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操作系统原理5——文件管理

     

     
    本章的考核知识点 :
    1、文件和文件名;
    2、文件的存储介质;
    3、文件的存取方法;
    4、文件目录;
    5、文件的逻辑结构;
    6、文件的物理结构;
    7、记录的组成与分解;
    8、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9、文件操作;
    10、文件的保护与保密。

      本章自学要求 :文件管理必须对用户按名存取功能,要求考生理解为实现按名存取文件管理应该做哪些工作;文件管理怎样管理用户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怎样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文件操作的作用以及用户如何使用文件操作。

      重点是: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间的转换;文件目录操作的作用及使用。

      一、文件和文件名( 识记 )

      文件和文件名 :在计算机系统中,把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称为“文件”,每个文件都要用一个名字作标识,称为“文件名”。

      文件可以按各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用途   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按保护级别   可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写文件  
    按信息流向   输入文件、输出文件、输入输出文件  
    按存放时限   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按设备类型   磁盘文件、磁带文件、卡片文件、打印文件  
    按文件组织结构   逻辑文件、物理文件(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二、文件存储介质( 领会 )

      1、 存储介质 不等于 存储设备 ,它是指用来记录信息的磁带、硬磁盘组、软磁盘片、卡片等。使用它们要通过相应的存储设备。

      2、 存储介质 的物理单位定义为“ 卷 ”。                                   文件与卷的关系(存在卷中)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

      3、 存储介质 上连续信息所组成的一个区域称为“ 块 ”(物理记录),,,块是存储设备与主存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物理单位

      4、磁盘的结构:磁盘格式化时盘面存储空间划分 扇区 ,每个扇区中各 磁道 都有相同长度的连续 信息区 ,每个区就是磁盘上的 块 .

      三、文件的存取方式( 领会 )

      文件的存取方式有 顺序存取 和 随机存取 两种。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顺序存取,

    磁盘上的文件既可采用顺序方式也可用随机方式存取。

      四、文件目录( 简单应用 )

      1、文件目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文件目录 由若干 目录项 组成,每个目录项记录一个文件的有关信息。包括:

      有关 文件存取控制信息 . 例如用户名、文件名、文件类型、文件属性(可读写、只读、只执行等)

      有关 文件结构的信息 . 例如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记录个数和在存储介质上的位置等。

      有关 文件管理的信息 . 例如文件建立的日期、修改日期、保留期限等。

      文件目录的作用是用于检索文件。

      2、目录结构:包括一级目录结构、二级目录结构和树形(多级)目录结构。

      一级目录结构 要求所有的文件名均不相同,一般只适用于微机的单用户系统。

      二级目录结构 则增加一级主文件目录,此目录是为用户建立的独立文件目录,用户访问文件时先要找到用户自己的目录再查找该目录下的指定文件。实际上,二级目录结构中,文件系统把用户名和文件名合起来作为文件标识。

      树形目录 允许用户在自己的文件中再建立 子目录 .从 根目录 到文件之间所有各级子目录名和该文件名的顺序组合称为文件的“ 路径名 ”

      绝对路径 :是从根目录到指定文件的路径。如MS-DOS下从C盘到某一文件的路径:C:/first///file.exp

      相对路径 :是从当前目录到指定文件的路径。如上例,当前目录为22时,访问file.exp的相对路径是:33/file.exp,访问根目录下的文件路径是:……/……/command.com

      树形目录的优点:

      1)解决了重名问题。

      2)有利于文件分类3)提高检索文件的速度4)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关于本节的内容可以在MS-DOS或UNIX操作系统中进行练习,以理解目录结构。可用的命令有:dir、tree、md、cd、rd、del等。

      五、文件的逻辑结构( 领会 )

      前面讲的是目录,现在讲的是文件。文件的结构是指文件的构造方式。

      什么是文件的 逻辑结构 :由 用户构造的文件 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 如一篇文档、一个数据库记录文件等,在用户看来是一些文字和数字或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组合。

      逻辑文件有两种形式: 流式文件 和 记录式文件 .

      流式文件 是指用户对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的可独立的单位,如我们的word文件,图片文件等。整个文件是以顺序的一串信息组成。

      记录式文件 :是指用户对文件内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再划分信息单位,每个单位为一个逻辑记录。

    每个记录可以独立存取。这个在数据库中我们学得比较多,容易理解。

      六、文件的物理结构( 领会 )

      1、什么是文件的 物理结构 :由文件系统在存储介质上的 文件构造方式 称为文件的 物理结构 .

    不论用户看来是什么文件,在存储介质上存储时,按何种构造方式记录呢,因为介质上的存储单位是物理块,那么这些物理快是顺序存放,还是链式结构,或者索引结构,都要由文件系统结构来实现。

      2、 逻辑文件 在磁盘上的 组织方式 :

      1) 顺序结构 :顾名思义,顺序结构就是指,把逻辑文件的记录(内容)按其本身的顺序(逻辑记录的顺序)在磁盘上也按序存放在连续的块中。读取时也从第一个记录开始按顺序进行。在文件目录中指出文件名,存放的起始块号和占用块数。

      顺序文件的最大优点是存取速度快(可以连续访问)。而问题主要是存储空间利用率不高、输出文件时难以估计需要多少磁盘块、影响文件扩展。

      2) 链接结构 :如果逻辑文件中的各个逻辑记录任意存放到一些磁盘块中,再用指针把各个块按逻辑记录的顺序链接起来,在文件目录中只记录第一块的地址和最后一块的地址,那么这种文件组织方式就是链接结构。

