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相关操作:
1) su 用户:切换用户但不切目录
2) su – 用户:切换用户并切换目录
3) sudo:允许系统管理员让普通用户执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
4) Id 用户名 :查看是否存在某个用户
5) whoami:查看当前用户
6) who:查看当前所有登录操作用户的信息
7) useradd 用户名:添加用户 è adduser:与前者功能一致,是前者的一个链接文件
8) 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账户 [-r]:连同使用者的主文件夹一起删除
9) passwd 用户名:修改密码
-
用户文件:存放在 /etc/password
例:git:x:1001:1001::/home/git:/bin/bash
上述为password中的一个用户,以:分割有七个字段组成
1) 账号名称
2) 密码:因该文件是所有的程序都能够读取,很容易造成密码数据被窃取, 因此后来就将这个字段的密码数据给他改放到 /etc/shadow 中,此处显示为X
3) UID:使用者的识别码
Id范围
0:系统管理源
1-999:系统账号,保留给系统使用的ID
1000-6000:可登陆账号,给一般使用者使用
4) GID:组ID 与/etc/group有关
5) 使用者信息说明栏
6) 主文件夹:即该用户登陆后的文件夹 /home/git
7) Shell: 使用者登陆系统后就会取得一个 Shell 来与系统的核心沟通以进行使用者的操作任务
-
用户密码文件:/etc/shadow
例:git:$6$OWNJlidR$.st5Go0NCINz/x9ccpp2jRpdzi54E4PXcKjXa/Nj/3UkDhFb5Oq5/odkljCHV/5w6DfH5eclFRRva5QAmhV8O/:17539:0:99999:7:::
以:分割有九个字段组成
1) 帐号名称:与 /etc/passwd 相同
2) 加密后的密码
3) 最近更动密码的日期:17539—>Linux 日期的时间是以 1970 年 1
月 1 日作为 1 而累加的日期,即 17539/365 = 48 余 19 即2018年1月8日创建,也可以使用chage指令查看
4) 组:GID etc/group
-
RedHat用户类别
管理员 : UID=0
普通用户 : UID 1~65535
系统用户:UID一般小于1000
一般用户:1000<UID<65535
-
用户组类别
基本组:用户的默认组
私有组:创建用户时,若没有指定其所有组,系统自动为其创建一个与其同名的组。
附加组:默认组以外的其他组
-
用户组文件:/etc/group
以“:”分割4组数据
1) 群组名称
2) 群组密码
3) GID
4) 此群组支持的账号名称:例如账号test1、test2想加入adm组,即adm:x:4: test1,test2
-
用户组密码文件:/etc/gshadow
以“:”分割4组数据
1) 群组名称
2) 密码栏
3) 群组管理员的账号
4) 此群组支持的账号名称
-
用户组相关操作
groupadd 组名称:新建组账号
groupdel组名称:删除组
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修改用户所在组