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张勇:做一个透明经济体的CEO

    原文链接


    image

    2007年的一天,马云和新进阿里巴巴的一批高管在西湖边的湖畔居喝茶,问大家为什么来阿里。时任淘宝CFO的张勇这样回答:“我已经干过一个30亿美金的CFO了,想干个300亿美金的。”

    那时的张勇没想到自己会在8年后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EO,也是第一位70后CEO。更想不到的是,10年后,2017年5月10日,就在他出任CEO两周年的日子,市场送来一份大礼,阿里股价超过120美元,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我今天早晨醒来看到,自己也是忍不住一乐,我说这是老天最好的安排。”张勇在当天上午的亲友见面会上如此开场。

    6月8日,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逾350名全球顶级投资者齐聚阿里杭州总部。投资者们显然被阿里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深深打动。阿里股价随即大涨13%至142美元,市值达3600亿美元,登顶亚洲市值最高公司,并跃居全球第七。

    image
    2017年6月8日,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张勇对逾350名全球顶级投资者和分析师详解天猫商业新力量。

    两年前,张勇出任CEO后不久,受全球股灾影响,阿里股价跌破68美元发行价。他当时发表致员工信,倡议全体员工把眼光从股市回到客户身上,“坚持,就一定要经历种种的波谲云诡潮起潮落。”

    两年后,阿里股价坚挺,华尔街终于开始读懂阿里,马云倡导的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也开始落地。曾经唱衰阿里的美国《巴伦周刊》如今大赞阿里的增长曲线,认为“其价值非常有吸引力”。美国《财富》杂志则刊发封面报道,阐述“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正在赋能全球企业”。

    今天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彻彻底底的大数据公司,仅用市值显然无法衡量其价值。而且,用张勇的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仅看电商规模一年就有近3.8万亿元GMV,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数据驱动的、100%透明的经济实体。阿里巴巴远远超过了只是一家商业公司的思考。

    “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无论从促进消费、创造就业,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以及沿着今天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走向全球,把中国的领导力、把中国的影响力、把中国经济的活力带向全球市场——这是阿里巴巴今天所有小二共同的社会担当。”张勇说。

    做这样一家公司,这样一个透明经济体的CEO,需要的不仅是非凡的才能。



    一个骨子里不安分的上海人



    今年45岁的张勇,是一个“骨子里其实不太安分”的上海人。去年10月回母校上海财经大学演讲,他提及毕业时拿到一些银行offer,但朝九晚五坐银行的依维柯按时上班回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当时刚进入中国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后因安然事件被普华永道合并)。

    多位阿里中高层管理人员私下评价张勇是“商业奇才”。事实上,张勇很早就显露出对商业的敏锐嗅觉。中国互联网兴起时,他毅然放弃成为安达信合伙人的机会,加入网络游戏公司盛大担任CFO。阿里巴巴的橄榄枝伸过来时,他没有犹豫,“那时候电子商务刚刚开始,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电子商务。一般上海人不太愿意离开上海,但我还是忍痛去了杭州。”

    马云曾经调侃,说天底下最糟糕的事情是CFO当CEO。马云说这话的时候,CFO出身的张勇,还没有当CEO。

    image
    张勇说,马云带来的不只是天马行空。

    而张勇的商业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正是在阿里。今年年初湖畔大学的一堂课上,张勇对在场企业家学员们说,“阿里巴巴给我一个机会,找到真我。”在其他公司,CFO是不可能做业务的,但阿里不同,更具多样性。因此,张勇虽以CFO身份进入淘宝,却有一段时间兼任淘宝COO。

    到2008年年底,淘宝B2C业务落到张勇头上。“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我坚信B2C在未来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块。”张勇接受《财经天下》采访时回忆说。

    接手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张勇做了一件对日后影响深远的事情:“发明”双11。八年下来,2016年天猫双11成交额已高达912亿元,折射出一部互联网商业的进步史。

    光鲜数字背后,也有着外人不得而知的压力与惊险。去年10月,张勇在香港的2016天猫双11全球欢狂节启动会上,第一次公开分享了2011年双11的“午夜惊魂”。他说,零点以后,支付、系统没有问题,但库存系统出了问题,比如一个商家卖衣服,有大中小三个号,有10个颜色,库存被打乱了。张勇彻夜未眠,非常幸运的是天亮之前恢复了。“这之前我们一直很强调支付稳定,从那时候才认识到货和钱一样重要。库存的准确性,其实也是商家的生命线。”

