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9天:Python tupple

    by 沉默王二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是通过某种方式组织在一起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这些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甚至可以是其他数据结构
    在 Python 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是序列(列表和元组),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元素的具体位置),这个序号叫索引,索引下标从 0 开始,以此类推......

    • 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 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

    1. 元组基本操作

    1.1 创建元组

    元组创建很简单,只需要在括号中添加元素(不需要括号也可以),并使用逗号隔开即可。

    >>> tup1 = ('baidu', 'google', 12, 34); 
    >>> tup2 = (1, 2, 3, 4, 5 );
    >>> tup3 = "a", "b", "c", "d";
    
    # 创建空元组
    >>> tup4 = ()
    
    # 查看tup4和tup3的类型
    >>> type(tup4)
    <class 'tuple'>
    >>> type(tup3)
    <class 'tuple'>
    

    注意: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否则括号会被当作运算符使用,如下:

    >>> TupNum = (34)   
    >>> type(TupNum)   # 不加逗号是整型
    <class 'int'>
    >>> TupNum = (34,)
    >>> type(TupNum)  # 加上逗号变元组
    <class 'tuple'>
    

    元组与字符串类似,下标索引从 0 开始,可以对元组进行截取,组合等操作。

    1.2 访问元组

    元组的访问和序列访问元素一样,都是通过下标索引进行访问操作

    >>> tup1 = ('baidu', 'google',1,2)
    >>> tup2 = (1, 2, 3, 4, 5, 6, 7)
    >>> tup1[0:2]
    ('baidu', 'google')
    >>> tup2[1:4]
    (2, 3, 4)
    

    1.3 修改元组

    元组中的值一旦定义就不能修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元组与元组之间的连接关系来对元组进行修改,例如:

    >>> tup1 = ('baidu', 'google',1,2)
    >>> tup2 = (1, 2, 3, 4, 5, 6, 7)
    >>> tup1 + tup2
    ('baidu', 'google', 1, 2, 1, 2, 3, 4, 5, 6, 7)
    

    注意: 以下修改元组属于非法操作,因为元组不支持通过索引列来修改,只能对元组进行复制和连接操作

    tup1[0] = 100 (不能进行此操作)

    1.4 删除元组

    由于元组的不可修改性,所以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删除的,但我们可以使用 del 语句来删除整个元组,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3
     
    tup1 = ('baidu', 'google',1,2)
     
    print (tup)
    del tup;
    print ("删除后的元组 tup : ")
    print (tup)
    
    # 报错信息如下,证明整个元组已经被删除
    删除后的元组 tup1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upple.py", line 29, in <module>
        print(tup1)
    NameError: name 'tup1' is not defined
    

    2 元组运算符

    与字符串一样,元组之间可以使用 + 号和 * 号进行运算。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组合和复制,运算后会生成一个新的元组。总而言之对整个元组进行一些运算后就会生成一个新的元组。

    2.1 元组求长度

    元组求长度使用运算函数 len ,如下

    # 求元组tup1的长度
    >>> tup1 = ('baidu', 'google',1,2)
    >>> len(tup1)
    4
    

    2.2 连接元组

    两个甚至对个元组的连接使用 + 连接符,例如:

    >>> tup1 = (1,2,3)
    >>> tup2 = (4,5,6)
    >>> tup3 = (7,8,9)
    >>> tup1 + tup2 + tup3
    (1, 2, 3, 4, 5, 6, 7, 8, 9)
    

    2.3 复制元组

    tup1 = ('abc')
    # 元组复制需要加上分隔符后面复制的内容就按照分隔符分隔开
    (tup1,) * 3
    ('abc', 'abc', 'abc')
    

    2.4 判断元素

    判断元组中元素是否存在使用关键字 in 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返回布尔值

    >>> tup1
    'abc'
    >>> 'a' in tup1
    True
    

    2.5 元组中指定位置元素访问

    和序列一样,元组中的元素同样可以使用索引号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例如:

    >>> content = ('hello','world','!')
    >>> content
    ('hello', 'world', '!')
    >>> content[1:]
    ('world', '!')
    >>> content[:2]
    ('hello', 'world')
    >>> content[-1]
    '!'
    >>> content[-2]
    'world'
    

    3 元组内置函数

    和列表一样,元组同样也拥有一些内置函数,这些函数用于判元组中的元素大小以及将元组做相应的转换

    #计算元组元素个数。
    len(tuple)
    
    #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大值。
    max(tuple)
    
    #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小值。
    	min(tuple)
    	
    #将列表转换为元组。
    	tuple(seq)
    

    总结

    本节给大家介绍了 Python 数据结构之元组的操作与使用,对 Python 工程师使用列表提供了支撑。

    示例代码:Python-100-days-day009

    关注公众号:python技术,回复"python"一起学习交流

  • 相关阅读:
    centos7源以及相关的一些命令
    创建Vue实例的三种方法
    github 钩子管理工具 overcommit
    npm管理registry 【转】
    两个字典增量部分
    celery (二) task调用
    shell编程
    linux 环境变量 转
    celery (二) task
    celery(一) applica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youknow/p/1294202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