      链接结构解决了顺序结构中的所有问题,所有空闲块都可以被利用,在顺序读取时效率较高但需要随机存取时效率低下(因为要从第一个记录开始读取查找)。此外,对于链接结构,也有一些问题要注意:由于块中要存放指针信息,因此一部分空间被占用;读出信息时要把指针信息分离出来;还要防止指针丢失或破坏造成的混乱,所以又要增加一些管理的信息。总之链式结构会使用于存放文件信息的空间减少。

      3) 索引结构 :索引结构是实现非连续存储的另一种方法,索引结构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把指示每个逻辑记录存放位置的指针集中在索引表中。(最直观的索引结构就比如我们的网站,首页就相当于一个索引表,每个链接记录了一个文件的位置,当我们点击时,就可以找到那个文件)

      文件目录中指出文件名的索引表位置,而索引表中每个项指出一个逻辑记录的存放位置。存取文件时根据索引表中的登记项来查找磁盘上的逻辑记录。

      索引结构 既适合顺序存取记录,也可以方便地随机存取记录,并且容易实现记录的增删和插入,所以索引结构被广泛应用。但是索引结构增加了索引表,要占用部分空间并增加读写索引表的时间。当索引项很多时,还要考虑采用 多级索引结构 .

      七、记录的成组与分解( 简单应用 )

      1、什么是 记录的成组与分解 :由于磁盘块的大小是预先划分好的,大小固定,而逻辑记录的大小是用户文件性质决定的,不一定和块大小一致,如果逻辑记录比物理块小得多时,可以把多个逻辑记录存放在一个块中,这就是记录的成组,用户使用时再把读取的一块信息中分离出所需的记录,这就是记录的分解。

      2、 记录的成组 :把若干个逻辑记录合成一组存入一块的工作称为“记录的成组”,每块中逻辑记录的个数称“ 块因子 ”

      利用 主存缓冲区 可以把多个逻辑记录一次性保存到磁盘块上。也就是当记录要求存盘时,先存入主存缓冲区,缓冲区的大小等于最大逻辑长度乘以成组的块因子,就是块的大小。

      在缓冲区未存满时,不启动磁盘写,这样就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启动外设的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3、 记录的分解 :这是记录成组的一个逆过程,先从磁盘中找到记录所在的块,并将本块读入主存缓冲区,再从缓冲区取出所需要的记录送到用户工作区。如果用户所需的记录已经在缓冲区中,则不需要启动外设读块信息,这也可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八、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简单应用 )

      1、用 位示图 进行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和主存页式管理的存储空间分配回收方法类似,位示图用一个位的信息(0/1)来表示磁盘上一个块空间是否空闲,所不同的是,主存空间直接以块号表示,而磁盘块位置则由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三段组成。

      2、用空闲块表进行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如同主存管理中的空闲区表,表每一行记录一组连续空闲块的首块号和空闲块数,空闲块数为“0”的登记项为“空”登记项。

      九、文件操作( 领会 )

      1、文件操作主要有以下六种

      建立文件 :建立文件操作的主要工作是检查文件目录,确认无重名时寻找空登记项进行登录;寻找空闲存储块以备存储文件信息或存放索引表。

      打开文件 :打开文件操作的主要工作是找目录、检索文件名,核对存取方式;读索引表;登记已打开文件的有关信息。

      读文件 :查看是否已经打开,是否打开者请求读文件。得到存放地址后读出文件。

      写文件 :主要工作是查文件目录核对文件是否已建立,已建立则可写入。

      关闭文件 :核实只有文件的建立者或者打开者才有权关闭文件;检查读入主存的文件目录或索引表,如修改过则要写回存储介质上;在已打开文件表中清除该文件。

      删除文件 :在用户指定的文件从目录中除去并收加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这些操作均由文件系统提供相关的功能模块。每个一操作调用模块时均要提供用户名、文件名等参数。

      2、用户请求使用文件的操作步骤

      1)读文件:打开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

      2)写文件:建立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

      3)删除文件:关闭文件→删除文件

      十、文件的保护与保密( 领会 )

      1、区分文件的保护与保密: 文件的保护 是防止文件 被破坏 . 文件 的保密 是防止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而 窃取 文件。

      2、文件的共享: 文件共享 是指一个文件可以让指定的某些用户共同使用。包括不允许同时使用的共享文件和允许同时使用的共享文件。一般不允许同时读和写或同时写文件。

      3、文件的保护措施:

      为了防止 系统故障 造成文件被坏,可以采用 建立复本 和 定时转储 的办法;为了防止 用户共享 文件可能造成的文件破坏,可以采用树 形目录结构、存取控制表 和 规定文件使用权限 的方法。

      4、文件的 保密措施 :常用的措施有: 隐藏文件目录 、 设置口令 和使用密码( 加密 )等。

  • 相关阅读:
    1082 射击比赛 (20 分)
    1091 N-自守数 (15 分)
    1064 朋友数 (20 分)
    1031 查验身份证 (15 分)
    1028 人口普查 (20 分)
    1059 C语言竞赛 (20 分)
    1083 是否存在相等的差 (20 分)
    1077 互评成绩计算 (20 分)
    792. 高精度减法
    791. 高精度加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2016/p/54033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