    2013年9月,张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除了天猫,他的管理范围扩展到淘宝、聚划算、航旅等业务。在这个新的职位上,张勇和同事们共同推动了一个对阿里来说至关重要的决定:all in无线,将手机淘宝客户端打造为“航空母舰”,也确定为阿里在移动端最重要的战场。彼时,微信的横空出世,一度打乱阿里阵脚。一番深刻思索之后,马云在2014年2月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说,“只有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我们才不会迷茫。”

    2015年5月7日,阿里新的季度财报显示,旗下中国零售平台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增加到2.89亿,手机淘宝至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根据2017年5月阿里的最新财报,阿里旗下中国零售平台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已超过5亿。)

    就在财报发布的那天,马云发表题为《这是年轻人的时代》公开信,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全面把领导权移交给70后,张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



    做CEO最重要的事

    得知自己被任命为集团CEO,张勇说他的反应很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张勇看上去温文尔雅,笑起来会露出两个酒窝,他很少发火,但和他交往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种特殊的气场。

    张勇说,他和马云无论性格还是做事方式都非常互补,马云带来的其实不只是天马行空,“因为他从日常事务中跳出去了,我一直开玩笑说,现在马总有点像外星人俯视这个地球的感觉。”

    过去一年,马云在全球各地奔走推进中小企业全球化,飞行时间就有800多个小时。平时,张勇和马云的交流多在钉钉,有事就说上两句。马云回到杭州,会事先和张勇约好时间,两个人喝喝茶单独聊聊。“我们不是把业务一块一块捋一遍”,张勇说,“在外面跑,包括业务上也有很多想法,大家对个焦,还有思想上对个焦。”

    在张勇看来,马云和他这样的角色分工非常好。“你要站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远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通常的企业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董事长兼CEO是一个人,很难置身事中又跳出圈外。我也想未来的事,但可能没马总想得那么远,而且需要一些完全和现在没关系的思考。”

    如果说马云天马行空,身为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既要抬起头来想未来的事,也需要脚踏实地。包括马云提出的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已经得到G20峰会领导人的认同,马来西亚也以举国之力支持eWTP首个海外试点。所有这些,都需要张勇绘制战略大图并落到实处。

    “我觉得(做CEO)最重要的是你想好整个集团的大图,其实还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感觉,你怎么样排兵布阵、布局。战略思想要转化为战略布局、转化为战略路径图去演进,用什么人做什么事,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效果。”张勇说。

    此外,张勇认为,CEO有两个重要层面的事情要考虑。不同BU之间怎样形成合力,什么事应该一起干,什么事应该分开干,什么阶段应该单独跑,什么阶段应该揉在一起。此外,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也非常重要。



    战略魄力:
    要善于做不完美的决定


    张勇被同事认同最多的标签之一,是既聪明又勤奋。

    他在赶飞机的路上,就可以同时和几十个人在钉钉上聊工作。阿里云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说,“我在集团里算勤奋的了,你会发现老逍(张勇的花名叫逍遥子,阿里很多人习惯叫他老逍)比我勤奋多了。遇到一个比我聪明又比我勤奋的人,只有逼迫自己更快地往前走。”

    海尔副总裁李华刚两年前与张勇第一次在香港相遇。李华刚对《天下网商》说,从简单的聊天中,就发现张勇思维快速敏捷,尤其是对整个行业的趋势判断。

    张勇逻辑异常清晰。他的一位助理说,张勇的公开演讲从来不需要别人帮他准备底稿。每次讲之前,他最多会提醒自己要传递哪几个要点。然后呢,哪怕是一两个小时下来,也是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修改润色就相当于一篇完整的文章。

    当然,张勇有的绝不只是勤奋加聪明,他的生活也不只是工作。早上起来,有时候他也要看会儿NBA,周末晚上会看看英超,偶尔看看中超。他说自己喜欢雷吉•米勒型这样一箭封喉的球员。

