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一计算机概述

    (1),基本术语

    结点 (node):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链路(link ):

    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交点。

    主机(host):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提供商).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

    互联网交换点IX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RFC(Request For Comments)

    意思是“请求评议”,包含了关于Internet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字资料。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发送的数据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用来讲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连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学校或企业大多拥有多个互连的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端系统(end system):

    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即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分组(packet ):

    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由首部header和数据段组成。分组又称为包,首部可称为包头。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

    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存储下来,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

    带宽(bandwidth):  

    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单位是“比特每秒”,记为b/s。

    吞吐量(throughput ):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2),重要知识点总结

    1,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是网络的网络。

    2,小写字母i开头的internet(互联网)是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大写字母I开头的Internet(互联网)是专用名词,它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的互联网,并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其前身为ARPANET。Internet的推荐译名为因特网,现在一般流行称为互联网。

    3,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表示把一个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分为几个分组后再进行传送。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端的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分组又称为包。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正是由于分组的头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的选择传输路径,并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4,互联网按工作方式可划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主机在网络的边缘部分,其作用是进行信息处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边缘部分,其作用是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5,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中进程(即运行着的程序)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方式)

    6,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7,按照作用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8,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性能指标是: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和信道利用率。

    9,网络协议即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10,五层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际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组成。运输层最主要的协议是TCP和UDP协议,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协议。

    二物理层

    (1),基本术语

    数据(data):

    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signal):

    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或者说信号是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

    码元( code):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来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simplex ):

    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half duplex ):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全双工(full duplex):

    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奈氏准则: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的传输的效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基带信号(baseband signal):

    来自信源的信号。指没有经过调制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带通(频带)信号(bandpass signal):

    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这里调制过后的信号就是带通信号。

    调制(modulation ):

    对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加到载波信号上,使其变为适合在信道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

    指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记为S/N。信噪比(dB)=10*log10(S/N)
     
     
     
  • 相关阅读:
    Bootstrapbutton组
    Hadoop
    图像手工画效果【QT+OpenCV】
    经常使用传感器协议1:CJ/T-188 水表协议解析1
    神经网络的初识
    用队列实现栈
    sas数据导入终极汇总-之中的一个
    SPOJ 题目705 New Distinct Substrings(后缀数组,求不同的子串个数)
    怎样选择正确的HTTP状态码
    最新最全的iOS手机支付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cksonxiao/p/112997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