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覆辙录》——1.9:使用糟糕的语言

    原文链接

    1.9:使用糟糕的语言

    当一个更大的世界入侵了C++社群原本悠然自得的乐土之时,它们带来了一些足堪天谴的语言和编码实践。本节乃是为了厘清返璞归真的C++语言所使用的正确适当、堪称典范之用语和行为。

    用语
    表1-1列出了最常见的用语错误,以及它们对应的正确形式。

    表1-1 常见用语错误及其对应正确用语

    0253e977f2ccbddb6f1047be7cfce0428cbddaf1

    没有什么所谓“纯虚基类”。纯虚函数是有的,而包含有或是未能改写(override)此种函数的类,我们并不叫它“纯虚基类”,而是叫它“抽象类”。

    C++语言中是没有“方法”的。JavaSmalltalk里才有方法一说。当你颇带着一丝自命不凡地就面向对象的话题侃侃而谈之时,你可能使用像“消息”和“方法”这种用语。但如果你开始脚踏实地,开始讨论你的设计对应的C++实现时,最好还是使用“函数调用”或“成员函数”来表达。

    还有一些不足为信的C++专家(是在说你吗?)使用“destructed”作为“constructed”的对应词。这明显是英语没学好35,正确的对应词是“destroyed”。

    C++ 语言中确实有强制型别转换(或曰型别转换)运算符——事实上只有4个(static_castdynamic_castconst_cast以及reinterpret_cast)。遗憾的是,“强制型别转换运算符”常常被不正确地用于表达“成员型别转换运算符”,而后者指定了某种对象何以被隐式地转换到另外的型别。

    class C {
      operator int *()const; // 成员型别转换运算符
      //...
    };```
    当然用强制转换运算符来完成型别转换的工作也是允许的,只要你不把用语搞混就成。
    
    请参见常见错误31中有关“常量指针”和“指涉到常量的指针”的讨论,以加深对本主题的理解。
    
    空指针
    从前,当软件工程师使用预处理符号`NULL`来表示空指针时,他会遭遇潜在的灾难:
    

    void doIt( char * ); 
    void doIt( void * ); 
    C *cp = NULL;```
    麻烦出在NULL这个符号在不同的平台上,有很多种定义的方法:

    #define NULL ((char *)0)
    #define NULL ((void *)0)
    #define NULL 0```
    这些各扫门前雪的不同定义严重损害了C++语言的可移植性:
    

    doIt( NULL ); // 平台相关抑或模棱两可?
    C *cp = NULL; // 错误?``
    事实上,在C++语言里是没有办法直接表示空指针的。但我们可以保证的是,数字字面常量0可以转换成任何一种指针型别对应的空指针。那也就是传统的C++语言保证可移植性和正确性的用法36。现在,C++标准规定像(void *)0这样的定义是不允许的37,可见这是个和
    NULL的使用并无多大干系的技术问题(如若不然,NULL`岂不是成了格外受人青睐的预处理符号?其实它是普通不过的)。可是,真正领会了C++语言精神的软件工程师仍然使用字面常量038。任何其他用法都会使你显得相当非主流。

    缩略词
    C++软件工程师都有缩略词强迫症,不过与管理层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表1-2在你的同事给你来上一句“RVO将不会应用到POD上,所以你最好自己写个自定义的复制ctor”时能派上用场。

    表1-2 常用缩略词的意思

    3d914fe90ba47faef017e1350da0164d5c91bafe

    原文链接

  • 相关阅读:
    使用charles proxy for Mac来抓取手机App的网络包
    NProxy——Mac和Linux平台下的Fiddler
    NProxy——Mac和Linux平台下的Fiddler
    NProxy——Mac和Linux平台下的Fiddler
    【HTTP】Fiddler(二)
    ORA-12541: TNS: 无监听程序、监听程序当前无法识别连接描述符中请求的服务
    一些网站
    oracle 11g 创建普通用户
    ORACLE VARCHAR2
    LEFT JOIN , RIGHT JOIN ,INNER JOI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yulang/p/69331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