    张勇最近接受一次媒体小范围采访时说,作为一个CEO,“要善于做不完美的决定”,现在有的时候不允许你把事情想得很周全,你必须做决定。

    “领导者最终要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责任,搞定别人搞不定的资源”,张勇说,“你把这三件事情搞完了,所谓的战斗友谊就是这样,人与人就有互相之间的信任,不能出了问题都让下面扛,那怎么扛?”

    image
    张勇在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

    同事们欣赏张勇这种敢于决策、敢于担当的特质,或者说战略魄力。“阿里巴巴盘子这么大,跨度这么广,他从来没有退缩。”胡晓明说,“还有整个未来的挑战,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参与全球竞争,为客户创造价值,老逍在这上面也没有退缩。”

    《中国企业家》在最新一期的封面报道中,将马云比作魅力四射的ET,将张勇比作从未来穿越而来的AI(人工智能):逻辑严密、算度精准、不知疲倦、很少犯错。“他今天做CEO的管理宽幅,和做天猫总裁的管理宽幅肯定是不一样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对这家媒体说,但张勇不断反思,不断递进,展现出大开大合的布局能力。



    透明经济体的形成

    这两年,在张勇CEO任上,阿里巴巴已经从一个电商公司彻底蜕变为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产生数据,并且用数据来反哺这些行业发展的一家数据公司。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马云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其中新零售一经面世,即引发业内各种讨论,甚至成为创业投资界的一个风口。

    实际上,新零售的布局此前在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张勇在新零售的演进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他对商业的本质,以及互联网技术如何重构企业和商业生态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也是阿里先后投资银泰、苏宁、三江购物,和上海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新零售”的主要操盘手。

    其中,2014年,阿里就战略投资了银泰商业,张勇后来出任董事长。今年5月19日,银泰商业从香港退市。最新的一个进展是,5月26日,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宣布阿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张勇希望,围绕消费者、商品和消费场景,即“人、货、场”重构的新零售业态可以在银泰全方位试验,也可以与多个合作伙伴共创。

    新零售后面,阿里的所有业务后面,至关重要的是数据。在张勇看来,数据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资源,阿里最不缺的是商业场景,各个业务都可以看成各自价值链产生数据的一个商业场景,它既产生数据,又消耗数据,这是经济体的本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市场驱动。”

    当然,最重要的是客户价值。“我们各个业务板块很不一样,那么最共性的是什么?客户价值,就是你是不是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张勇说。



    两次大的组织升级

    CEO任上两年,张勇完成了阿里巴巴集团两次大的组织升级。

    第一次在2015年12月,阿里宣布在组织和业务上形成“大中台、小前台”。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调任中台事业群总裁,掌管搜索、数据技术及产品部门。在业务前台,淘宝、天猫不再设总负责人,实行班委制,各类目负责人直接对张勇汇报。阿里妈妈、云计算和菜鸟三大事业群,则是三大独立军团。

    这样的网状组织架构,取代过去的树状架构,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可以更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台则可以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产品技术能力,对前台形成强力支撑。一时间,直接对张勇汇报的人有二三十位之多。而张勇的本事之一是,可以在钉钉上同时和几十个人说话。

    到了今年1月,阿里组织体系再次升级。张勇宣布任命童文红为阿里巴巴集团CPO(首席人力官)兼菜鸟网络董事长,万霖出任菜鸟网络总裁;吴敏芝和戴珊轮岗,吴敏芝任阿里巴巴集团CCO(首席客户官),戴珊任B2B事业群业务总裁;阿里巴巴集团CTO(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兼任阿里云CTO,同时云OS事业群进入阿里云事业群,由胡晓明负责;王帅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公关市场委员会主席,同时担任集团公共关系团队负责人。

    外界认为,阿里巴巴为全面推行“五新”战略相辅相成的组织保障已正式到位,这也意味着张勇顺利完成阿里巴巴CEO这个极富挑战工作的大考。

    在团队方面,张勇很少做休克疗法的事情。他说自己比较喜欢调理这两个字,就是慢慢调顺,团队一步一步调到位。比如,一开始先把张建锋放到CTO位置上,慢慢让他花更多时间在阿里云的技术上,因为阿里云和电商的技术应该是通的。而下一代年轻的技术leader,也慢慢让他们有更多的职责,本来管一个团队的,开始管两三个团队,边界逐渐拓开。



