一个基本依据,不要生搬硬套。

    3. 系统配置的优化
    例如:MySQL数据库my.cnf

    4. 硬件优化
    更快的IO、更多的内存。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对于数据库的操作越好。但是CPU多就不一定了,因为他并不会用到太多的CPU数量,有很多的查询都是单CPU。另外使用高的IO(SSD、RAID),但是IO并不能减少数据库锁的机制。所以说如果查询缓慢是因为数据库内部的一些锁引起的,那么硬件优化就没有什么意义。

    三:优化方案
    代码优化
    之所以把代码放到第一位,是因为这一点最容易引起技术人员的忽视。很多技术人员拿到一个性能优化的需求以后,言必称缓存、异步、JVM等。实际上,第一步就应该是分析相关的代码,找出相应的瓶颈,再来考虑具体的优化策略。有一些性能问题,完全是由于代码写的不合理,通过直接修改一下代码就能解决问题的,比如for循环次数过多、作了很多无谓的条件判断、相同逻辑重复多次等。

    定位慢SQL,并优化
    这是最常用、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应该掌握基本的SQL调优手段(包括方法、工具、辅助系统等)。这里以MySQL为例,最常见的方式是,由自带的慢查询日志或者开源的慢查询系统定位到具体的出问题的SQL,然后使用explain、profile等工具来逐步调优,最后经过测试达到效果后上线。

    SqlServer执行计划:
    通过执行计划,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A:哪些步骤花费的成本比较高
    B:哪些步骤产生的数据量多,数据量的多少用线条的粗细表示,很直观
    C:每一步执行了什么动作

    合理使用索引
    索引一般情况下都是高效的。但是由于索引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一种策略,索引本身在提高查询效率的同时会影响插入、更新、删除的效率,频繁写的表不宜建索引。

    选择合适的索引列,选择在where,group by,order by,on从句中出现的列作为索引项,对于离散度不大的列没有必要创建索引。
    主键已经是索引了,所以primay key 的主键不用再设置unique唯一索引

    读写分离
    当一台服务器不能满足需求时,采用读写分离【写: update/delete/add】的方式进行集群。
    一台数据库支持最大连接数是有限的,如果用户的并发访问很多,一台服务器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集群处理。mysql集群处理技术最常用的就是读写分离。

    主从同步:数据库最终会把数据持久化到磁盘,集群必须确保每个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是一致的。从库读主库写,从库从主库上同步数据。
    读写分离:使用负载均衡实现,写操作都往主库上写,读操作往从服务器上读。

    缓存
    缓存分类
    本地缓存:HashMap/ConcurrentHashMap、Ehcache、Guava Cache等
    缓存服务:Redis/Tair/Memcache等

    使用场景
    短时间内相同数据重复查询多次且数据更新不频繁,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先从缓存查询,查询不到再从数据库加载并回设到缓存的方式。此种场景较适合用单机缓存。
    高并发查询热点数据,后端数据库不堪重负,可以用缓存来扛。

    缓存作用
    减轻数据库的压力,减少访问时间。

    NoSQL

    与缓存的区别
    先说明一下,这里介绍的和缓存不一样,虽然redis等也可以用来做数据存储方案(比如Redis或者Tair),但NoSql是把它作为DB来用。如果当作DB来用,需要有效保证数据存储方案的可用性、可靠性。

    GVM调优
    通过监控系统(如没有现成的系统,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上报监控的系统也很容易)上对一些机器关键指标(gc time、gc count、各个分代的内存大小变化、机器的Load值与CPU使用率、JVM的线程数等)的监控报警,也可以看gc log和jstat等命令的输出,再结合线上JVM进程服务的一些关键接口的性能数据和请求体验,基本上就能定位出当前的JVM是否有问题,以及是否需要调优。

    异步/多线程
    针对某些客户端的请求,在服务端可能需要针对这些请求做一些附属的事情,这些事情其实用户并不关心或者用户不需要立即拿到这些事情的处理结果,这种情况就比较适合用异步的方式处理这些事情。

    https://blog.csdn.net/u013628152/article/details/82184809

    索引失效与优化
    1.全值匹配
    2.最佳左前缀法则
    3.不在索引列上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自动or手动)类型转换),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4.存储引擎不能使用索引中范围条件右边的列
    5.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只访问索引的查询(索引列和查询列一直)),减少select *
    6.mysql在使用不等于(!=或者<>)的时候无法使用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
    7.is null, is not null也无法使用索引
    8.like以通配符开头(‘%abc...’)mysql索引失效会变成全表扫描的操作
    9.字符串不加单引号索引失效
    10.少用or,用它来连接时索引会失效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e97ee18c592

    8,redis存储的数据类型和如何保存java对象。

    Redis支持五中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List(列表),Set(集合)及zset(sortedset:有序集合)。

    https://blog.csdn.net/yinbucheng/article/details/72809009

    保存Java对象:https://www.cnblogs.com/panbingqi/p/11341601.html

    9,讲讲用到的java设计模式和应用场景。

      https://blog.csdn.net/Demo__/article/details/82685771

    10,对Spring IOC和AOP的理解。列举几个常用的注解。

      理解:https://blog.csdn.net/qq_37126357/article/details/100689342

      注解:https://www.cnblogs.com/xdp-gacl/p/3495887.html

    11,讲讲怎么使用Spring Cloud的?简单说说Spring Cloud和Dubbo的优缺点和异同点。

      使用:https://blog.csdn.net/y1shi/article/details/80392845

      优缺点、异同点: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56756/article/details/90758064

    12,有Linux服务器部署项目的经验吗?说说常用的Linux操作命令和用法。

  • 相关阅读:
    HDU 4348 To the moon(可持久化线段树)
    HDU 5875 Function 大连网络赛 线段树
    HDU 5877 2016大连网络赛 Weak Pair(树状数组,线段树,动态开点,启发式合并,可持久化线段树)
    HDU 5876 大连网络赛 Sparse Graph
    HDU 5701 中位数计数 百度之星初赛
    CodeForces 708B Recover the String
    Java实现 蓝桥杯 算法提高 套正方形(暴力)
    ASP.NET生成验证码
    ASP.NET生成验证码
    ASP.NET生成验证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nteresting-whh/p/126926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