    什么是阿里的味道

    什么是阿里的味道?张勇说,关键在于骨子里第一是不是善良,简单真诚;第二愿意主动相信别人,要主动把自己的盔甲卸下,主动拥抱别人。

    张勇一直很反对把员工分为新人和老人,其实无非就是在这里时间长点时间短点。实际上,整个阿里巴巴管理层正在有意识地倡导一种多样性。阿里巴巴经济体边界的不断拓展,也需要员工的多样性。阿里这几年无线化的成功转型,正是依靠了一批原来没有电商基因的阿里人。“他们和PC时代没有关系,他们就是生于长于无线时代的一批85后。”张勇说。

    image
    2017年5月10日,阿里日,张勇为102对新人证婚。

    生于1985年的蒋凡,就是这批阿里人的一个代表。友盟几年前被阿里收购,创始人蒋凡原来只是打算在阿里待一段时间看看。张勇知道“这小子聪明”,学习能力强,又做成功过一个业务,年纪轻轻就财务自由,不需要别人的表扬,也不觉得奖金多一点或者获得晋升就开心。于是,张勇找到蒋凡,用一句话打动蒋凡留了下来:“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以后你可以讲给孙子听。”如今,蒋凡已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零售事业群产品与消费者平台负责人。

    胡晓明这样评价张勇:“老逍带给阿里文化的新东西,带给我们更大的是谦卑。尽管CFO出身的老逍对很多东西会究原理看细节,但他还是很谦卑地对待每一个人。他的领导力体现在这里——用欣赏的眼光看我们,其实也是一种鼓励和激励。”



    文化担当:
    责任感这个词很真切


    张勇从不避讳提起2011年发生的那起震惊阿里内外的“十月围城”事件。他自称是这起事件的“男一号”。当时,他想借助每年商家续签之前的例行规则调整,提高入驻商家门槛,将淘宝商城真正定位于品质,以区分于淘宝网的万能。结果引发一些小商家有组织在线上攻击大商家。

    张勇后来称,那是“艰难的一周”,但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如果一直在困扰纠结当中,或者压力当中,你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你的内心必须足够坚强。”张勇曾经在接受《财经天下》专访时这样说。

    image
    2017年5月10日,阿里日,张勇致谢阿里人的父母亲友。

    不过,这个事件也让张勇深刻意识到阿里作为一家影响着千万商家、亿万消费者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让他更加务实谨慎地去做每一个决定。“‘十月围城’给我最大的一个感悟是,这真正是一个社会公共平台,你不是光用市场、用经济元素在考虑问题,责任感这个词在那个时候就变得真切。你做一个商业决定,考虑商业上对还是错,一般企业是这样,但是阿里整个经济体的生态,上面承载了太多的创业者,太多企业的光荣和梦想和残酷性。你必须要有这种敬畏感,你才能有责任心。”

    “在公司内部,逍遥子往往是最维护商家的人之一,”阿里巴巴副总裁靖捷说,“他会去关注商家事实上真的需要什么,可能不仅仅是商家今天需要什么,还包括未来需要什么。”

    “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已经成为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相当影响力的经济体。作为对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阿里集团、所有小二,我们共同在学习,怎么样真把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进步的担当融在我们每天一点一滴的工作当中。”在5月10日的阿里亲友日上,张勇如是说。

    《中国企业家》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组织部(成员包括资深总监以上员工)年度大会结束开起了party。张勇献唱《You raise me up》(你成就了我),一曲唱罢,坐在前排的一些阿里人发现,他的眼中泛着泪光。在场的童文红说,“我能充分感受到他唱这首歌背后的感情,他认为是这个组织成就了他,阿里巴巴成就了他,马总成就了他。”张勇强忍着没有流泪,但那一刻,童文红的眼泪夺眶而出。

    原文链接

  • 相关阅读: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antlr.collections.AST.getLine() I
    T7 java Web day01 标签HTML
    T6 s1 day19
    T5 s5 Day18
    T5 s4 Day 17
    T5 s3 day16
    T5 s2 Day 15
    T5 s1 day14
    T4 S03 day 12
    T4 S01 day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yulang/p/70090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